1970年5月25日,清晨的山林被一层淡淡的晨雾笼罩,宛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陈大山、小虎和李知青迎着晨曦,精神饱满地走出木屋,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山林之旅。
“今天咱们去东北方向的那片杂木林,听说那里常有野猪出没,还有一些罕见的菌类。”陈大山一边说着,一边将一把长刀、几个竹篮和一些简单的挖掘工具放进背篓。小虎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紧张,赶忙拿起自己的小猎枪,检查是否准备妥当。李知青则好奇地询问关于杂木林的种种,对未知的探索充满期待。
三人沿着一条布满落叶的小径前行,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周围的树木形态各异,枝叶交织在一起。陈大山边走边给李知青介绍各种树木的特点,比如柞树的木质坚硬,适合做家具;桦树的树皮可以用来写字或引火。
进入杂木林,陈大山立刻警惕起来,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寻找野猪的踪迹。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些被拱过的泥土和凌乱的脚印,这正是野猪留下的痕迹。
“大家小心,野猪可能就在附近。”陈大山低声说道,示意小虎和李知青跟紧他。三人小心翼翼地沿着痕迹前进,在一片较为开阔的地方,果然看到了一头体型庞大的野猪,正用它那长长的鼻子在地上拱来拱去,寻找食物。
陈大山缓缓举起猎枪,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然而,野猪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它突然抬起头,警惕地四处张望。就在这时,小虎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树枝,“咔嚓”一声,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刺耳。
野猪受到惊吓,发出一声怒吼,朝着他们冲了过来。陈大山迅速开枪,但由于野猪的速度太快,只擦到了它的皮毛。野猪更加疯狂,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
“快躲到树后面!”陈大山大喊一声,三人迅速分散,躲到了附近的大树后。野猪气势汹汹地撞向一棵树,树干被撞得摇晃起来。
陈大山趁着野猪撞树的间隙,再次举起猎枪,瞄准野猪的头部,果断开枪。“砰”的一声,野猪应声倒地,挣扎了几下后便不再动弹。
“好险啊!”小虎从树后走出来,心有余悸地说道。
“是啊,野猪发起怒来可不好对付。”李知青也感慨道。
解决了野猪后,他们继续在杂木林里寻找罕见的菌类。陈大山在一棵枯树旁发现了几朵形状奇特的蘑菇,它们的菌盖呈金黄色,上面还有一些细小的鳞片。
“这是金顶侧耳,也叫榆黄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难得碰到。”陈大山说着,小心翼翼地将蘑菇采摘下来,放入竹篮。
随后,他们又在潮湿的树根下发现了一些羊肚菌,这些羊肚菌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是非常珍贵的菌类。
“这些羊肚菌在外面可是很难买到的,今天咱们运气真好。”陈大山笑着说。
带着捕获的野猪和采摘的菌类,三人踏上了归途。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一路上,大家谈论着今天的惊险经历和意外收获。回到木屋,陈大山开始处理野猪,小虎和李知青则帮忙清洗菌类。木屋里弥漫着忙碌而欢乐的气氛,他们期待着用这些食材做出一顿美味的晚餐,共同分享这一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