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走进大殿,躬身行礼。
朱元璋将手中写好的圣旨递给他,沉声道:“传令,命汤和即刻准备,护送越儿前往幽州。”
“越、越儿?陛、陛下,您是说…大皇子?”汤和震惊得说话都结巴起来,双手颤抖着接过圣旨,只觉得那薄薄的纸张重若千钧。
幽州战事吃紧,鞑靼铁骑凶猛异常,此时派大皇子前往,岂不是置于险地?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朱元璋,想从那张威严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朱元璋的目光凛然,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直刺人心。
“幽州危急,朕意已决。越儿身为皇子,理应为国分忧,沙场历练,方能成就大器。”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却在看向殿外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与不舍。
汤和恍然大悟。
陛下这是在为大皇子铺路啊!
乱世之中,唯有军功才能真正立威。
让大皇子亲临战场,不仅能鼓舞士气,更能让他积累宝贵的经验,为日后继承大统奠定基础。
想到这里,汤和心中对朱元璋的敬佩之情更添了几分,他双手捧着圣旨,沉声道:“臣定当誓死保护大皇子周全!”
朱元璋的幽州战事瞬息万变,他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徐达和汤和身上,更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孤身犯险。
“朕决定,御驾亲征!”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既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也是一位父亲。
他必须保护自己的子民,也要保护自己的儿子。
汤和心中一惊,连忙劝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您乃万金之躯……”
“朕意已决!”朱元璋打断了汤和的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朕不仅要保住幽州,更要让越儿亲眼见证,大明王朝是如何抵御外敌,守护疆土的!”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陛下,臣妾有要事禀报!”马皇后匆匆走进大殿,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担忧,目光却坚定而沉着,仿佛早已预料到了一切。
她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语气温柔却又带着一丝决绝:“陛下,臣妾与您同去。”
徐达身披铠甲,大步流星地走进大殿,金属碰撞声清脆有力,仿佛战鼓擂动。
他刚毅的面庞上,眉宇间带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肃杀。
听闻皇上要派大皇子随军出征,他虎目中闪过一丝诧异,但随即被一种欣赏的光芒所取代。
他看得出,这位大皇子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必将成就一番大业。
“陛下,臣徐达领命!定当竭尽全力,护卫大皇子周全!”徐达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头盔上的缨穗微微颤动,映衬着他坚如磐石的决心。
朱元璋看着徐达,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但更多的却是坚定。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必须经历这样的磨砺,才能真正成长为能够担当大任的皇者。
那复杂的情绪,被徐达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皇帝眼底深处的担忧,那是对儿子的拳拳爱护,亦是对江山社稷的深沉责任。
徐达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大皇子的安全。
他不仅是为了完成皇帝的旨意,更是为了大明王朝的未来。
他徐达,必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汤和此时也反应了过来。
他恍然大悟,皇帝此举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深谋远虑。
让大皇子亲临战场,不仅能鼓舞士气,更是对大皇子的一次历练,也是为了日后大明王朝的未来奠定基石。
意识到这一点,他跨前一步,抱拳请命,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坚定:“陛下!臣汤和愿与徐将军一同前往幽州,定当誓死保护大皇子!”
朱元璋看着汤和,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他点点头,刚想开口,却听见马皇后温柔的声音:“陛下,臣妾有些话想和您单独说。”
朱元璋转头看向自己的妻子,他看到了马皇后眼中的担忧与坚定,知道她已经做出了决定,便挥挥手让周围的侍卫都退下,大殿之上,只剩下他们三人。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她拉起朱元璋的手,眼中的担忧化作平静,说了一句:“陛下,我...”
汤和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朱元璋,沉声道:“陛下,臣有一计,可解幽州燃眉之急,亦能保全大皇子安危。”
朱元璋闻言,剑眉微挑,示意汤和继续说下去。
汤和上前一步,抱拳道:“臣愿与徐达将军一同率军驰援幽州,而大皇子殿下,则可作为军医随军出征。”
“军医?”朱元璋让朱枫以军医的身份随军,既能让他亲临战场,感受战火硝烟,又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他的安全。
汤和似乎看出了朱元璋的顾虑,语气更加坚定:“陛下,二十七年前,臣没能保护好大皇子,以致他流落民间,饱受苦难。此次,臣拼死也要保住大皇子周全!”他双拳紧握,指节泛白,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二十七年的愧疚,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如今,终于有机会弥补当年的过失,他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大皇子,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徐达闻言,虎目中闪过一丝赞赏,他与汤和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坚定。
二十七年前的那场意外,他们都深感自责。
如今,他们要共同守护大皇子,弥补当年的遗憾。
两人齐齐转向朱元璋,
朱元璋看着眼前两位忠心耿耿的老将,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他们的忠诚日月可鉴,他们的决心坚如磐石。
他缓缓点头,沉声道:“准奏!”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陛下,臣妾有要事禀报!”马皇后匆匆走进大殿,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担忧,目光却坚定而沉着,仿佛早已预料到了一切。
她径直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语气温柔却又带着一丝决绝:“陛下,臣妾……”
马皇后步履匆匆,凤袍上的金丝线在疾行中微微颤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她一进大殿,便感受到一股凝重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朱元璋、徐达、汤和三人皆是一脸严肃,目光交汇处,似有千钧重担。
“陛下,”马皇后语气沉稳,目光坚定,“臣妾听闻幽州告急,便料到事情会发展至此。”她轻轻握住朱元璋的手,掌心传来一丝凉意,这凉意却迅速蔓延至她的心头。
幽州战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危及大明江山。
朱元璋反握住马皇后的手,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他知道,马皇后和他一样,对大明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
二十七年前的痛,他们都铭记于心,而如今,他们更要携手并肩,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娘娘圣明,”汤和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臣方才正与陛下商议,派大皇子以军医之名随军出征,一来可保其周全,二来亦能让他亲历战事,增长见识。”
马皇后闻言,黛眉微蹙。
她明白汤和的用意,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安排。
可她心中仍有一丝不安,仿佛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她转头看向徐达,想从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脸上看出些什么。
徐达目光如炬,语气坚定:“臣与汤和将军定当誓死保护大皇子安全,万死不辞!” 他双拳紧握,指节泛白,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马皇后心中一震,徐达的这番话,让她更加确信了自己的预感。
她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说话,却突然感觉脚下一绊,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