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的帅府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元璋紧锁的眉头。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杨秀清的来信,信中言辞强硬,勒令他即刻兵出扬州,攻打徐州,以助杨秀清夺取徐州。
“吴王,此信来得突然,杨秀清此举怕是没安好心。” 李善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是朱元璋帐下最为倚重的谋士,智谋过人,目光如炬。
朱元璋微微点头,将信放在案几上,缓缓说道:“我岂会不知,只是如今形势微妙,容不得我不慎重考虑。”
李善长向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分析道:“扬州内部局势错综复杂,世家大族虽表面臣服,实则心思各异,尚未完全归心。”
“您虽击败刘裕几场,但其依旧有可能卷土重来。山越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
扬州的局势与青州、徐州大不相同。
论对本州的影响力,扬州世家要甩开青徐世家一大截。
而且,朱元璋靠山越人起兵,需要世家带头调和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更不允许他大肆屠戮扬州世家。
朱元璋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他不愿与扬州世家关系太僵,一直想方设法调节,一个棒子一口甜枣步步为营地收服世家。
在他的安抚下,世家好歹承认了朱元璋,逐渐降低对刘裕的支持。
“此时若出兵徐州,扬州内部空虚,必定会给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到时内部动乱,我们将腹背受敌。”
“我军大可借口占据扬州时间短暂,战船不足拒绝杨秀清!”李善长苦口婆心地劝谏朱元璋。
朱元璋起身,在厅中来回踱步。
李善长所言句句在理,扬州是他苦心经营的根基,一旦内部生乱,后果不堪设想。
可杨秀清的命令也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让他不敢轻易违抗。
“先生所言,我都明白。但你想过没有,如今本王实力尚弱,若不听从杨秀清的调遣,他必定会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不再向我军提供庇护。”
“到那时,天下各路诸侯必定会群起而攻之,我很快就会覆灭。” 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望向远方,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朱元璋的野心可一点儿都不小,他同样具有枭雄的特质,这点从历史上溺死小明王就能看出。
杨秀清看不上洪秀全,朱元璋也看不上杨秀清。
可惜,形势比人强,扬州这地方太穷,地广人稀。
别看他占据整整一州之地,实力尚且不能与袁绍叫板。
脱离杨秀清后,项羽就够他喝一壶。
李善长沉思片刻,说道:“吴王,我们可以向杨秀清示弱,表明我们愿意出兵,但需要时间准备。”
“利用这段时间,我们稳定扬州内部局势,加强城防,同时暗中联络各方势力,以备不时之需。”
朱元璋摇了摇头,苦笑道:“杨秀清岂是那么好糊弄的,他限定的时间紧迫,根本不给我们拖延的机会。”
就在两人陷入僵局之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员大将大步走进厅中,乃明初大将李文忠是也。
“吴王,末将听闻杨秀清来信,要求我们出兵徐州,特来请战。” 李文忠抱拳行礼,声音坚定有力。
李文忠性格坚毅果敢,作战时勇毅无畏,决策果断,面对强敌从不退缩。
在政治上,他心怀大局、思虑周全,关心民生,注重内部治理。
他功绩卓越,19岁领兵击败天完军,又在讨伐张士诚、征讨北元等战事中屡立战功,封曹国公,为明朝开疆拓土、稳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朱元璋看着李文忠,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但随即又陷入了沉思。
李文忠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若派他出征,攻打徐州或许有几分胜算。
但扬州的安危同样让他放心不下。
“文忠,你有这份勇气,我很欣慰。但扬州目前的局势你也清楚,一旦你率军出征,扬州内部空虚,我担心会出乱子。” 朱元璋缓缓说道。
李文忠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吴王,末将以为,我们可以留下较多兵力镇守扬州,由我率领两万大军支援杨秀清。”
“只要我们速战速决,在扬州内部局势失控之前返回,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朱元璋看向李善长,问道:“先生,你觉得文忠的提议如何?”
李善长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此计虽有风险,但也并非不可行。我们可以在出兵前,对扬州城内的世家大族和山越人进行安抚,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加强关键城池城防,布置好防御工事,以防万一。”
朱元璋听后,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好,就这么定了!文忠,我命你率领两万大军,即刻出发,支援杨秀清。务必速战速决,早日凯旋。” 朱元璋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文忠,下达了命令。
“末将领命!” 李文忠大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将军功名马上取,打仗的次数越多,他在朱元璋手下的地位就越高。
随后,朱元璋和李善长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出兵做准备。
他们一方面对扬州城内的世家大族进行安抚,承诺给予他们一定的利益和地位,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另一方面,召集城内的山越人首领,与他们进行谈判,试图化解山越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
在军事方面,朱元璋留下了得力将领镇守扬州,加强城防工事,储备足够的粮草和武器。
同时,他还秘密联络了项羽,以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他的支援。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文忠率领着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扬州。
临行前,朱元璋亲自为他送行,并再三叮嘱他要小心行事,确保胜利归来。
“你到达徐州后,先佯败几场,趁机将奸细布置于盱眙、淮阴一带。日后我军攻徐州,此一线为跳板。”
刘备前世便是在盱眙、淮阴一带抵御袁术。
“吴王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李文忠抱拳行礼,转身跨上战马,率领大军向着徐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望着远去的大军,朱元璋再度陷入深思。
他十分笃定,洪秀全、杨秀清,包括项羽,这几个人都不足以成事,从杨坚、岳飞靠半个徐州就令杨秀清动弹不得就能看出。
论综合能力,这几个人远不如刘裕。
朱元璋在没有世家的支持下能击败刘裕,完全靠着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不然,正面交锋,刘裕有着世家支持,哪怕是明太祖朱元璋,恐怕也只能饮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