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了,看到仲卿舟利利索索掏出四根老山参,惊讶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他拿起山参仔细端详,摇头晃脑:“啧啧,这品相,这年份。咋来的?把将军府偷了?”
仲卿舟黑线:“挖的,手指头都挖粗了。”
说着,仲卿舟还伸出自己的十个指头晃了晃,道:“王大人,给个员工价。”
王奇不解:“啥是员工价?”
仲卿舟啧啧两声:“就是店里的伙计大夫拿药,你给得比市场价低点,而卖药,你给得比市场价高点。”
王奇忍不住一个白眼:“你可真是算得精。”
仲卿舟嘿嘿两声:“这叫员工福利,只有主家对员工好了,才能留住人,员工才会更卖力。”
王奇嘁了一声:“你觉得还有谁不想留在我千金堂?”
仲卿舟哑火。
事业编就是有底气!
最后,四根老山参加上一些其他的药材,仲卿舟总共卖的4000多两银子。说实话,仲卿舟都没料到会卖这么多。
不过王奇告诉她,全凭这里面有一株800年份的山参,就它就独占1500两银子。
仲卿舟笑眯了眼,表示以后争取去挖个1000年份的山参。
听得王奇嗤之以鼻。
“诶,李华侨他们呢?”仲卿舟看到急诊科冷冷清清。
“那几个小子去候诊区帮忙了,毕竟闲着也是闲着。”王奇笑道。
仲卿舟点头,就古代可不像现代医院那么忙,在这千金堂,还是有偷闲的时候。
可是,就那么邪门。
仲卿舟话音刚落,一阵马蹄声传来,听动静,好像就是冲着千金堂而来。
王奇和仲卿舟一个对视,脸上都有凝重之色。
“报……”
随着长声幺幺一声喊,仲卿舟只觉脑门的汗一下就出来了。
这是医药局的信马。
在这北宋,只要是信息密集一点的部门都有专门的信马负责传递消息。
仲卿舟在千金堂呆了六七年,只见过三次信马造访,每一次都是事关数十上百人安危的大事。
看到王奇疾步朝送信人跑去,仲卿舟掉头就朝诊区跑。
“李华侨,杨博,陈庆治。”
她边跑边喊。
“小船儿?怎么了?”李华侨手里还拿着一卷纱布。
“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仲卿舟喊道。
出发?
李华侨几人面面相觑。
“快啊!药箱子,纱布,剪刀,不对,所有外科物件全带上。”
仲卿舟提高了音量,同时手上也没闲着,迅速检查自己的布褡子,确保所有急救东西都齐全。
“杨博,带点参片,庆治,你把酒精也带上。”
听到仲卿舟着急忙慌的安排,那三人也迅速动了起来。
“小船儿,这是怎么了?”付亮听到外科几个字,也迅速跑了过来。而仲卿舟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见王奇一溜小跑冲进千金堂。
“外科大夫以及懂外科救治的人请注意,刚刚接到医药局通知,繁塔附近发生桥梁倒塌,太医院,医药局已经赶往现场救援。城内大部医馆参与伤者救治工作,我们收拾东西马上走。”
随着王奇的令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仲卿舟一扫全场,除了几个搞正骨的,该到的人都到了。
满满当当30多人。
与此同时,药童们也备好了马车,还装了不少药材,甚至有人把锅煲都准备好了。
显然,千金堂应对这样的突发已经很有经验。
“桥梁垮塌,外伤患者居多,但不能排除有人内伤。外科这边只留守两个学徒,内科这边就厉正森带人参与即可。”
王奇有条不紊的安排着,外科学徒一听,个个都很激动,而内科学徒则稍微有点失落。
不过,更让他们羡慕嫉妒的是急诊科,仲卿舟是一句话没说,就简单举个手,王奇就大手一挥:“急诊科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