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三妮三朝回门,带着新婚丈夫罗亮去许聪聪家拜访,许聪聪特意拉着她参观了自己的房间。
这间房不大,也就十多平米,但是收拾的很好,地面抹了水泥,墙壁刷了大白,当然了,现在得叫大花了,上面已经被许聪聪和许明明用蜡笔涂得乱七八糟。
里面放了一张矮床,一个写字桌,一把椅子,一个单开门衣柜,没开门的那边做了镜子,可以照见全身,玻璃窗十分明亮。
如果忽略那乱糟糟的墙壁和更加乱糟糟的桌面、还有没叠的被子的话,这是一间很完美的房间,地面打扫的十分干净。
许三妮问她:“你晚上在这儿睡啊?”
“不睡呀。我和奶奶睡。”
“那你这床怎么弄成这样了?”
“我和明明在上面玩来着。”
许三妮:“……”
随后跟进来的邓念英说:“别看她这儿乱,其实挺干净的。我天天给她打扫。以前我还天天帮她整理桌面,我前脚整理,她后脚弄乱,我白干。所以我现在也不干了。
还有那墙,刚刷完的时候看着可好了,你看看让她们俩给涂的,我就说许新安不该给她们俩买什么蜡笔。他说回头他买块黑板来给她们钉墙上,这样她们就在黑板上画,不用嚯嚯墙了。
你回来要是住这儿,我给你换新床单,被子我也给你换一床新的,这个都被她们俩折腾得不成样子了。
那天送亲回来,聪聪就跟我说,三妮姑要是回来没地方住,就住她这间。我说行,让她不要弄乱了。她答应了,转头还是弄得这么乱。”
许三妮笑得眯着眼,说道:“还是聪聪心疼我。没事,乱就乱点。”
她并不会真的来这边住,但是孩子的心意她接收到了。
邓念英说:“三叔也心疼你,新建和玉华也都不错,让小勇住你的房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家里就那么大点地方。何况现在小勇也还没住,还给你留着呢。说不定等他再大点,真要自己住的时候,家里就扩建了,他也就不用住你那屋了。
你有事尽管回娘家。现在不照以前似的了,嫁了人就不回娘家住,你想回来就回来。我跟我大姐二姐也说,什么时候想回来住就回来,她们俩都是家里事多,走不开。”
许三妮笑着点了点头。
她这两天在婆家过得还不错。主要是分家了,家里只有她和罗亮,就还行。要是上面再多个公婆,那就不好说了。
☆
腊八那天,一大早,李云锦起来熬了一锅腊八粥,邓念英问许聪聪:“你扎耳朵眼吗?我冰都准备好了。”
许聪聪使劲摇头,坚决不要。
许新安也说:“扎什么耳朵眼?好好的耳朵扎什么眼!咱不扎!”
许聪聪和许明明都点头,“不扎。”
扎耳朵眼这事太可怕了。
从早上起来,她们俩已经听到了好几声惨叫了,也不知道都是谁。
腊八扎耳朵眼是南辛庄以及附近这片地区长久以来流传下来的风俗。
传说,是因为腊八这天天气最冷。所以,这一天扎耳朵眼感觉不到疼痛。
许聪聪纵然年纪小,也觉得这事十分荒谬,人怎么可能感觉不到疼痛呢?
扎耳朵眼的流程也十分可怕。
先用冰块冰耳垂,冰得耳垂丧失了知觉之后,把一个绿豆放在耳垂上使劲碾压、研磨,把耳垂变得特别薄,然后拿一根针把耳垂扎穿,这样,耳朵眼就算扎成了。
扎透了以后,耳朵上带一个细铁丝做成的小铁环,过几天再把铁环摘下来,以保住这个洞眼。有的人往下摘铁环的时候还会流一次血,因为铁环和之前扎出来的伤口长一块了。所以,摘铁环的过程又是一次酷刑。
随后几天,还需要每天坚持用针再扎一次,不然这个耳洞还是有可能会长死,那就白扎了。
有的人扎完以后耳垂一直红肿不堪,还有少数人甚至会流脓,好几个月都长不好。
当然,哪怕经过了这样的折磨,这个洞还是有可能长死,之前受的罪还是有可能白受。因为大家就只是按照习俗扎个洞,并不会真的戴耳坠子,长期不戴,可不就又长回去了吗?
很多人到了戴坠子的时候还要再扎一次。完全不知道她们小小年纪就扎耳洞的意义在哪儿。
邓念英说:“美玲她们去年就扎了,今年丽霞也扎了。”
许聪聪恍然大悟:“原来早上一直在叫唤的是丽霞姐姐!”
邓念英:“……”
许新安说:“扎那有什么用?你倒是从小就扎了耳朵眼,你戴过耳坠子吗?”
邓念英:“……”
许聪聪喝着腊八粥,两边眉毛都快皱到一起去了,她的五官本来就长得比较紧凑,现在这么一皱眉,看着就更紧凑了。
她左思右想,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类比:“扎耳朵眼就跟裹脚一样,都是错的。”
许新安一拍桌子:“说得好!说的太对了!那可不就跟裹脚一样吗?我们早就废弃裹脚了,为什么还要保留扎耳朵眼这种坏习惯?扎耳朵眼除了让孩子白受罪,没有任何用!”
许聪聪不满道:“你拍什么桌子?吓我一跳!”
许新安嘿嘿乐,“我错了。我是觉得你太会想了!瞧瞧,我闺女就是厉害,就是聪明!”
邓念英:“……”
她叹了口气,说道:“唉,我确实还没戴过耳坠子呢。”
许聪聪说:“那你去买啊!”
许明明说:“买。”
李云锦也说:“买一对。”
邓念英问许新安:“我买一对?”
许新安扫视了一下大家,说道:“钱都在你手里呢,你想买就买呗。”
邓念英说:“钱虽然在我手里,但我也就是个掌柜的,不是东家。东家不张嘴,我也不敢乱花啊。”
许新安瘪瘪嘴,“你可拉倒吧,说得好像我不让你花一样。”
邓念英笑了笑,说道:“年前去百货大楼给聪聪她们买衣服的时候,我去看看,有合适的我就买一对。”
“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