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自救了!我让小道士陪我去楼上的元神宫看看,有没有当时大屏幕所说的各种修缮工具。金队长和其余九人在楼下待命。
一边爬楼一边问大屏幕:可否联系上维修先生。回答了我冷冰冰的不能二字。
又问大屏幕:修缮元神宫的工具放在哪里了?给派的十位护法怎么安置?大屏幕高冷的回复:在你空间。十位护法自行安置。
忽然觉得,这个大屏幕真像工作微信里的某个领导,你和他说话,他有时热情洋溢,给你回答得非常详细,各种通知也会给发;你有问题问他,他有时视若无睹,不理不睬;有时已读乱回;有时不情不愿,两个字三个字往外蹦,非常高冷。但要是有求于你的时候那就会各种大饼画上。
唉,一言难尽。
和小道士爬上二楼,看到的场景比较惊呆。整个二楼虽比一楼略小,但这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看起来就非常大,地上的大青砖一块能有80cm乘80cm大小,大致数了数,宽有22块砖,长有30块砖,总共竟有660块砖,边角部分不算,这个大厅至少会有420多平。
就是说,我的元神宫一共九层。第一层和正常人一样,有卧室,有厨房,有厅堂。厅堂进门便看到墙上对称的四个木质挂屏,没有匾额,有两个太师椅,太师椅后有条案,放了两个青花瓷瓶,两个太师椅中间是八仙桌。这还是很中规中矩的。其实我对古代的家具都不太了解,至少我现在不知道自己元神宫里的家具都是什么木头做的。
反正看起来不是很红,也不是很黑的颜色。
一楼在厨房边的那个空屋子,我刚才和大家拽过去三个长条凳,和六个蒲团的,猜了半天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的屋子,小道士说那很通风,阳光也不会直晒,应该是贮存食物的地方。难道真的是储藏室?一开始我以为是餐厅,但隔一个屋子里是有圆桌和圆凳的,这看起来才是正儿八经的餐厅。
可能我对自己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现在的二楼,空荡荡的一个超级大的大厅,靠墙一圈全都是书柜,书柜前一米左右的内圈是书架。全都是书,有和现在一样的书,书脊都朝向那一米左右的人工形成的走廊,大厅看是镂空花纹的薄木板,应该是可以通风防尘。也有古代的书,成卷的竹简,有卷在一起卷轴的字画,也有比较粗糙的古代纸张刻印油墨的那种线订的书。
我一看就爱上了,各种翻看。小道士有点烦了,问我能不能继续爬楼了,下面还有十个人等着呢。
我才跟着他继续爬楼,三层是一个大书房和三间小厅,根据家具看,应是一间喝茶的,一间有十多个椅子喝茶的,估计是会见一些朋友谈天说地的空间,类似于文化沙龙的地方吧。还有一间是两个蒲团的静室,只有一个小案。我怀疑有密室,但我现在看不出来。
继续爬四楼,看到的是现代装修的一层,我简直切换不过来了。还以为会一直都是古代的样式。这一层上来就是一个走廊,左边是六个房间,右边是四个房间。六个房间都是卧室,都是标准间的那种,两床一桌,自带洗手间的,都配有一个衣柜。这不是妥妥的民居吗?右边的四间是大床房,也是配了一个衣柜,自带洗手间。行吧,看起来十位护法有地方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