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果说完还是不放心,向姜晚确认道:“小姐,这李平当真会帮我们吗?”
“我在纸条上写了,若他愿意帮我,便在凌晨向西北院内扔一块石头,昨日晚间我便提前去西北院内等,凌晨时李平竟真向院内扔了一块石头,如此便算他应了。”
不光是喜果不知李平为何愿意帮忙,就连姜晚也不知,恐怕只有李平自己知道为何愿意帮姜晚。
午时,喜果前往府门等候,侍卫张甲因上次姜晚让他装死解围心怀感激,便同喜果说了话。
“姑娘这是等谁?”
喜果神色坦然,规矩的回着。
“王妃买了些锦缎做衣服,让我在此等候。”
说话间,两个约三十岁衣的男子用担子挑着一个硕大木箱前来。
喜果见状急忙上去迎接。
“我们王妃要的布匹锦缎在抬进去之前,需打开箱子查验一下。”
两个担夫并没有多言,点头示意,喜果将箱子打开,里面皆是各种颜色的布匹还有些华丽尊贵的锦缎。
“你们随我抬进来吧。”
两个担夫正想将木箱挑起,摄政王门口的侍卫立即制止。
“我们需验一下方才能进。”
喜果闻言捏着帕子的手一紧,慌张的神情眨眼之间便消失不见。
“这是王妃做衣服的布料,你们怎能碰触?箱子已经打开里面的东西望眼可看,诸位此举岂不是在为难王妃?”
“这......”
喜果好大一顶帽子扣下来,侍卫有些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虽然王爷和王妃有些误会,但王爷待王妃的真心他们这些属下都看在眼里,自然不敢不敬。
侍卫正想回话,被一旁的张甲抢先。
“姑娘莫要多心,箱子既然已经打开,那便请吧。”
担夫将木箱放在院中便离去,喜果见还有小厮正在姜晚房中打扫,暗示道;
“王妃,您订的布匹锦缎到了,已放在院中,该如何放置还请王妃示意?”
姜晚不急不慢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开口道;
“将木箱放在你房中,然后明天寻京城最好的绣娘将那些布匹锦缎制成衣服,这些衣服是我买予喜桃的,待制成后我们去墓地送予喜桃。”
王妃果然聪颖过人,王妃本不喜穿戴,若是突然做这么多的衣裳,恐会惹人怀疑,若是说做与喜桃的便不会引人多想,喜果心中赞叹后,顺着姜晚的话道;
“喜果替喜桃谢过王妃,若是喜桃泉下有知,知道王妃心里如此惦念着定然欣喜不已,只是王妃下次莫要破费。”
“无妨,喜果快去唤人将木箱搬至你房子,以免晌午阳光热烈将锦缎晒坏。”
“是。”
喜果张罗着打扫的小厮将木箱抬至下房,才走没几步小厮便累的气喘不已。
“姑娘,这王妃买的什么料子这么沉重。”
“料子倒是不重,只是满满一箱实打实的布匹,自然是沉重不已。”
小厮闻言也不再多问,更是添了一把子力气,一口气将箱子搬去下房。
喜果安置回去后,姜晚同青儿正在院中等候。
“喜果,我们去街上买些首饰。”
“是,王妃。”
三人在路上走着,姜晚突然开口。
“这牛记酥饼好香啊。”
喜果笑意满满立即将话接过去。
“王妃,这牛记酥饼虽味香但临近夏日食多未免油腻犯呕,喜果知道东街有一家张记青饼,食之清甜最适合这个季节。”
姜晚闻言先是故作一副很想吃的样子,后又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
“算了吧,这东街离此甚远,凭你脚程恐怕这青饼都凉了。”
青儿见姜晚此话,主动道;
“若王妃想吃,我可为王妃去买,只是王妃可先回府等候?”
“若如此当真是好,便不用回府了,这街道繁华热闹不同郊外,自然没有坏人,你且去吧,我和喜果在此处等你。”
青儿闻言,向四周环顾一番,并未察觉异常便点头应允。
“还请王妃莫要乱走,否则,王爷定不会饶过奴。”
“放心吧青儿!我便在此。”
姜晚见青儿没了影踪,和喜果向西而去拐到一个巷角,一四方宅院的后门有一衣着儒雅肤色白皙的男子已经等候多时。
“姑娘快进来!”
姜晚和喜果随男子进到后院的一个柴房。
“多谢李公子相帮,不知李公子有何需要,日后小女定当报答。”
李平见姜晚此话竟有些羞涩之意,挠了挠脑袋,丝毫没了说书时的侃侃而谈。
“姑娘莫要言谢,只是觉得姑娘人美心善又不忍姑娘身着艰辛之地才伸以援手。”
“像李公子这般不问原由便伸手相助之人甚少,此番恩情小女日后定当报答。”
“姑娘莫要客气,就当与姑娘交个朋友便好。”
一旁的喜果见李平的言谈举止,心中了然,这李平应是喜欢上小姐了,不然又怎会出手相助。
李平见气氛有些尴尬,开口道;
“只能委屈两位姑娘在此柴房稍候了。”
“李公子相帮之恩已是无以为报,有此柴房已是很好了,不知李公子可知通往摄政王府哪条路比较隐蔽。”
摄政王府?李平闻言神色略显不安,早就听闻摄政王妃堪称京城第一美人,眼前这女子莫不是摄政王妃?
“难道姑娘是摄政王妃?”
姜晚见李平脸色有些难看,以为是他怕因此惹上麻烦便道;
“正是,李公子与我素不相识方能如此施以援手,可见李公子是善心之人,姜晚也不便有所隐瞒,若是李公子有所顾忌,姜晚便另想他法。”
李平见姜晚真是摄政王府有些失落,又怕姜晚离去发生危险,急忙道;
“姑娘…不!王妃草民并不是怕惹祸,还请王妃安心在此。”
世间像李平这样的人已经知之甚少,姜晚觉得若是有机会或许他们可以做朋友。
“李公子在姜晚需要时帮助以后便直呼姜晚姓名,莫要称姜晚为王妃。”
李平倒不像那些读书人举止扭捏,反倒爽朗应下。
“那便冒犯了,你也可直呼我为李平。”
“好,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