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鸿康的云股东大会结束了,但对于外界的冲击才开始突显出来。

各种媒体的新闻稿不停轰炸,一下子让用户都没反应过来。

“震惊,月收入突破 100亿,这家转型两年多的公司凭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国又诞生了一家月营收破 100亿的公司。”

“鸿康云股东大会,萧总介绍鸿康月营收突破 100亿。”

“鸿康宣布营收突破 100亿大关,这家智能家电公司再一次崛起。”

除了这些外,还有一些其余的报道。

“鸿康总裁更换,新的总裁居然有这样的经历。”

“鸿康萧总介绍了鸿康新总裁,表明未来鸿康将不会改变。”

“鸿康成立汽车公司,未来可能会投入到汽车领域。”

“鸿康投资 40亿宁时代,理由居然是这个。”

面对网上鸿康月营收突破 100亿的消息,网友也热议开来,热度一下子冲到了热榜前 3。

“怪不得鸿康敢投资 40亿宁时代,真的财大气粗啊,一个月营收 100亿,太牛逼。”

“一个月营收 100亿,一年营收 1200亿,我靠,这个营收规模,这放在证券市场也属于一个巨无霸了吧。”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如果鸿康在证券市场上市的话,那萧总的身家会来到多少?”

“不知道,这个没公布,但肯定很多,太恐怖了,年轻一辈第一富豪,财富来源还是干净无比,全靠自己一手一脚打拼出来的。”

但对于鸿康成立了汽车公司、投资宁时代的消息,网友对这个消息褒贬不一。

“新能源车,鸿康为什么要搞这玩意?这玩意狗都不开,我查了一下数据,一个月才卖几万辆,这玩意需要投资这么大研发吗?”

“就是,燃油车不比这劳什子新能源车好多了吗?鸿康真要研发啊,干脆直接研发燃油车好了。”

“现在的新能源车就是骗政府补贴的,以鸿康的名声,应该不会想搞这个吧。”

“我感觉鸿康这次造车应该会不错,毕竟鸿康一直都是行业开拓者,之前家电不也变成智能家电了吗。”

就在大家讨论热情高涨的时候,一个商业方面的大 V也突然发了一个关于鸿康的视频。

视频里,这个大 V直接找到了一份资料给用户介绍。

“兄弟们,给你们介绍一下鸿康的新总裁,这个人的经历非常不简单。”

“张宇,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经济系,并持有哈佛大学商学院 mbA学位,毕业后加入红伞。”

“在红伞期间,他主导或参与了对好几个大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投资事务。”

“张宇在投资行业也是一个厉害人物,每次投资企业都会帮助企业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还有战略优化,还帮助了几个企业完成了上市,行业内对这位投资人的评价很高。”

“我没想到这样的投资人怎么会突然离开红伞,加入鸿康了。”

这个大 V发出视频后,评论区也热闹起来。

“鸿康这不会准备上市了吧。”

“不一定,你们没发现张宇的资料有组织架构和战略优化吗?而且像鸿康发展这么快速的公司,谁能不心动。”

网络上关于鸿康的热度一直持续到第二天还没降下来,还是有无数的网友在进行讨论。

深城,亚迪公司总部,公司老总理王康正在批阅文件,门口突然传来了助理的声音。

“王总,刚刚得到的消息,市场部传来消息,鸿康公司昨晚正式宣布进入汽车行业。”

听到助理的声音,刚刚还在认真批阅文件的王康微微一愣,疑惑地询问起来。

“鸿康是哪个汽车公司?我怎么没印象,是其余汽车公司成立的子品牌吗?”

助理将文件递给王康后,才开始解释。

“王总,鸿康不是汽车公司,而是一个智能家电公司,目前也在涉及手机设备的研发。”

“哦,原来是那个鸿康,他们做智能家电和智能手机不是做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搞起来汽车了?他们汽车研发有什么进度了?”

“目前鸿康只是成立了一家汽车子公司,还没确定是研发汽车还是研发汽车配件,但市场部根据鸿康投资宁时代的情况分析,鸿康可能是打算研发电动车。”

“有意思,现在新能源行业这么热门了吗?就这一个电动车都卖不出去的行业,连一个外行都想来分一杯羹。你让市场部盯着鸿康,有什么大动作及时通知我。”

“好的,王总。”

海城,未来总部,未来负责人李想办公室,助理拿着一份文件进行汇报。

“李总,昨晚做智能家电的鸿康公司宣布加入到汽车行业,估计也是做新能源车。”

李想听到助理的汇报后,直接愣住了,思路浮想联翩。

这个车都卖不出去的赛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进来竞争?反应过来的李想直接询问助理。

“鸿康有明确的造车计划或者投入吗?”

“还没有,目前得到的消息只是鸿康刚刚成立汽车公司,然后投资了宁时代 40亿持股 5.5%。”

“行,有其他关于鸿康的消息马上通知我。”

“好的,李总。”

等助理走后,李想心里思绪万千,这个发展没多久的新能源赛道,未来上一年亏损了十几亿,才卖了几千辆车的赛道,竟然能引来鸿康这样的竞争者。

鸿康几天的收入就已经顶未来公司一年的收入了,这样的情况下,难道是鸿康对于新能源车有什么新发现吗。

但不得不说,这鸿康公司是真有钱,让李想羡慕不已。刚刚成立就拿出 40亿投资一个电池公司,这下子电池肯定是无忧了。

要是未来有这个钱,发展起码比现在要快好几倍。

而类似的情况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公司发生,无一例外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公司都疑惑鸿康手拿两个市场规模如此之大的行业,为什么会看得上这么小众的新能源行业。

还有就是羡慕鸿康的财大气粗,车都没开始研发,就已经拿出 40亿投资汽车生态公司。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
爱读书屋搜藏榜: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