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文跟陈真、霍廷恩三人回到了精武门,上官子恒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开始接受李书文的教导。
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精武门的练武场上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上官子恒已经早早地站在了那里,按照李书文的要求,摆好了站桩的姿势。
李书文则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持那杆标志性的长枪,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地盯着上官子恒,不放过他任何一丝细微的动作。
上官子恒双腿微微弯曲,双手环抱胸前,努力地调整着呼吸,试图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
然而,没过多久,他的双腿就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些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瞬间就消失不见。
李书文见状,大声喝道:“小子,挺直腰板,集中精神!站桩讲究的是心无杂念,气息平稳。”
上官子恒咬了咬牙,暗暗给自己鼓劲,努力地挺直了腰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穿透了雾气,洒在了练武场上。此时的温度逐渐升高,上官子恒身上的衣衫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但他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突然,上官子恒的身体微微一晃,李书文也不起身,只是一抖长枪,枪尖如闪电般刺向上官子恒的腿部。
枪尖带起的劲风刮得他的腿部一阵刺痛,上官子恒一个激灵,立刻调整了姿势,重新站稳。
“哼,别想着偷懒,练武没有捷径可走,这点苦都吃不了,还练什么武!”李书文大声说道,声音在练武场上回荡。
上官子恒心中暗暗叫苦,但也明白李书文的严格是为了自己好,只能继续坚持着。 心里也是暗自惊叹李书文对力道的掌控之精准。能控制枪尖正好刺痛自己,而又不伤到自己,而且连衣服都没有被刺破。
到了中午,阳光炽热得让人睁不开眼,空气仿佛都被烤得扭曲了。上官子恒的双腿已经麻木,仿佛不是自己的了,但他仍然死死地咬着牙,保持着站桩的姿势。
李书文看着上官子恒那倔强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了一丝赞赏,但脸上依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说道:“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下,下午继续。”
上官子恒如获大赦,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向食堂。
晚上,月亮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练武场上。上官子恒又站在了那里,开始了晚上的站桩训练。 李书文依旧在旁监督,他的目光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
就这样,上官子恒一连站了十几天的桩功。这十几天里,他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第十五天的清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叫着。
李书文看着上官子恒,缓缓说道:“本来,按照正常的流程,你得站桩半年才能开始练拳。但老夫此次只是路过,不能久留,所以今天就开始教你八极拳。”
上官子恒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连忙说道:“多谢前辈!”
李书文站起身来,走到练武场的中央。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演示八极拳的招式。
只见他身形移动,拳法刚猛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呼呼的风声,仿佛能够撕裂空气。 上官子恒聚精会神地看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书文演示完一遍后,让上官子恒跟着做。
上官子恒深吸一口气,开始模仿李书文的动作。
令李书文惊讶的是,上官子恒由于有念力相助,对身体的控制和动作的记忆远超常人。基本上李书文演示一遍,他就能学个七七八八。
李书文心中暗暗吃惊,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纠正上官子恒的动作和发力技巧。
“出拳要快,要有力,腰部要像拧麻花一样发力!”李书文大声指导着。
上官子恒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动作,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每一次出拳,他都在感受着力量的传递和爆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子恒的进步越来越明显。他的动作逐渐熟练,发力也越来越精准,拳风所到之处,呼呼作响。
李书文看着上官子恒的表现,心中的震惊越来越强烈。他教过不少弟子,但像上官子恒这样天赋极高,进步如此之快的,实属罕见。
“小子,你这天赋,老夫生平罕见。老夫有意正式收你为徒,将我一生所学倾囊相授,你可愿意?”李书文忍不住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上官子恒听了,脸上露出极为犹豫的神情。他说道:“前辈,我已经拜在精武门了,恐怕不能再拜您为师。”
李书文皱了皱眉,说道:“原来是这样,不过你刚学武没多久,不知道我们武术界规矩也是正常的。现在武术界并不是一个人只能拜一个师父,多学一门功夫,多一份本事,对你只有好处。”
上官子恒还是有些迟疑:“前辈,这事儿还是得问过大师兄才好。”
李书文知道上官子恒还不能完全相信当下不止可以拜一个师父的规矩。于是他决定找霍廷恩跟农劲荪交涉。
李书文来到精武门的会客厅,霍廷恩和农劲荪正好在此饮茶。
李书文开门见山地说道:“霍馆主,农先生,老夫看中了上官子恒这小子的天赋,想收他为徒,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霍廷恩和农劲荪对视一眼,霍廷恩说道:“李前辈,能得到您的赏识,是子恒的福气。我们精武门没有那么多规矩,只要对子恒的武艺提升有帮助,我们自然不会阻拦。”
农劲荪也点头说道:“是啊,李前辈,子恒能拜您为师,是他的造化。”
李书文说道:“那便好,老夫定当悉心教导。”
霍廷恩想了想,说道:“李前辈,不如我们为子恒举办一个正式的拜师礼,也算是对您和子恒的尊重。”
李书文点头表示同意:“如此甚好。”
农劲荪说道:“那就定在三天后,如何?” 大家都表示赞同。
消息传到上官子恒那里,他心中十分纠结。
一方面,他感激李书文的赏识,也渴望能学到更多的武艺;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已经是精武门的弟子,这样做是否妥当。
陈真看出了上官子恒的心思,说道:“子恒,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李书文前辈武功高强,能拜他为师,对你有益无害。而且,现在武术界的规矩也不禁止弟子多拜一个师父,李前辈自己也是有两个师父的,一个是教他八极拳的,一个是教他六合大枪的。”
上官子恒思考再三,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支持,那我就拜李前辈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