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刻钟之内,他就将收集的所有证据都摆放在慕容寻的面前,直到看完最后一张证据,慕容寻还是觉得不可置信。
明明他对待他们这么好,多年来几乎都快接近独宠李贵妃,宠溺慕容甫臣不在慕容甫阁这个太子之下,本以为得到的会是他们的感恩戴德,结果却是他们的野心膨胀。
这些证据一旦公布,李贵妃和慕容甫臣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但慕容寻还是选择给他们机会,如果他们收手,他会留他们一条命。
所以那日之后,李贵妃才会无故被禁足。
如果礼右的消息没错的话,燕王谋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提前布局,以慕容甫阁的心计,他压根就不会慌,不会害怕。
昨夜慕容甫阁在门外待了很久很久……
其实他一直拿不定虞薇到底喜不喜欢他。
所以,他只想试探一下她对他有没有真心。
可以说他卑劣,但到底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如若有人问,如果当时他察觉到虞薇不喜欢他,他会如何?
他会……把她囚禁于身旁,让她身旁只有他一人,直到她爱上他为止。
慕容甫阁摸了摸腰间的荷包,那是虞薇亲手绣给他的,即使是她磨不住他的哀求才绣的,但有心便是好的。
至于清扫禁军一事……有真有假,慕容甫阁清扫的也只不过是那些没有重要身份的人罢了,其余起重要作用的人没有必要去清扫,打草惊蛇,不是他的性格。
……
夜晚,皇城上下被禁军包围,就等着慕容甫臣自投罗网。
燕王府。
燕王坐在椅子上,听着外头来人不断的喜报,
“报告王爷,城门已被我军占领,王爷可即刻进城!”
慕容甫臣笑出声:“哈哈哈哈哈好!”
他用力地拍了拍手下椅子的扶手,“诸位,让我们一起去见证,本王的成功!”
他的想法很简单,慕容寻命不久矣,只要他在慕容甫阁和慕容寻反应过来之前,占领皇宫,到慕容寻面前,逼他下旨,封他为下一任皇帝,而慕容寻退位。
那么,即便慕容甫阁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在他下达旨意后进宫违逆,不然慕容甫阁就是谋反了。
慕容甫臣身后还有一众大臣支持……所以这个反,他谋定了!
当晚,大军包围皇城,慕容甫臣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太极殿。
太极殿内空无一人,慕容甫臣走到慕容寻的面前,拿出手中的圣旨,“父皇,下旨吧,用你的玉玺,为儿臣加冕!”
慕容寻半躺在龙床上,看见慕容甫臣那份得意猖狂的嘴脸,不由得闭上眼,落下泪水,“逆子啊逆子,逆子!”
他捂住自己的胸口,咳嗽了起来。
慕容甫臣皱起眉头,“少说废话!只要你将皇位传给我,我不会对你和太子怎样,你安安心心地做你的太上皇。”
就在这时,李贵妃从慕容甫臣的身后走出来,她看向床榻上的慕容寻,虽然眼含情愫,但到底还是硬下心肠,道:“陛下,您就让臣儿当这个皇帝吧,你当太上皇之后,臣妾会在你身边一直照顾你的。”
慕容寻伸出手,指着李贵妃,忽然喷出一口血,“毒妇!”
“枉朕待你这么好,你们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吗?!”
李贵妃看见慕容寻吐血之后急忙上前,想要擦干净他嘴上的鲜血,却被慕容寻一把推开。
她气愤道:“这么多年,你一直都只记得元霜,就连在臣妾宫里,也时不时怀念元霜,臣妾虽为后宫第一人,可臣妾却时时刻刻都活在一个名为元霜的阴影之下,臣妾只想要我的儿子压元霜的儿子一头,有错吗?!!”
“当然有错!”
慕容甫阁从殿外缓缓走进来,慕容甫臣和李贵妃都被他吓了一跳,“你怎么进来的?!”
他伸出手,拍了拍手掌,声音刚落地,外头的禁军蜂拥而进,他讽刺一笑:“燕王殿下,贵妃娘娘,你们只知道先下手为强,殊不知还有瓮中捉鳖这个成语?”
他的手抬起,一挥,“拿下!”
霎时间,慕容甫臣和李贵妃被禁军包围,毫无还手之力。
慕容寻擦了擦自己嘴边的血迹,闭上眼眸,“太子,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吧,不必看在是自己的手足兄弟情面上留情。”
慕容甫臣跪在地上,悲痛流涕道:“父皇,儿臣一时鬼迷心窍,求父皇饶了儿臣吧!”
李贵妃最后看了一眼慕容寻,“陛下,臣妾从未后悔遇见你,只是臣妾求您,下一辈子,我们之间可以没有元霜吗?”
眼见慕容寻不回答,她惨笑一声:“臣妾知道了。”
“臣儿,别挣扎了,最后为你的父皇拜别吧,从此以后,我们与他阴阳两隔。”
慕容甫臣看向自己的母妃,也不再哀求,“母妃,我认命了……”
等到两个人被下人压了下去,慕容甫阁站在床榻边,望着慕容寻,“你后悔吗?”
“什么?”
“后悔当初没有杀了李贵妃……”
慕容寻没有说话,但慕容甫阁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母后在天之灵,不会原谅你的。”
慕容甫阁这句话毫无疑问,直接刺穿了慕容寻的内心,“不会吗?”
“哈……哈哈……”
“我不配……”
他眨了眨浑浊的双眸,哑声道:“替朕拟一份圣旨。”
站在一侧的李公公连忙去吩咐人过来写圣旨。
慕容寻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他望向慕容甫阁,笑道:“太子啊太子……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这天下……就交给你了。”
慕容甫阁在原地等了很久很久,直到感受到手中圣旨的触感,他才恍惚发现,这不是假的,这是现实。
他看向慕容寻,道:“如果可以,我情愿不出生,也不让母后当你的皇后。”
“你辜负了她太多……太多。”
“你还不清的。”
说罢,他转身离去。
太极殿内空荡荡,慕容寻抬头望向床帘,忽然轻笑一声:“朕这一生,无愧于子民,唯独在家事这方面做错了事情,脑子一时拎不清……害了许多许多人。”
元和十八年,季秋,大绥元祯帝去世,太子慕容甫阁继位,年号改为德昭,太子妃虞薇为皇后,从此,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