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平歌的办公桌上,曾经摆放着两台座机电话,一黑一红。
几年前,黑色的座机电话被移到了袁罡的办公桌上,其功能仅限于接收和发布一些普通的神秘任务。
就像之前的上京一中地下溶洞事件,便是袁罡通过那台黑色电话接到了相关指令。
而那台红色的座机电话,则在邵平歌的办公室中放置吃灰多年。
它并非普通电话,而是紧急事件的象征。
每当这台红色电话响起,无一例外都意味着有一件极其紧急的事情发生,006 小队必须全力以赴,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任务中去。
“喂,这里是上京 006 号守夜人小队。”邵平歌一扫以往的颓废神色,面容严肃地接起了面前的红色电话。
“……”
“好的,我明白了,现在就派人过去。”
邵平歌挂断电话,他的眉头紧紧皱起,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无为,正霆,正志。”
邵平歌的声音响起,清晰而坚定。
此刻的他,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气场,令张无为心中不禁为之一震。
如此模样的队长,张无为从未见过,仿佛他身上散发着一种无形的魅力。
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当邵平歌叫出自己名字的那一瞬间,张无为和他的两名队友立刻挺直了腰杆,神情专注,静静地等待着邵平歌下达命令。
邵平歌毫不拖沓,迅速将任务简要地传达了一遍。
“你们可还记得上次在地下溶洞中发现的那颗巨大水晶?里面封印着一只不知名的神秘生物。
如今,它已然破封而出,你们先行一步,袁罡他们随后就到。”邵平歌的声音犹如洪钟一般响起。
“此刻,溶洞中大夏研究院的众多科研人员因这神秘生物的复苏而被困于地下,你们的任务便是竭尽全力保障他们的安全。”
他目光锐利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中饱含着强烈的责任感。“都明白了吗?”
听闻邵平歌的讲述,张无为的脑海中即刻浮现出当时的场景。
他清晰地记得,自己在触摸那块巨大水晶时,超视觉的能力竟然遭遇了无法跨越的阻碍。
他那能够透视一切非生命物质的眼睛,在这块水晶面前完全失去了作用。
那时,张无为心中已然开始生疑,暗自揣测这块水晶是否蕴含着某种生命的气息。
而如今所发生的一切,恰恰证实了他的猜测:这块水晶之中,的确潜藏着生命的存在。
“明白,队长!”张无为与另外两人齐声回应,语气坚定且响亮,没有丝毫犹豫。
张无为收起手中的相机,转向张正霆和李正志:“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出发。”
李正志推了推眼镜道:“我去开车…… ”
“不用麻烦了!”张无为伸手制止了李正志的动作,面带微笑,手掌摊开,朝两人招呼道:“抓住我的手,我们直接过去。”
李正志与张正霆看着张无为递过来的手,稍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将手伸出去与张无为的双手握在一起。
张无为见此微微一笑,随即心念一动,【自在神游】发动。
刹那间,张无为和张正霆等人身边浮现出道道空间涟漪,下一刻,三人瞬间消失在了邵平歌的面前。
看着突然消失不见的三人,邵平歌似乎是早就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因此并没有感到任何意外,看着三人离开之后,邵平歌开始联系袁罡等人。
画面转向地下溶洞,阴暗而神秘的环境中,石壁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就在几天前,黑塔获得了【智识】的命途,这使得黑塔的科研进度以一种惊人的速度飞跃提升。
短短一天之内,黑塔在大夏研究院的众多目光中,成功研发出一项全新的探测技术,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如今,大夏所依赖的探测仪器,正是由【天才俱乐部】提供的最新款,而这款仪器刚刚投入使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还沉浸在它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中。
然而,没过多久,黑塔的全新技术便横空出世,击碎了他们的平静,直面他们的信念与自信。
对于那些初入科研领域的小年轻们来说,这一切宛如一场天崩地裂的灾难,心灵受到的冲击不可言喻。
更有甚者,面对如此迅猛的进步,直接感到道心破碎,三观尽毁。
他们尚未完全掌握新仪器的基本功能,新的技术便已经诞生,仿佛一瞬间,整个科研界的规则都被颠覆了。
至于那些年长的老者,面色平静,似乎并未受其影响。
其实并非如此,这些老者在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天才俱乐部】,自然也早已见识过【天才俱乐部】中那些真正天才的能力。
所以,与其说他们未受影响,不如说他们早已麻木。
而那些承受能力不足的老家伙们,在接受治疗后便再未与【天才俱乐部】的人共事过。
对于众人的震惊与不理解,黑塔向来懒得解释,他之所以发明这个,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至于别人怎么看,跟他又有何关系。
事实证明,黑塔最新研发的探测器确实强大,强大的电磁波毫无阻碍地强行穿透水晶内部,将水晶内部的一切清晰地展现在了黑塔他们面前。
就在这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通过黑塔的探测仪,众人通过仪器看到水晶内部竟然躺着一只体型巨大、足有一辆半挂大小的老鼠,正静静地躺在里面。
如果是死的还好,可关键是黑塔的探测仪传来的波动都表明,这只被封存在水晶之中的巨型老鼠不仅活着,而且生命体征强烈。
就在众人震惊之时,此时位于水晶封印之中的巨型老鼠似乎也察觉到自己被人探查到了,微微睁开双眼,原本浑浊的水晶也开始变得透明。
下一刻,水晶之中的老鼠与水晶之外的众人相互对视。
见此情景,大夏研究院中的一名老教授看着面前的老鼠,顿时失声惊呼。
“飞鼠!《山海经》中的飞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