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率军浩浩荡荡地出了北海城,朝着渤海郡疾驰而去。
此时,他的心中满是即将击败刘羽的得意与迫切。
行进间,袁熙忽觉前方地势险峻,山林茂密,心中隐隐升起一股不祥之感。
他勒住缰绳,目光扫视四周,却只见密林深处,影影绰绰,似有伏兵。
“公子,此地不宜久留,恐有埋伏!”身旁一员武将提醒道。
袁熙眉头紧锁,正欲下令撤退,却听山林中传来阵阵马蹄声,如雷贯耳,震颤大地。
紧接着,一员猛将率领数千铁骑,如黑色风暴般从林中冲出,正是张绣和他麾下的西凉铁骑。
“袁熙小儿,你的死期到了!”
张绣声如洪钟,手持长枪,一马当先,直冲袁熙而来。
袁熙见状,脸色大变,心中暗自懊悔:“我又中计了!”
他急忙调转马头,欲率军撤退,但见张绣铁骑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一旁的武将焦触提醒道:“公子,对方不过数千人马,若我军奋力一搏,或可胜之。”
听闻此言,袁熙稍作犹豫,然后一咬牙,高声喝道:“诸将听令,给我迎头痛击,让这些贼子知道我们的厉害!”
袁军武将闻言,纷纷纵马向前,挥舞兵器,企图阻挡张绣的铁骑。
然而,西凉铁骑素有威名,其勇猛善战,所向披靡,岂是袁军所能抵挡?
只见张绣长枪一挥,西凉铁骑如同脱缰野马,疯狂冲锋。
铁蹄践踏之下,尘土飞扬,袁军阵型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哀嚎遍野,丢盔弃甲。
袁熙见状,心如刀绞,却也无计可施。
他纵马欲逃,却被张绣紧紧咬住不放。
张绣眼神如炬,紧盯着袁熙,誓要将其生擒活捉。
“焦触、张南,何在?给我拦住他!”袁熙高声呼救,声音中满是绝望。
焦触、张南二人闻言,纵马上前,挥舞兵器,企图阻挡张绣。
然而,在北地枪王张绣面前,此二人不过是螳臂当车。
只见张绣长枪如龙,翻飞腾跃,不过数个回合,便将焦触、张南二人刺落马下。
“袁熙,你逃不掉的!”张绣冷冷说道,语气已然胜券在握。
袁熙见势不妙,心中更加慌乱。
他拼命挥舞马鞭,驱使坐骑加速逃跑。
然而,张绣岂会轻易放过他?只见张绣一夹马腹,坐骑如箭离弦,直奔袁熙而去。
“袁熙!”张绣高声怒吼,长枪如电,直取袁熙心窝。
袁熙只觉眼前一花,长枪已至。
他慌忙挥剑抵挡,却只听“咔嚓”一声,长剑被一枪击断。
袁熙大惊失色,只觉一股巨力传来,整个人被掀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张绣纵马赶到,长枪直指袁熙咽喉。
袁熙瞪大眼睛,满脸惊恐,颤抖着声音说道:“张绣,你……你敢杀我?我乃袁氏公子,你若杀我,我父亲定不会放过你!”
张绣冷笑一声,说道:“袁熙小儿,你死到临头,还敢威胁我?你以为你是谁?在我眼中,你不过是个废物罢了!”
说罢,他望着袁熙那惊恐万状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戏谑之意。
张绣一挥手,西凉铁骑蜂拥而上,将袁熙及其残部团团围住。
袁熙见状,心如死灰,知道自己已是插翅难飞。
……
袁熙被擒的消息,迅速在北海、渤海二郡的袁军中传开。
一时间,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守军如同无头苍蝇般乱撞,有的弃甲弃兵而走,有的则选择投降,以求活命。
张合与张绣合兵一处后,兵力大增,士气更盛。
“张合将军,如今袁熙已擒,北海、渤海二郡已乱,我等应趁此良机,搅个天翻地覆。”
张绣豪迈地说道,手中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张合点头赞同,目光深邃:“好,此次也算没有辜负主公的信任。”
言罢,二人各自率领着麾下骑兵,开始袭击两郡的粮仓。
一时间,北海、渤海二郡,火光冲天,粮草被肆意焚烧,黑烟滚滚,遮天蔽日。
袁军在火光中四散奔逃,哭喊声、求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张合与张绣继续执行了华夏军的优良传统,对二郡之中支持袁绍的士族世家展开清洗。
这些世家大族,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如今也算报应到了。
同时,他们还派出手下士兵,鼓动贫农百姓、奴隶发起叛乱。
这些底层民众,平日里饱受士族压迫,生活困苦。
如今张合给他们一个反抗的机会,他们自然欣然响应。
一时间,喊杀声、怒吼声响彻云霄。
贫农百姓与奴隶们如同愤怒的洪流,势不可挡。
他们冲进坞堡,将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士族们一一斩杀,抢夺粮食、财物,以泄心头之恨。
在这场混乱中,张合与张绣的军队如同两把锋利的刀,将袁氏在北海、渤海二郡的根基彻底斩断。
……
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自北海、渤海二郡蔓延至袁绍大军之中。
此刻,袁绍正立于中军大帐之前,目光凝视着远方曹操的营地,心中筹谋着,如何发起雷霆一击,彻底解决曹操。
然而,一名满身尘土的斥候,跌跌撞撞地闯入。
“报——!北海、渤海被叛军袭击,袁熙公子被擒,生死未卜!”
斥侯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显然是被前方传来的消息所震撼。
袁绍眉头紧锁,一把夺过战报,匆匆浏览之下,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抬头望向天空,仿佛要将满腔的怒火倾泻于苍穹之上。
“刘羽!你竟敢此时来犯!”
一旁的袁谭接过战报,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目光却有着异样光芒。
他轻抚着腰间悬挂的玉佩,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淡笑。
袁尚、袁熙,这两个名字在他心中掠过。
他的这两位好兄弟,总算不能再和他争夺世子之位了。
“父亲,事已至此,恼怒无益。”袁谭缓缓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沉稳与冷静,
“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再图后计。”
袁绍闻言,目光转向袁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深知,这三个儿子中,袁谭这个嫡长子较为聪慧,也最为隐忍。
“谭儿,你有何良策?”
袁绍的声音低沉,显然是在考验袁尚。
袁谭微微躬身道:“父亲可继续率兵与曹贼决战,儿可率军分兵前往渤海抵御华夏军,为父亲分忧。”
袁绍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道:“也好!”
然而就在此时,另一道战报也急匆匆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