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斩杀苏锦莲后,薛丁山也与陈金定喜结连理,西番元帅苏宝同则狼狈逃离锁阳城。
此后,锁阳城一带太平无事,周边依附的州县,纷纷归降大唐纳款进献。
薛仁贵拟奏章上报朝廷,一边派遣薛先图率领一万兵马,协同数员文武官员,镇守界牌关;又令周文镇守金霞关,周武镇守接天关,各关皆配备兵马与文官共同防守。
从这里一路直到玉门关,均纳入中原管辖范围,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这日,薛元帅升帐议事,商议继续西进的战略。
老将陈云上前献策道:
“再往前四百里,有寒江阻隔,江对岸有一座寒江关。关上老将名叫樊洪,此人足智多谋,官封定国王。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樊龙,次子樊虎,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父子三人一同镇守此关。他得知我军西进,必然会严加防备。此去非得有船只不可,我们必须打造大船,才能顺利过江。”
薛元帅听后,点头称是:“陈亲翁所言极是。”
当即命令程铁牛、尉迟号怀、王君一、姜兴霸四将,带领四千军士上山伐木,督造战船。
仅仅一月时间,战船便已全部造完,停靠在江口,等候元帅起兵。
薛仁贵于教场点齐三十万大兵,任命罗章为前部先锋,秦梦押后队,尉迟青山负责解运粮草,程千忠督运解粮官,周青催赶各路粮草。同时,留下王心溪、王心鹤二将,带兵五万镇守锁阳城,任命老将陈云为向导官。
众将点齐后,三声炮响,在教场举行祭旗仪式,随后大军起行。一路上,三军纪律严明,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锁阳城,向西挺进。
没过多久,大军便来到寒江渡口。三声炮响,大军停止前进,安营扎寨,等候登船过江。
薛元帅来到江口查看,只见江面白浪滔滔,波涛汹涌。再看岸边,大小战船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程铁牛等四将上前缴令。
薛元帅传令,对罗章、秦梦、窦一虎三将说道:
“本帅当年跨海征东,进军狮子口,箭射戴笠篷,鞭打独角兽,飞跃金沙滩,什么样的江河没见过,岂会在乎这小小的寒江。你们三位将军,务必小心谨慎,齐心协力,一同过江,夺取寒江关,继续西进。本帅自会在后面督阵。”
三将领命,齐声应道:“得令!” 各自手持器械,下船而去。大军也纷纷登船。
一声炮响,炮船开动,朝着江心驶去。
但见船头上,旌旗招展,遮天蔽日,炮声轰鸣,震耳欲聋。
此时。
寒江关主将樊洪,正与两个儿子及左右偏将在衙中商议军情。
他们谈及苏宝同欲报祖父之仇,兴师东征,却反失数座关头,苏娘娘也已阵亡,苏元帅至今下落不明。如今,寒江以东均已归属中原,唐军又打造了大小战船,显然是要来夺取寒江关。樊洪等人认为,其他地方倒还罢了,寒江天险,唐军想要渡过绝非易事。
正说着,忽然有番兵匆匆来报:“老爷,不好了!中原的薛蛮子领兵过江来了!”
樊洪一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说道:“竟有这等事?再去仔细打听!”
随即命令两个儿子带领十万水军下江迎战,务必在唐兵渡江至一半时,发号炮为令,众军拦腰杀出,使唐军首尾不能相顾,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他自己则带领大兵在后接应,来一个“半渡而击”。
樊龙、樊虎得令,领兵下江。
随后,樊洪老将军也带领大小众将,纷纷乘船下江。
唐朝大兵行至江心之时,突然听到炮声连珠响起,只见各港湾中驶出无数番船。
船上的番将,个个头戴红扎巾,身着水手袄,手持长枪,摇旗呐喊,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锐不可当,竟将唐朝的大小战船冲成了两段。
薛元帅在后面看到这一幕,急忙下令:“水战与岸战不同,大家务必奋勇向前,不可后退!”众将领命,奋勇厮杀。
秦梦迎上樊龙,罗章对上樊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老将樊洪在后面看到两个儿子陷入苦战,连忙划动兵船,冲上前去,却被窦一虎拦住厮杀。
秦梦与樊龙激战三十余回合后,秦梦瞅准时机,放下提罗枪,抽出银装锏,照着樊龙的肩膊狠狠砸下。
樊龙顿时负痛,手中大刀也拿不稳了。
番兵见主将受伤,急忙调转番船,大败而逃。
与此同时,樊虎也被罗章一枪刺中腿部。樊洪见两个儿子都已大败,无心再战,舍弃窦一虎,也划动战船退回。
薛元帅见胜了番将,心中大喜,传令擂鼓追击。
樊家父子无奈,只得弃船登陆,朝着寒江关逃去。剩下的番船,逃走得快的,侥幸逃脱;逃得慢的,都被唐军杀死。
薛元帅传令收兵,大军一齐登岸,直杀到寒江关前。
众人只见寒江关两边高山耸立,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关路,此关位于半山之中。山上檑木炮石不断滚落,众将无奈,只得退回。
薛元帅见此关易守难攻,便下令安营扎寨,商议攻打之策。
樊洪老将同两个儿子败退回关后,吩咐番兵在关头多加灰瓶石子、强弓硬弩,以及檑木炮石,加强防御。
樊夫人接见他们时说道:“妾身早就听闻跨海征东的薛仁贵十分厉害,今日水战果然被他取胜,两个儿子还被他打伤。幸好女儿前日回家,或许她有仙丹妙药,可以医治。”
樊洪道:“我倒忘了。当年黎山圣母收女儿为徒,传授她法术长达八年之久。她习得移山倒海之法、撒豆成兵之术,还获赠诛仙剑、打神鞭、混天棋盘、分身云符、乾坤圈,精通五遁之术。想来她定有妙药。”
于是吩咐丫环,请小姐出来。丫环领命来到房内,说道:“小姐,老爷有请。” 樊梨花听后,来到中堂,拜见父母,问道:“呼唤孩儿,有何事吩咐?”
樊夫人说道:
“女儿啊!唐朝派薛仁贵领兵杀到寒江,倘若此关有失,西番便难以保全。你父亲和二位哥哥在寒江截击唐军,都被打伤,败阵而回。你父亲正为此事闷闷不乐,特地唤你出来商议,不知你可有仙丹,救救二位哥哥,然后再杀退唐兵,也好解得你父亲心头烦闷。”
樊梨花听了,心中暗自想道:记得师父曾吩咐,我与大唐小将薛丁山有姻缘之分,所以才命我下山,成就这段姻缘,一同征西。如今果然他的兵马来到寒江关,还打伤了我的兄长。也罢!于是开口说道:“父亲,既然二位哥哥受伤,女儿自有妙药医治,不必父亲担忧。”
樊洪听了,大喜过望,连忙唤进两个儿子,说:“你妹妹有仙丹救你们。”
樊梨花把丹药敷在他们的伤处,不消片刻,伤口便愈合了。
弟兄二人欣喜不已,说道:“难得妹子救我们。想必其中必有奇谋,可以杀退唐兵,光复番邦。狼主必定会大加封赏,我们一门功劳可就大了。”
樊梨花说:“这有何难!不是妹子夸口,且待妹子明日出阵,必要活捉唐将,为二位兄长报仇雪恨。”
二位兄长听了,说:“既然妹子出阵,做哥哥的为你掠阵。” 老将樊洪哈哈大笑道:“那是自然,我女儿自有主意,不用父亲多叮嘱。”
当晚,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樊梨花回到房中,心想:命中注定我要与薛世子结为夫妻,但不知他相貌如何,才能怎样?又听闻父母有意将我许配给白虎关总兵杨藩,我打听过,他生得丑陋无比,面如青靛,目似铜铃,怎能配得上我?我师父黎山圣母能知过去未来,既然许我与薛丁山为夫主,想来杨藩决然不是我的夫君。待我明日出阵,亲眼看看薛丁山,便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