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皇帝的大军都开拔出城了,赵辉松了口气,换防的士卒也来了。
赵辉带着忙活了一夜的士卒回军营。
有士卒对赵辉调笑道:“千户爷长得如此俊朗,陛下见了,没招您当个驸马啥的吗?”
赵辉哈哈大笑:“我家不是公侯,我也不是状元郎,皇上哪里看得上我?”
士卒们更起劲了,赵辉与士卒们年龄相仿,只要不是在当差,大家都很随意。
又起哄道:“千户爷也到了该成婚的年龄了。”
赵辉如今刚十六岁,倒也正好是婚配的年龄,但他们家比较尴尬,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类型,官阶比他低的,赵辉母亲看不上。官阶比他高的,当然也看不上赵家。
赵辉本就是穿越者,对于古代这么早就结婚十分的不感冒,也乐得不早婚。
不久之后的一天,朱棣正在乾清宫看家书,是自己长女永安公主问安的家信。自打永安公主下嫁以来,朱棣每次北伐或回到南京,永安公主都不时会写家书问安。
看完家书,朱棣叹了口气,永安公主是自己长女,虽然嫁了人,但驸马袁容并不安分。早年自己还在北平,袁容还算尚可。等到自己靖难成功,又常年不在北平,袁容仗着自己是驸马,开始骄横起来,嚣张至极。
有一次一个都指挥使(正二品,大概类似地方军分区一把手)路过驸马府门前没有下马,然后就被袁容叫人狠狠打了一顿,差点打死了人。
后来,被朱棣严厉警告之后才有收敛。
二女儿永平公主嫁得也不好,与驸马李让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成婚,永乐二年(1404年)驸马就英年早逝了。永平年纪轻轻二十多岁就得守寡,实在是惨。
朱棣放下家书,又开始看奏章。
自打永乐八年(1410年)亲征蒙古后,这草原上的蒙古人如同打地鼠一般,东蒙古被打下去了,西蒙古又崛起了。
这不,西蒙古,也就是瓦剌马哈木杀了东蒙古的大汗本雅失里,势力大涨,大有一统蒙古之势。
马哈木遣使至明廷,表示愿意献故元传国玺,要求明廷派兵消灭东蒙古的太师阿鲁台。
阿鲁台一听他不干了啊,也上奏章,表示愿意臣服大明。
朱棣看了阿鲁台的奏章,有些脑壳疼。这帮子鞑子如同草原上的兔子一般,发大兵去剿,他们就跑。等你回家了,他就又跑出来霍霍大明各边城。
朱棣决定明年再次北巡顺天府(即后来的北京),一来防备蒙古人的南下,二来准备第二次北伐。
但在此之前,他觉着还是得早些为宝庆公主选个好夫婿,这事不能拖,宝庆明年就十九了,再拖自己这个当哥哥的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有了自己两个女儿不幸福的婚姻,朱棣觉得把公主嫁给勋贵高官子弟不是个好主意,这帮子人从小娇生惯养,什么女人没见过,肯定不会好好珍惜,不如找个靠谱的老实人嫁了。
可见,朱老四的见识还是颇有前瞻性的,与后世从良的妓女们不谋而合。
朱棣召来了太子朱高炽,交待了一些国事,顺便也让留意一下金川门的守将。
朱棣突然又不记得赵辉的名字了,忙转头问随侍的太监,这才把事交待完了。
朱高炽不敢大意,回去后连忙找人来,去调查赵辉。
宝庆虽然年龄小,论辈分却是朱高炽的姑妈,这差事必须得办好、办得漂亮。
至于赵辉这头就轻松多了。
他每天的事情就是上值、开城门、关城门、换防、下值回营。
有机会就请假回家,没机会就待在营中写写画画。
不是他热爱学习,而是他正从事一项高尚的职业——写书。
他的上官卫指挥使陈沂接到太子的密令,要求调查他的下级赵辉。
他对赵辉熟悉不过,但为了例行公事,来到营中,看看赵辉在干嘛。
陈沂进得签押房,赵辉正在奋笔疾书,见上官突临,吓了一跳,忙起身迎接。
他心里有些发虚,毕竟公然上班摸鱼写书,轻则罚俸,重则革职也是难说。
陈沂笑道:“赵千户在忙着写啥呢?”
他们是军官,可没有那么多案牍工作要做。
陈沂不由分说一把夺过赵辉案头地书本,翻回封面一看。
赫然是金瓶梅三个字。
“金……”
赵辉脸都吓紫了,这特么坏菜了啊。当朝从五品千户官躲在营中写黄书,这怕是得落一个“有辱国风”的罪名。
“金……什么什么,”万幸陈沂是正经军户,读书少,只认得一个金子的“金”字。
赵辉连忙堆起笑容,接上道:“金……刚经。”
陈沂好奇道:“你在默写金刚经?”
赵辉摆出一副凄然的表情,道:“家考战死沙场,殒身他乡。下官时不时默写上几篇金刚经,超度亡魂。”
陈沂赞道:“真是至诚至孝啊,老千户(指赵辉他爹)泉下有知,一定能瞑目的。”
赵辉的形象在陈沂心中愈加良好,东拉西扯了一番,陈沂就走了。
赵辉擦了擦汗,心道好险,以后可不能这么明目张胆了,所幸这书快写完了。
“得想个办法规避一下风险。”赵辉暗道。
他打算给这本书题个笔名,思索了片刻。
“陈沂,沂,临沂,古称兰陵,”赵辉笑道,“就叫兰陵小小生好了。”
提笔写了兰陵二字,又一想陈沂人高马大,可一点也不小,遂改为“笑笑生”。
于是笔名“兰陵笑笑生”跃然纸上。
赵辉笑道:“我这也算是为广大大明朝的宅男们谋福利了,也很高尚吧?”
赵辉计划写完后先存着,等过个一二百年的,子孙后代家道中落了,拿出来印刷成书,也能赚一笔稿费。
他这头忙于写刘备,传到太子朱高炽耳朵里,却成了为亡父默写经文,孝!实在是孝死了!
但朱高炽觉着光是孝还不够,还得看看他别的能力,别到时候给自己小姑妈找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