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五点起床,仍然跟着师傅跑到山顶那块平地,休息了一会今天不站桩了。
师父说:“你准备好了吗?我开始打了。”毫不意外还是被打的遍体鳞伤。
师父还给我讲解起来,如何看准对方的攻击意图,攻击路线和战略思想。
一边说,一边用木棍比划着,我也不顾得身上生疼。
比划了一阵子,我看着师父不说话。
师父说:“这样吧!你拿起棍子,打我吧!”
我接过棍子犹豫不决。师父说:“来,随便打,拿出你的本事尽管攻击我。”
我毫不犹豫,举起棍子照着师父脑门劈下去。眼看棍子就要打到师父头上,只见师父一侧身,棍子打空了。我没有撤回手臂一扭腰转身棍子向回横扫向师父的脖颈扫了过去。这时师父用手击打了我的手腕,棍子掉在地上。
师父说:“小子,可以啊!继续。”
我这回想起师父说的敌人攻击你时候使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腿,脚,膝,胯,拳,臂,膀,头,身体各个部位就近攻对手的身体各个脆弱部位。
我再次捡起棍子,这次我想起师父说的假招佯攻,声东击西。我举起棍子假装还是照师父脑门打去,同时忽地一转身左脚朝着师父的小腿踹过去。
师父一转身用脚踹在我的右腿上,我身子一歪,倒在地上。棍子也扔出去很远。就这样我就这样使尽各种手段,也没有打到师父一下。
练了两个小时,七点半我们开始回家。到家里三叔说:“今天,回来晚了半个小时啊!”
”看来明天,就该带饭山上吃了啊!”师父说道。
三叔说:“明天我去给你们送饭。”
师父说:“也行,这孩子干什都着迷啊!我今天,想试试让他出手,也许急功近利了。可是,他一上手就想尽一切办法,就连我刚刚给他讲的理论他就用上了啊!”
三叔说:“二爷,你就应该,换个思路教这个孩子,这孩子悟性太高了啊!不能按照你以前的方法训练他啊!”
边吃边听两位老人对话,我也不吭声。
吃完饭,我冲了澡,三叔又给我涂药推拿。
下棋,三叔说:“这次我让你两子,试试。”
这次我脑海中展现出我在《晚香亭弈谱》记下的一个棋谱。很快第73手三叔弃子了啊!”
三叔说:“你小子,怎么进步这么快啊?再来一盘?”
我点点头,又开始下棋,三叔说:“现在让不了你。”
我说:“三叔,我肯定赢不了你啊!”
三叔说:“不一定啊!”
开始,下棋,我按着棋谱的步数一步走棋。
这时师父来了,在边上看棋。
一会说不可能啊!一会儿叹气摇头。
这个棋局我走过一次,棋局的路数越来越清晰了,一步一步把白棋引进圈套第293手,三叔弃子。
这时师父说:“老三,你的棋艺退步了,还是这小子进步这么快啊!”
三叔说:“妖孽啊!怎么就过了一个晚上,我不让他子都赢不了他啊!”
师父说:“这小子,估计昨天晚上看了棋谱吧!那也不可能,记得这么棋局的每一步,还能,随机应变啊!第206手时根本不是那个棋局。”
师父说:“去把昨天晚上看的棋谱拿来,我俩老头子再研究研究吧!太不可思议了啊!”
我跑步回屋拿来那本《晚香亭弈谱》三叔翻来书说:“就是这个棋局,小子你自己去练琴吧!我俩好好研究研究这棋局。”
我回到书房开始练琴,不断地训练三叔教我的各种指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筝技法:
右手技法
托:大指向外弹弦,音色明亮、坚实。 劈:与托相反,大指向内弹弦,和托配合使用,可产生有规律的节奏效果。
抹:食指向内弹弦,常用来演奏细腻、柔和的音符,在一些抒情慢板的段落中能展现其独特韵味。
挑:食指向外弹弦,常和抹配合,用于弹奏连贯的旋律线条,让音乐更流畅。
勾:中指向内弹弦,可单独使用展现沉稳的音色,也常和其他指法组合。
剔:中指向外弹弦,一般和勾结合运用,丰富指法的变化和音色层次。
打:无名指向内弹弦,在一些需要丰富和声效果或者特定风格的演奏中会使用到,使音色更加饱满。
摘:无名指向外弹弦,使用频率相对没那么高,但在特定的传统曲目或技法组合里能起到独特作用。
左手技按音:通过左手在弦上按、滑等动作改变弦的张力,从而改变音高,能演奏出各种滑音效果,让旋律更具韵味。颤音:左手在右手弹弦后,在弦上有规律地颤动,使音产生波动感,起到润色音色、增添情感表达的作用。滑音:包括上滑音、下滑音等,手指按弦后滑动改变音高,让音与音之间过渡自然且富有韵味,是古筝韵味很关键的技法。揉弦:类似颤音但动作更柔和,使音产生微微的波动,常用于表现细腻、舒缓的情感。随着逐渐熟练,各种动作,开始想起学吉他时记下的《沧海一声笑》的曲谱,开始弹起来。全神贯注的运用各种指法,把曲谱在琴上尽情发挥。我感觉古筝比吉他更能展现各种音阶。
古筝可有21根弦啊!表现这首曲子更加细腻丝滑。不知不觉到了,吃中饭的时候。
吃中午饭,三叔收拾完碗筷,就出门去了。
我和师父都各自去睡午觉。
我睡到一点半就醒了,也不敢去师父的书房。只能又拿起那本棋谱看起来。并且,拿来棋来始自己和自己下起了。
刚下了一半,师父来叫:“小子,不来画画了啊?”
我立马把棋放下说:“三叔说没有经过你允许,不得进入您的书房啊!”
师父说:“懂规矩就是好孩子,老三就会给你再准备一套画画的材料。你就以后可以在你你屋里练画了啊!”
师父有给我讲了一些,绘画特殊技法。
我开始在纸上,挥毫泼墨,我决定画一幅《瀑布听涛图》,我凝心静气,手在纸上飞一笔一笔的画着。
此时,我忘记周围的一切,仿佛我站在,一个大瀑布前,忽而仔细看着,瀑布边上的歪斜的松树,我飘在半空中用手抚摸着松枝,忽而又飘在空中,忽而又置身瀑布之中,任凭水流击打全身。忽而又坐在瀑布边上的巨石静静聆听水流的冲击声,这时,一阵轻风吹起我的一缕长发。我就这样盘腿,静静的盘腿坐在巨石上。
“师兄,你去确定是昨天才才开始教这小子画山水吗?”一个女人的声音把我带回到了现实世界啊!
师父说:“是啊!你不相信,我也不信啊!事实就摆在这里啊!”
这时我才发现,书桌对面站着多了两个女人。
一个十七八岁左右穿着粉红色汉服小姑娘和一个有六十岁上下穿着月白色道袍。都惊讶的看着我。
我看向小姑娘,精致可爱的面容,皮肤白皙细腻,眼眸明亮而灵动,仿佛藏着星星,笑起来眉眼弯弯,的看着我。一头柔顺亮丽的披肩长发,好似从画中走出的精灵一般。
自带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少女的纯真烂漫,又有几分空灵的韵味。她穿着飘逸的纱裙,宛如仙境中的仙子降临凡间。
我又把目光落在道姑身上仔细打量,身着一袭素净的道袍,那道袍通常是淡雅的月白色,衣料质朴却有着别样的质感,宽袍大袖随风轻摆,仿佛携着阵阵清风。腰间常束着一根简单的布带,上面或许挂着小巧的玉佩、古朴韵味透着灵韵。头上挽着整齐的发髻,用一根简约的木簪固定,发丝一丝不苟,尽显端庄。
面容清癯,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淡然,皮肤白皙如雪,却有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平和质感。眼眸深邃而宁静,犹如静谧的深潭,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却又波澜不惊,眼神中透着对尘世的超脱与豁达。嘴角常带着若有似无的浅笑,那笑容里满是与世无争的自在,让人见之便觉尘世的喧嚣都能在瞬间远离。
我把目光停留在到道姑腰间的玉佩上嘴里喃喃自语:“这是神仙吗?”
一声轻喝:“臭小子,哪来的神仙啊!”声音似珠落玉盘一样。
这时那道姑又说道:“小子你确实,就和你师父学了一天画山水吗?”
我点点头,过了一会又说:“我上大学时,学过一段时间素描,后来学业繁忙就不顾不上画了啊!”
道姑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师父说:“这是你叔,灵蕴道长和小师妹木灵儿。”
我连忙鞠躬说:“师叔好,小师妹好。”
灵蕴师太说:“现在就行拜师礼,我要做你二师父。”
三叔,立马出去用托盘端来一杯茶。我绕过书桌从托盘里端起茶碗,双手举过头顶弯腰递到道姑面前说:,“师父请用茶。”
灵蕴师太接过茶碗,我赶忙跪下来磕了三个头,说:“徒儿拜见,二师父”。
这时灵蕴师太手指掐诀,默念一通咒语。我立马打了一个激灵。
我又略微转向孔祥又磕三个头说:“徒儿拜见大师父。”
“哈哈”大师父笑着说:“好好,快起来吧!都是电视上学的吧?”
这时传来银铃一般的声音:“师兄,快起来。”小师妹伸手拉住我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