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卿卿听到屋内的动静,又走上前去仔细检查了一番。
她先是查看了小公子的面色,
见其已恢复了几分血色,不再苍白如纸;
接着又摸了摸他的脉搏,
脉象虽仍有些虚弱,但已趋于平稳;
最后检查了伤口,红肿已明显消退。
确认小公子已无大碍后,陆卿卿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她面带微笑,和声细语地向县令夫妇交代道:
“小公子已无性命之忧,但还需好生调养。
这几日饮食要清淡,不可食用辛辣油腻之物。
伤口也要注意清洁,每日按时换药。
屋内要保持通风,让小公子多休息,切勿劳累。”
县令夫妇连连点头,感激涕零地说道:
“多谢夫人,我们一定谨记。”
陆卿卿轻轻颔首,说道:
“那便好,若有任何异常,随时差人来找我。”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县令大人立马追了出去,
一挥手,身旁的仆人赶忙递上一个托盘,
托盘上面有十个十两的银元宝。
“夫人,此次小儿中毒多亏了您,
这点心意还请您务必收下。”
县令大人言辞恳切。
陆卿卿连忙摆手,说道:
“县令大人,这可使不得,
救人本就是医者的分内之事,怎好收您如此厚礼。”
“夫人,您就莫要推辞了。
若不是您妙手回春,
小儿怕是性命难保,这点薄礼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县令大人坚持要给。
陆卿卿再三推脱,可实在推脱不掉,只好收下。
“县令大人,那我便收下了。
不过,如果后期小公子的身体有什么问题,
可以差个人去找我,我定当全力相助。”
陆卿卿说道。
县令大人连连道谢:“那就有劳夫人了。”
陆卿卿微微行礼,而后转身离去。
楚大夫看到陆卿卿要走,
急忙一路小跑跟上,脸上堆满了急切与期待,说道:
“夫人,留步留步,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陆卿卿停住脚步,疑惑地看向楚大夫,问道:
“楚大夫,还有何事?”
楚大夫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说道:
“夫人,我想跟您买下这蛇毒的药方。
您也知道,这蛇毒伤人的事时有发生,
若能有这良方,也能多救几条人命。”
陆卿卿耐心解释道:
“楚大夫,这蛇毒种类繁多,治疗可不能单靠一个药方。
得先制作血清解毒,然后再用药方子疗养才行。”
接着,陆卿卿又跟楚大夫认真普及了一下血清的重要性:
“血清才是解蛇毒的关键,
能迅速中和毒素,减轻症状。
若是没有血清,单用药方,效果可是大打折扣的。”
楚大夫听得频频点头,
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药方的渴求,
他一咬牙,说道:
“夫人,我深知这药方和血清的珍贵,我愿出三百两买下。”
陆卿卿听闻,
先是一惊,随后陷入了沉思。
她想到这银子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思索片刻后,陆卿卿说道:
“既然楚大夫如此有诚意,那便成交。”
楚大夫顿时喜笑颜开,忙说道:
“多谢夫人,夫人真是医者仁心,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陆卿卿微笑着回道:
“楚大夫过奖了,
只望这药方和血清能在您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拯救更多被蛇毒所困之人。”
随后,楚大夫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
方便陆卿卿书写记录,
陆卿卿准备也没犹豫,直接将血清提取之法传授给他。
陆卿卿神色专注,缓缓开口说道:
“楚大夫,这血清的提取可是个精细活。
首先,
得选取合适的动物,比如家兔或者羊,
然后用微量的蛇毒多次注射进它们体内,让其产生抗体。
待时机成熟,
从动物的血液中分离出血清。
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稍有差错,
血清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楚大夫边听边点头,
目光中满是专注和认真,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见楚大夫听明白了,
陆卿卿又拿出纸笔,
一笔一划地手写了一份详细的血清提取步骤,
边写边解释:
“楚大夫,这上面我都写得清清楚楚,
您回去后可要仔细琢磨。”
写完血清提取之法,
陆卿卿仍未停歇,她继续奋笔疾书,
将所有毒蛇发作后的症状、
需要用的方法和药方都一一记录下来。
“这是常见毒蛇咬伤后的症状,
您看,
像眼镜蛇咬伤,伤口会迅速红肿发黑,伴有剧痛和头晕症状;
而五步蛇咬伤,
则会流血不止,伤口剧痛……针对不同的症状,
要用不同的方法和药方。
比如被银环蛇咬伤,
要用清热解毒的草药,配合针灸疏通经络……”
陆卿卿一边写一边详细地讲解着。
楚大夫在一旁眼睛都不眨地盯着,
手中紧紧握着陆卿卿写好的纸张,仿佛握着无比珍贵的宝物。
终于,
陆卿卿写完了所有的内容,
她轻轻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说道:
“楚大夫,希望这些能对您有所帮助。”
楚大夫感激涕零,双手抱拳说道:
“夫人您如此倾囊相授,在下感激不尽。
定当不辱使命,用这些法子救更多人的性命。”
陆卿卿得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是高兴,
她看着楚大夫,真诚地说道:
“楚大夫,您不必如此客气。
若是在后续实践的过程中,
您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尽可以去林家村找我。
不管何时,我都会尽力为您解答疑惑。”
陆卿卿眼神中满是鼓励和支持,继续说道:
“这血清提取和蛇毒救治之法,
关系着众多伤者的生命,您可得用心钻研。
我相信以您的医术和仁心,
定能将这些法子运用得恰到好处,造福更多的人。”
楚大夫连连点头,郑重地说道:
“夫人放心,我定不负您的期望,
定会将这些医术学好、用好。”
陆卿卿微笑着与楚大夫道别,
然后怀揣着银子,满心欢喜地踏出了保和堂。
“等一下陆夫人,老爷吩咐我驾马车送您回去。”
陆卿卿闻言,停下脚步转身望去,
只见一位年轻的小厮正恭敬地站在一辆马车旁。
她心中一暖,
连忙向屋内的县令大人遥遥行礼,谢过县令大人的好意。
随后,陆卿卿便跟小厮上了马车。
坐在马车内,
她心情愉悦地抚摸着怀中的三百两银子,
想着自己家里如今空空荡荡,几乎什么都没有。
于是,
她顺嘴问了那小斯一句:
“这位小哥,请问这县城哪里有卖锅的吗?
我想买点东西再回去。”
小斯热情地说道:
“夫人,小的这就带您去卖锅的地方。
那西街有个专门卖锅的铺子,
各类锅具应有尽有,旁边还有不少卖其他杂货的店面,
您想要的东西估计在那都能买到。”
陆卿卿听了,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那真是太好了,劳烦小哥了。”
马车拐过几条街道,朝着西街的方向驶去。
小斯载着陆卿卿到了地方,
陆卿卿便全身心的投入到采购当中。
她先走进一家店铺,
挑选了两口适合自己家灶台的锅,
接着又在隔壁店里买了碗、瓢还有盆。
随后,
她又辗转到卖调料的摊位,仔细挑选着各种调料,
什么盐、糖、醋、酱油等等,一样都没落下。
而小斯也没有不耐烦,
始终跟在陆卿卿身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每当陆卿卿买好一样东西,他就主动接过,
小心翼翼地搬到马车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陆卿卿买完锅碗瓢盆和调料等用具后,
心满意足地拍了拍手,对小斯说道:
“小哥,辛苦你啦,咱们这就回家吧。”
小斯笑着应道:
“夫人客气了,能为夫人效劳是小的荣幸。”
说完,
小斯便驾着马车,载着陆卿卿和她满满的收获,
朝着林家村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