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柏川拿了一个木盒子给谭清溪,谭清溪高兴的打开,里面是一个彩绘的陀螺。
石柏川又从包袱里拿出一根鞭子递给他,谭清溪高兴的不得了,欢呼一声,跑到一边的空地上甩陀螺去了。
连心心念念的山药糕都顾不上吃了。
石柏川又取出一个木盒子,递到了谭清竹手中,谭清竹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一朵绒花,浅粉的牡丹花,上面落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做绒花的人手艺极好,那花和蝴蝶看着都像是真的一般。
谭清竹到嘴的一句我不能收,硬生生的改成了谢谢,她捧着那绒花看了又看,简直爱不释手。
石柏川还给谭母也带了东西,更让谭清竹震惊的是,石柏川这次回来,带回来了八十五两银子。
有了这笔银子,谭清竹别说买一个小铺子了,甚至还能挑一挑捡一捡,买一个稍微好一点儿的店铺。
不过高兴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石柏川要走了。
两人一番商议之后,石柏川答应谭清竹,这次离开就说是外出做生意。
如此一来,谭清竹就不用担心再被谭母催着婚嫁了。
石柏川走的这天,谭清竹没有出摊,送了石柏川一程又一程。
石柏川有心让她不要送了,但是又舍不得,总觉得能多走一段是一段,眼见着已经离村子很远了,他终于开口道:“不必再送了。”
谭清竹点了点头,便站在原地,目送着石柏川走远,瞅着那背影越来越小,谭清竹便打算回村子里去了。
只是还没抬脚就看到石柏川好像又转身走了回来,她疑惑的又等了一会儿,石柏川果然是又走了回来。
谭清竹奇怪的问道:“怎么了?可是忘了什么东西?”
石柏川眼巴巴望过来,有些忐忑的说道,“我,我以后可以给你寄信吗?”
谭清竹:“当然可以啊。”
“那,我会给你寄信的。”说完石柏川又转身离开了。
谭清竹懵了,就为这么一句话,都走那么远了还回头?
心里吐槽着面上还是一派温柔的挥手相送。
然后她就看到石柏川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挥手,一步一挪的,终于走远了。
谭清竹又站了一会儿,确定人这次不会再回来了,这才起身回了村子里。
但她没有在家里多呆,反而拿了个小马扎,装了一竹杯的水,又拿了两个饼子,拿刀片开加上肉干,用荷叶包好,提溜着出了门。
这一整天谭清竹几乎都在县城的集市上,以往她逛店铺都是卖完了馒头,也就只能逛到下午的时候,这次倒是能逛逛上午的时候了。
看看哪里的人流多些,尤其是中午吃饭的时候。
逛遍了整个县城的集市,带去的两个饼子和肉干都吃完了,竹筒里的茶也早就喝完了,后来又花了一文钱在茶摊续了茶,太阳一点点往下沉着,红霞铺满天的时候,谭清竹才姗姗回了家中。
谭清竹对于店铺的大概位置已经心里有了数。
第二天卖完馒头,她便去找了屋主商议,她看中的店铺在桥东,前铺后院,院子里还打有水井,之前是开的杂货铺。
如今屋主一家要搬去郡城了,便打算把这铺子给出兑了。
屋主要价一百二十两银子,谭清竹费了许多口舌,终于讲价讲到了一百零五两,她本想让屋主将那五两的零头也抹去,但无论如何讲不下来。
好在最后屋主将铺子和院子里的一些旧家具都送给了她,总的算下来谭清竹这铺子还是买的十分划算的。
双方去县衙过了契,谭清竹手里的大半银子,便换成了一张薄薄的房契,但她十分高兴,直接买了只烧鸭,拎回了家中。
买铺子的事情,谭清竹没有对外说,对谭母她也只是说石柏川打猎,换了些银子,所以她在县城里租了个铺子。
哪怕谭母听说是租的铺子,也是十分的高兴。
还乐呵呵的对谭清竹说道:“清竹,你明天就安心去卖馒头,你那铺子我带着你弟弟去,保准给你打扫的干干净净。”
谭清竹觉得这安排十分妥当,笑着应了。
石柏川给的银子,谭清竹已经决定了,除去三十两算是赎买那张入赘文书的,其余的都算作是石柏川的入伙银子。
以后如果铺子做起来了,赚了钱就将石柏川的那一份存起来,如果那人回来了,就将银子都给他。
谭清竹还交代了谭母,去找村子上的张叔,再做二十个蒸笼。
以前她苦于没有铺子,蒸馒头一次就只能蒸几笼,这以后有了铺子,她就可以多做点儿蒸笼。
这样一次性蒸好,不但省时间,还能省柴火。
第二天谭清竹卖完馒头,早早的就去了自己的店铺里,谭母和谭清溪已经将店铺打扫得很是干净。
他们甚至还借了辆板车,往后厨拉了很多柴火。
谭清竹看了一圈,觉得很是满意,便将小推车留在店铺里,推着借来的板车又回家拉了两趟东西,将蒸笼和自己的被褥,以及一些衣服都拿来了。
谭清竹决定她今晚就住在店铺里,明日一早就起来蒸了馒头,先去卖。
等谭母他们过来的时候可以再蒸些馒头,放在店铺里卖。
拉完东西,谭清竹先催着娘亲和清溪回了家,然后自己去粮食铺买了粮食,粮食铺的伙计直接跟着她将粮食送去了店铺里。
谭清竹看着粮食都放好,又去找了做招牌的店家,订了个最便宜的招牌。
等忙活完这些,看着天色已经黑下来,她直接在集市上买了晚饭,吃完才回去。
点上油灯,谭清竹先将明日份的面发了起来,这次她多发了一倍的量,寻思着明天放一半在店铺里试卖,如果卖的不好也还可以拉到桥头再卖一会儿。
发好之后,谭清竹早早的睡下了,虽说换了新的地方住,但被褥都是睡惯的,谭清竹倒是一夜无梦。
第二天起床,她先麻溜的将馒头都蒸上,然后又另起了个小灶,将莲菜削皮切片,煮了个莲菜茶。
煮好后捞出莲菜过凉水,又捣了蒜末姜,拌上油醋盐,做了个凉拌莲菜。
至于煮莲菜的水,谭清竹直接加上米,煮成了粥。
等到馒头蒸好,她又取了个馒头,给自己配早饭,吃完之后顾不得刷锅碗,谭清竹将馒头搬了一半到小推车上,拉去了桥上卖。
这天卖馒头的时候,谭清竹便开始对客人多说一句,下了桥多走几步,便是她家的馒头铺,以后她不在桥上卖了,可以去那边买。
就这么卖了大半个上午,谭清竹琢磨着娘亲和弟弟可能已经到了店里。
但桥上一直陆续有客人,谭清竹走不开,她心里正记挂着,就见自家弟弟走了过来。
她忙招了招手,谭清溪也加快了脚步,一走到谭清竹面前,小孩就就高兴的说道:“姐,阿娘已经将馒头摆在店铺里,开始卖了,刚才还来了个大个子哥哥,拿来了一个招牌,阿娘让他们安在门上了。”
谭清竹闻言十分高兴,太好了,她正记挂着这两件事呢,听说都安排妥当,立刻松了一口气。
谭清溪又和谭清竹说了一会话,然后问道:“阿姐,我们午饭吃什么?阿娘说让我出来来找你,然后去买菜呢。”
谭清竹想了想,“中午吃凉面吧,你去买两根黄瓜,再买点鸡蛋就行了。”
昨天搬东西的时候,铺子里的油盐酱醋也都置办了,谭清竹想了想别的确实也不需要了。
谭清溪得了吩咐,高高兴兴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