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航天局总部,一间巨大的圆形会议室内,气氛压抑而紧张。
会议桌中央的全息投影悬浮着一张星图,星图的右下角,一个微弱的红点标注出了垃圾星的具体位置。
“距离蓝星3万光年……”一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低声说道,“我们的现有航行技术,就算以最大速度飞行,也需要300万年才能到达。”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没有打消会议室内其他人的争论热情。
“我们不能放弃叶暗。”一个年轻的女科学家站了起来,语气坚定,“他是曙光号的幸存者,更是我们蓝星对外探索计划的重要一环。
他冒着生命危险带回了跨星域通信装置、多功能能量转化器这些先进技术,这对我们蓝星的能源情况至关重要!”
“但我们救不了他!”另一名中年官员拍着桌子反驳,“你自己也说了,300万年,谁能活那么久?我们能做的只有安抚他,尽量维持合作,等未来技术突破了再考虑救援的事!”
会议室的气氛逐渐升温,支持和反对救援的声音此起彼伏。
“安抚有什么用?”女科学家不甘示弱地反击,“叶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还在努力探索垃圾星的科技遗产,他还在等待我们派救援队过去。
如果我们现在放弃,不仅是对他的背叛,更会让其他探索者寒心!”
“所以呢?”官员冷笑了一声,“就算我们倾尽全力派出一艘飞船,叶暗恐怕早就不在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他的技术,而不是一场不可能实现的救援计划!”
“够了!”坐在主位上的一名老者终于开口了。
他是蓝星航天局的总指挥官,白发苍苍,目光深沉,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们必须承认,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直接救援是不现实的。”
总指挥官环视会议室众人,继续说道,“不过,叶暗的贡献也无法忽视。他不仅是曙光号的幸存者,更是我们蓝星对外探索的开拓者。他的存在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总指挥官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星图上的红点,语气低沉而缓缓:“我建议,我们暂时不对叶暗透露实际的距离问题,以免让他失去希望。
同时,尽可能为他提供技术支持,让他在垃圾星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至于救援计划……”总指挥官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我们不会放弃,但这需要技术的突破和时间。叶暗值得被拯救,但这需要我们付出更长远的努力。”
“可他能等吗?”中年官员语气中带着不解,“即便我们不告诉他实际情况,他迟早也会意识到救援的困难,到时候我们怎么向他交代?”
“所以才需要合作。”总指挥官说道,“我们让叶暗知道,他的贡献对蓝星意义非凡。
我们给他带来希望的同时,也让他明白,我们正在为他的救援努力。他会理解的。”
“可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处境!”年轻的女科学家语气激动,“垃圾星的环境如此恶劣,他能撑多久?”
“蓝星的情况又能好到哪里去,他在垃圾星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支持,让他在垃圾星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总指挥官说道,“这或许是目前唯一能做的。”
会议室一片沉默,最终,大家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案虽然不完美,但在现阶段却是最现实的选择。
总指挥官站起身,语气低沉:“我们需要他,而他也需要蓝星。
合作是唯一的出路。在未来技术突破之前,这种平衡必须保持下去。”
会议结束后,科学家们开始制定详细的技术支持计划,而负责通信的官员则着手撰写给叶暗的回复,尽可能以鼓励和支持的语气,维持他对蓝星的信任和期待。
至于蓝星航天局的高层和科学家们在会议结束后就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落实会议中决定的行动方案。
然而,分歧并未完全消除,尤其是在一些核心部门,关于如何对待叶暗的问题仍然引发了私下的争论。
【蓝星航天局研究室】
在一间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中,几名科学家正围着一个巨大的全息屏幕展开激烈讨论。
屏幕上展示着从叶暗传回的中枢模块数据,其复杂的多维结构让所有人感到震撼。
“这就是叶暗从垃圾星带回的核心模块?”一名中年科学家盯着屏幕,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这项技术甚至比我们蓝星现有的顶尖研究还要先进几十年!”
“几十年?”旁边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冷笑一声,“我看至少领先一两个世纪。垃圾星的科技遗产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既然如此,我们更不能放弃叶暗。”年轻的女科学家苏婉再一次站了出来,她刚刚在会议中强烈支持救援叶暗,此刻语气依然坚定:“叶暗不只是一个探索者,他更是我们的未来。他掌握着垃圾星的技术,我们必须全力支持他,甚至想办法救他回来!”
“说得轻巧。”另一名年长的科学家摇了摇头,“你知道救援需要多少资源吗?更别提3万光年的距离。即便我们的科技在未来几百年内有所突破,也不可能快速完成。”
“那就等技术突破!”苏婉倔强地说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有能力救他!”
“可那一天可能已经太晚了。”年长科学家的语气冷静但残酷,“叶暗的处境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危险,垃圾星不仅环境恶劣,还有未知的机械生物和复杂的能量危机。他能坚持多久?”
实验室里一时陷入了沉默。
“我承认,他的生存可能是一个长期的难题。”苏婉深吸了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他传回来的技术,正在改变我们蓝星的能源研究和通信领域。你们都知道,蓝星的能源危机一直悬而未决,而他带回的能量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希望。”
“没错,这些技术确实帮助我们缓解了能源问题。”年轻工程师点头说道,“但归根结底,这种合作能维持多久?垃圾星的资源有限,叶暗又能支持我们多久?”
“这就是我们必须尽力让他活下去的原因。”苏婉的目光坚定,“他是我们连接垃圾星的唯一桥梁。如果他在垃圾星出事,我们将失去一切——不只是科技,还有对外探索的机会和意义。”
【蓝星航天局战略部门】
与此同时,航天局的战略部门也在召开一场小范围的秘密会议。
与研究室的技术讨论不同,这里的重点更多集中在蓝星的整体利益上。
“我们需要考虑现实问题。”一名西装革履的官员低声说道,“蓝星当前的资源储备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紧张。而叶暗传回来的技术,能够让我们在能源危机上赢得时间。”
“这就是我们的困境。”另一名官员接话道,“我们既想要他的技术,又无力救援他。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他会发现我们的真实意图。”
“这并不矛盾。”负责外交事务的主任开口了,他的语气冷静而严肃,“我们并没有放弃救援的意图,只是现阶段技术无法支持而已。与其告诉他现实的残酷,不如继续维持希望,让他相信蓝星会救他。”
“可他能信多久?”有人质疑道。
“只要垃圾星的资源对我们有价值,他就会一直信。”外交主任轻轻敲了敲桌子,“别忘了,他需要我们的技术支持,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话虽如此,我还是建议尽快制定一个长期计划。”一名年长的战略顾问说道,“如果未来我们的技术能够突破,我们应该尽早确定是否投入资源进行救援,否则这种合作终究会有破裂的一天。”
“这确实是个问题。”总指挥官不知何时走进了会议室,他的语气深沉,“我们不能让他感觉被抛弃,同时也不能给他不切实际的希望。这是一场微妙的平衡,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会议在一片复杂的情绪中结束。最终,蓝星航天局达成了一致:
1. 维持与叶暗的合作,继续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垃圾星的探索持续进行。
2. 不主动透露实际距离问题,但也不完全排除未来可能的救援计划。
3. 将垃圾星的科技遗产视为蓝星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优先投入研究。
在蓝星的实验室中,科学家们继续对叶暗传回的技术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在战略部门,官员们忙碌地制定着各种维护合作的外交方案。
而在这颗距离蓝星3万光年之外的垃圾星上,叶暗正耐心地等待着来自蓝星的最新回复,依旧相信救援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