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钟情归家没几日,整个建康都知晓了。
谢氏郎主的掌上明珠,又回归待嫁之身了!
萧妤知晓这消息时,高兴得简直要蹦起来。
她三兄希望来了!
呜呜呜,太好了,三兄不用孤家寡人了!
她好想取信叫三兄回来抢占先机,结果你猜怎么遭,她根本不知道三兄现在在哪儿!
为了躲避元安公主的穷追猛打,萧戟人不知所踪,谁都找不到他,萧妤现在快急死了,不停在房间里踱步。
啊啊啊啊啊,怎么关键时刻找不到人啊!
隔了几日,谢钟情状态好些了,她递帖邀请了几个好友一起到府里来聚聚。
初夏时节,阳光温暖和煦。
池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仿佛绿色的海洋一般,一直延伸到远方,那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圆润如盘,晶莹剔透的水珠在上面滚动着。
在这田田荷叶之间,有几支菡萏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犹如害羞的少女,微微露出一点粉色的尖角,这些美丽的荷花点缀在绿叶之中,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此时,谢府后院里传来了一阵阵清脆悦耳、娇俏动人的欢声笑语。
循声望去,可见几个貌若春花的女郎正相聚在一座精致的凉亭内。
她们身着华丽的广袖襦裙,腰配绶带玉环,发髻间珠环翠绕,远远望去色彩斑斓,如同天边绚丽的云霞。
手中轻摇着精美的团扇,时而相互低语浅笑,时而仰头欣赏周围的美景,好不惬意。
芙儿在一旁为谢钟情打扇,谢钟情跪坐得端正,看向萧妤问:“阿妤,你与王五郎的婚期改到何时了?”
萧妤与王钦的婚期原先是在今年三月的,因为王政不幸离世,为给兄长守孝一年,王钦的婚期不得不改了。
“在明年二月。”萧妤道。
谢钟情抬眼,“那时你早已十七了吧?”
萧妤现在都快十七了,大晋女子十七未婚可要被强制婚配的。
萧妤点头,道:“正是,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她的婚事被耽搁又不是有意为之,官府不至于如此不通人情。
谢钟情听后,宽慰她道:“如此也好,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婚嫁了,倒是韵颜你,你五月十四嫁入东宫吧?准备得如何了?”
李韵颜听见谢钟情提到自己,她当即含羞道:“都差不多了。”
说到要嫁太子,她心里涌起一丝丝甜蜜。
之前太子让她给家里传话,说怕官家不行了,要提前完婚,那时李氏信以为真,火急火燎准备着,结果只是太子借她之口假传消息,迷惑秦王,使其在慌乱中迫不及待谋反,然后一网打尽罢了。
后来太子才告诉她缘由,她虽有些失落,但还不至于埋怨,毕竟太子殿下一国储君,是要干大事的人,她作为他的妻子,要理解他才对。
谢钟情对李韵颜道:“如此,恭喜你了,愿今后定要与太子殿下恩爱白首。”
李韵颜颔首柔柔一笑。
说完二人的婚事,萧妤看向谢钟情,唇瓣嗫嚅了下,终还是说不出口问她,觉得自己三兄如何。
王四郎刚遭遇不测,钟情便终日沉浸于哀伤中,以泪洗面,萧妤亲眼目睹钟情哭成泪人儿,心中亦是心疼惋惜。
然,如今仅过去三个月而已,自己怎能无情无义,在这时候去追着钟情问,将自己三兄介绍给她做亲事呢?
这岂不是在伤口上狠狠撒盐么?
此时,唯一能做的便是默默祈祷自家三兄能够耳聪目明些,尽早收到建康的消息,速速归来,多多在钟情眼前晃悠。
正在此时,原本静谧安宁的园子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之声。三人闻声不禁齐齐回过头去,只见谢大郎之妻崔氏正手提一只精致华美的鸡翅木椟缓缓走入园内。
在其身后紧跟着的,则是崔六郎和崔七郎这对双生子少年,两人各自怀抱着一个可爱的孩子,模样甚是惹人喜爱。
待到崔氏走近,一眼瞧见园内的三人,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亲切开口:“阿鸾,李女郎,萧女郎,听闻你们在此处相聚,我特意带来了些许美味可口的点心。”
听到这话,三人赶忙站起身来向崔氏行礼问候,谢钟情率先轻声说道:“见过阿姒。”
萧妤与李韵颜也齐声道:“见过谢大娘子。”
崔氏见状,连忙笑着摆手示意她们不必多礼,温柔道:“都快快请起吧,自家人何须这般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