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猛地从榻上坐起,冷汗湿透了衣衫。她又梦到了将军府被抄家那日的惨状,父亲被押解带走时那决绝又不甘的眼神,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刺痛着她的心。
窗外,夜色如墨,偶尔传来几声更夫的梆子声。苏瑶稳了稳心神,披衣起身,走到窗边。月光如水,洒在她憔悴却依旧坚毅的面庞上。“父亲,女儿一定不会让您蒙冤受屈太久。”她低声呢喃,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与此同时,萧逸尘也在书房中挑灯夜战。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卷宗,他已经连续几日未曾合眼,双眼布满血丝,却仍专注地翻阅着每一份资料,试图从中找到为苏瑶父亲翻案的关键线索。
第二日清晨,苏瑶简单洗漱后,便匆匆出门。她今日要去拜访一位新结识的太医,听闻这位太医曾在宫中见过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苏瑶来到太医院,找到了那位太医的居所。她上前叩门,片刻后,门缓缓打开,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清瘦的男子出现在门口,正是太医张景。
“张太医,冒昧打扰,我是苏瑶。”苏瑶礼貌地行礼说道。
张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虽知道苏瑶的来意,但没想到她会如此直接找上门来。“苏姑娘,请进吧。”他侧身让苏瑶进屋。
屋内布置简单,除了一些医书和药箱,别无他物。苏瑶坐下后,开门见山地说:“张太医,我此次前来,是想向您打听一些宫中旧事,关乎我父亲的冤案,还望您能不吝赐教。”
张景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说:“苏姑娘,有些事在宫中属于禁忌,我若随意透露,恐会惹来杀身之祸。”
苏瑶闻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子,轻轻放在桌上,打开后,里面是一颗圆润的夜明珠。“张太医,这是一点心意,还望您能念在我父亲含冤受屈的份上,给我一点线索。”
张景看着那颗夜明珠,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苏瑶见状,继续说道:“张太医,我父亲一生忠君爱国,绝不可能做出通敌叛国之事。如今将军府上下蒙冤,还请您出手相助。”
张景长叹一声,说:“苏姑娘,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我便告诉你一些。几年前,宫中曾有一份密旨,关于边疆战事的调兵安排,后来这份密旨莫名失踪。我曾听闻,此事与朝中一位权贵有关,而你父亲当时负责边疆军务,或许被人利用了这件事来陷害他。”
苏瑶心中一紧,忙问:“张太医,您可知道那位权贵是谁?”
张景摇了摇头,“我也只是听闻,并无实据。宫中人心复杂,很多事都被掩盖得很深。苏姑娘,你要想翻案,还需从长计议。”
苏瑶起身再次行礼,“多谢张太医告知,苏瑶感激不尽。若日后能为张太医做些什么,苏瑶定当全力以赴。”
离开太医院后,苏瑶心情沉重。虽然得到了一些线索,但那位神秘权贵依旧如迷雾一般,难以捉摸。她决定去找萧逸尘,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苏瑶来到萧府,家丁将她引至书房。萧逸尘看到苏瑶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忙起身相迎:“瑶儿,你来了。”
苏瑶将从张太医那里得到的消息告诉了萧逸尘。萧逸尘听完后,沉思片刻说:“几年前的密旨失踪案,我也曾有所耳闻。只是当时并未在意,如今看来,这其中定有蹊跷。”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苏瑶焦急地问。
萧逸尘握住苏瑶的手,安慰道:“瑶儿,莫急。既然知道了方向,我们便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我在朝中也有一些眼线,我会让他们去打听那位权贵的消息。”
苏瑶点了点头,“逸尘,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若不是有你在朝堂周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萧逸尘轻轻抚摸着苏瑶的头发,“傻瓜,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你父亲的事,便是我的事。我定会竭尽全力,还将军府一个清白。”
就在这时,萧逸尘的贴身侍卫匆匆走进书房,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萧逸尘脸色微变,对苏瑶说:“瑶儿,我有些急事需要处理,你先在府中休息。”
苏瑶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好,你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萧逸尘跟着侍卫匆匆离开,苏瑶在书房中踱步。她看着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心中感慨万千。萧逸尘为了她父亲的事,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过了许久,萧逸尘才回来,脸色显得十分凝重。苏瑶忙问:“逸尘,发生什么事了?”
萧逸尘犹豫了一下,说:“瑶儿,我刚得到消息,陷害你父亲的人似乎察觉到我们在调查他,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他在朝堂上打压与我关系密切的官员,试图切断我们的线索。”
苏瑶心中一惊,“怎么会这样?难道我们的行动被他发现了?”
萧逸尘说:“很有可能。我们的调查引起了他的警觉,接下来的行动要更加小心。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要继续查下去,一定能找到证据。”
苏瑶咬了咬下唇,“逸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我一定要为父亲讨回公道。”
萧逸尘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敬佩和心疼。“瑶儿,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一起想办法应对。”
两人商量了许久,决定一方面继续让萧逸尘的眼线在朝中打听消息,另一方面,苏瑶利用自己的医术,去结识更多的人,寻找可能的突破口。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瑶和萧逸尘在调查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他们不断地收集证据,与各种势力周旋。虽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两人始终没有放弃。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苏瑶结识了一位从边疆归来的老将军。这位老将军曾与苏瑶的父亲并肩作战,对当年的边疆战事十分了解。
苏瑶向老将军倾诉了父亲的冤屈,老将军听后,义愤填膺。“苏老将军是我最敬佩的人,他怎么可能通敌叛国。当年边疆战事吃紧,我记得有一批军饷莫名失踪,后来苏老将军还为此事四处奔走追查。或许这件事与他的冤案有关。”
苏瑶心中一动,忙问:“老将军,您还记得那批军饷失踪的具体情况吗?”
老将军回忆了一下,说:“当时那批军饷是由朝廷直接拨发的,负责押送的是一位姓王的参将。军饷失踪后,那位参将便不知所踪。苏老将军怀疑其中有猫腻,一直在追查,没想到后来却被污蔑通敌叛国。”
苏瑶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萧逸尘。萧逸尘立刻派人去调查那位王参将的下落。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他们终于找到了王参将的踪迹。原来,这些年他隐姓埋名,躲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
萧逸尘和苏瑶亲自前往小镇,找到了王参将。王参将见到他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王参将,我们今日前来,是为了当年军饷失踪和苏老将军冤案的事。你最好如实交代,否则,你知道后果。”萧逸尘冷冷地说。
王参将扑通一声跪下,痛哭流涕:“都是我不好,我被人收买,才做出了那样的事。当年那批军饷是被朝中一位权贵派人劫走的,他们威胁我,若我不配合,便要杀我全家。我一时糊涂,才……”
“那位权贵是谁?”苏瑶急切地问。
王参将说出了一个名字,正是他们一直怀疑的那位朝中权贵。
萧逸尘和苏瑶得到了关键的口供,心中大喜。他们带着王参将回到京城,准备将证据呈交给皇帝。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那位权贵得知王参将被找到后,立刻开始行动,试图销毁证据,并对萧逸尘和苏瑶进行报复。
在呈交证据的前夕,萧逸尘的府中突然遭遇刺客袭击。萧逸尘奋力抵抗,保护了苏瑶和王参将。
“逸尘,你受伤了!”苏瑶看着萧逸尘手臂上的伤口,心疼不已。
萧逸尘却满不在乎地说:“无妨,一点小伤。只要能为你父亲翻案,一切都值得。”
经过一番波折,萧逸尘和苏瑶终于将证据呈到了皇帝面前。皇帝看完证据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此事。
最终,那位陷害苏瑶父亲的权贵被绳之以法,苏瑶的父亲也终于洗清了冤屈。将军府恢复了往日的荣光,苏瑶和萧逸尘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幸福。
在经历了这场家族危局后,苏瑶和萧逸尘更加珍惜彼此。他们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两人携手共进,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