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柔惠初入咸阳宫之时,其娇美的容颜和温婉大气的气质便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瞬间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她对嬴政有救命之恩,按照王妃妃的意思,嬴政将她册封为樊少使。
从最低的品阶封起,堵住了悠悠之口,也避免了宫中其她姐妹的不满和嫉妒。
这册封之事可谓隆重至极,遵循着自古以来的传统礼仪——三媒六聘。
先是由宫中派出的媒人前往樊家,郑重地向其父母传达皇帝的旨意,并送上丰厚的聘礼。
这些聘礼无一不是世间罕有的珍宝奇物,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接着便是一系列繁琐而庄重的仪式,从纳采到问名,再到纳吉、纳征,请期直至亲迎,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礼节进行,丝毫没有半点马虎。
整个咸阳城都因这场盛大的婚事而沸腾起来,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位幸运的樊少使,猜测着她未来将会如何受宠于后宫之中。
这是王妃妃向嬴政给樊柔惠求来的。
嬴政本来还没有想好到底该怎么处理樊柔惠的事,但王妃妃已经派人把樊柔惠接回咸阳宫了。
王妃妃给出的理由就是:
既然已经有了夫妻之实,那就应该有夫妻之名,不能平白亏待了人家姑娘,况且看得出来,那个姑娘确实很爱嬴政。
于是,樊柔惠就摇身一变,就成了樊少使,成了嬴政的女人。
樊柔惠也有了自己的寝殿,名曰云香阁。
王妃妃对嬴政可谓关怀备至,无可挑剔。
她虽然怀着身孕,但她还是时常温柔地催促着嬴政前往云香阁或是其他嫔妃的寝殿。
在她心中,一直期盼着皇宫之中能够增添更多可爱的小生命,这不仅会让宫廷充满欢声笑语和温馨氛围,更是国家繁荣昌盛、后继有人的象征。
每当想到这里,王妃妃那美丽的眼眸中便闪烁出期待与喜悦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宫中嬉戏玩耍的场景。
而嬴政对于王妃妃的催促,虽然表面上并未表现得十分热衷,但内心深处或许也有着同样的期许吧。
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子嗣的繁衍对于皇室血脉的延续以及王朝的稳固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樊柔惠也算知恩图报吧,三天两头就去萧澜苑看望王妃妃,给王妃妃说她所知道的民间故事,说她和阿爹这些年打猎时听到的奇闻趣事。
樊柔惠时常还会抚摸着王妃妃的肚皮,同未出世的孩子说悄悄话。
不知情的人,还误以为王妃妃和樊柔惠她们是亲姐妹俩呢!
古灵精怪的樊柔惠让王妃妃在临盆前夕心情着实愉悦了不少。
看得出来,她真的毫无城府,天真烂漫,活泼开朗,勇敢率直,也活得肆意洒脱!
王妃妃心想,如此性格的人,真的不适合被困在后宫里。
她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比如,继续打猎或者收几个徒弟教授武艺。
否则,在后宫待一辈子终是被埋没了。
可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来到嬴政的后宫了。
甚至是以一辈子见不到父母为代价,来到了咸阳宫,当了嬴政的妃子。
16岁就被困于后宫,和其他所有女人一样,每天都在幻想和嫉妒中猜测嬴政到底会不会来,今晚会翻谁的牌子,如此度过每一天,但她每天依然过得那么开心,无忧无虑。
可能是真的爱惨了嬴政,甘之如饴吧。
她知道她之所以能来到宫里,嫁给嬴政,能有个正式的名分,全靠王妃妃的有意撮合和说和。
只要一有空,她就来萧澜苑陪王妃妃。
王妃妃比她大四岁,她就叫亲切地把王妃妃叫姐姐,整天姐姐长姐姐短的,时不时还要对王妃妃撒娇卖萌。
一来二去,王妃妃也渐渐喜欢上了樊柔惠。
十一月廿七日。
夜晚。
王妃妃面色苍白如纸,双手紧紧地捂着高高隆起的腹部,痛苦的呻吟声不断从她口中传出。
豆大的汗珠顺着她的额头滑落,浸湿了她的发丝和衣衫。
一旁的宫女们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伺候着。
嬴政站在窗外,焦灼地等待着,心中一直念念有词,祈愿祖宗和老天爷保佑王妃妃平安诞下双生子。
不多时,王妃妃身下的被褥便被鲜血染红,这触目惊心的一幕让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
紧接着,一股温热的液体从她体内涌出,羊水破了!
消息迅速传遍整个皇宫,众姐妹们都着急地往萧澜苑里赶,太医院的太医令和经验丰富的产婆们已经提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一时间,萧澜苑里人头攒动,但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不敢有丝毫懈怠。
太医令仔细地为王妃妃诊脉,产婆则不停地安慰着她,指导她如何正确用力分娩。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妃妃的阵痛却越来越剧烈,仿佛要将她整个人撕裂开来一般。
经过漫长而又煎熬的三个多时辰后,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划破长空,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王妃妃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成功诞下了一对可爱的双生子。
先出来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哭声洪亮有力;随后紧跟着的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娇柔可爱。
当看到这对龙凤胎平安降生时,萧澜苑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和祝贺声。
疲惫不堪的王妃妃看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着母爱的光芒。
最高兴的人就莫过于嬴政了!
只见他满脸喜色难以自抑,兴奋地当场大声宣布:“此龙凤胎乃是上苍对朕、对我大秦帝国的眷顾与恩赐啊!”
这一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整个国度,百姓们闻之皆欢呼雀跃起来。
紧接着,嬴政更是下令举全国之力欢庆了整整三天!
在此期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一片欢腾祥和之气弥漫于每一个角落,人们好不快活!
然而,最为人注目的事件,莫过于那些本应被处以极刑、剥夺生命的囚犯们,居然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特赦!在规定的十日内返回即可。
这一消息犹如平地一声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国家。
那些曾经犯下重罪、被法律判定必死无疑的人们,如今竟能够重新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并得以暂时摆脱那冰冷沉重的镣铐束缚。
他们满怀欣喜与激动,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乡之路,渴望着早日与久别的父母妻儿团聚,以慰藉他们无以安放的自尊和心灵。
他们每向走一步都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仿佛过去的罪孽已随着特赦令的颁布烟消云散。
一路上,他们的心如同放飞的鸟儿一般欢快,思绪早已飞到了远方那个温暖的家。那里有亲人的笑脸、熟悉的声音以及无尽的关爱等待着他们。
嬴政亲自给这对可爱的龙凤胎起了一个极为动听且富有深意的名字。
男孩名为扶苏,这个名字蕴含着他对儿子深切的期望与祝福。
“扶”有扶持、帮助之意,代表着希望扶苏能够成为国家之栋梁,辅佐社稷,济世安民;“苏”则象征着复苏、新生和蓬勃发展,预示着扶苏将来会为大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女孩叫做元嫚,“元”有着元首、开端的含义,显示出她作为皇室长女的尊贵地位;“嫚”字本意温柔美好,寓意着元嫚将会成长为一位温婉娴淑、仪态万千的女子,为宫廷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入夜。
冬月的天气,说冷就冷。
年近月满,年关将至。
王妃妃诞下双生子,嬴政龙颜大悦。
大手一挥,赏赐便如潮水般涌向萧澜苑。
只见一箱又一箱珍贵无比的补品被抬进宫殿。
千年人参、灵芝仙草等世间罕有的奇珍异宝也被嬴政送来了!
还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那璀璨夺目的光芒几乎能亮瞎人的双眼。
珍珠玛瑙、翡翠玉石应有尽有,更有成堆成垛的绫罗绸缎,丝滑柔软,色彩斑斓,仿佛天边绚丽的云霞。
这赏赐之丰厚,令人瞠目结舌,又叫人好生羡慕。
宫里其他女人看着这些赏赐,也盼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诞下麟儿,获此殊荣。
二更天了,王妃妃还是舍不得睡下。
王妃妃反复念叨着两个孩子的名字,“扶苏……元嫚……元嫚……扶苏……”。
她一会儿轻轻地抱起这个可爱的孩子,温柔地抚摸着他那粉嫩的脸颊,感受着那细腻的肌肤所带来的温暖。
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将另一个孩子拥入怀中,仔细端详着孩子那清澈如水的眼眸,仿佛能从里面看到整个世界的纯真与美好。
此时的她,脸上洋溢着无比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就像是一个得到了全世界最珍贵礼物的孩子一般,快乐而陶醉!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流逝,直到黎嬷嬷迈着急匆匆的步伐走来,先是轻声吩咐一旁守候的奶娘们过来,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催促着王妃妃赶紧去歇息。
尽管她心中有着万般不舍,但看着孩子们已经被奶娘稳妥地抱走,她也只能缓缓起身,一步三回头地朝着寝殿走去。
王妃妃小心翼翼地抬起脚,缓缓地向前迈出一小步。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紧紧地牵扯着她的心弦。
随着她又一次抬脚迈步,那股牵扯的力量愈发强烈起来。
就像是有人在遥远的地方轻轻拉扯着她的心,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要停下脚步。
但她深知不能停下,于是强忍着这种异样的感受,继续艰难地前行。
每走一步,那种牵扯感便如影随形,使得王妃妃的心跳也逐渐加快。
她甚至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心脏在胸腔内剧烈跳动所带来的震动,仿佛它随时都会挣脱束缚冲出来一般。
一股莫名的恐惧和不安开始在她心中蔓延开来。
她不知道这奇怪的牵扯究竟来自何处,更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种种疑惑交织在一起,令她的步伐变得越发沉重迟缓。
她真的好想好想和两个孩子待在一起,每天好好照顾他们。
可是她才生了孩子,元气大伤,太医令不允许,嬴政更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