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皇太后的葬礼在波茨坦的无忧宫举行。
在母子二人冰释前嫌不久后,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皇太后终于还是与世长眠。
在追悼的氛围中,整个德国降半旗致哀,大批德国的皇室成员、贵族、以及由德国诸侯国的君主组成的众多宾客齐聚一堂,前来悼念维多利亚皇太后。
“诚挚地向皇太后陛下的辞世表示哀悼,陛下。”
比洛首相和内阁成员们向丧主威廉二世表达了对皇太后辞世的哀悼。
接着,许久未见的军界人士,例如施里芬和提尔皮茨等人陆续出现,帝国议会的议员与经济界的大人物们也前来吊唁。
然而,这还只是吊唁队伍的开始。
来自皇太后故国英国的皇室成员以及其他国家的王室成员和使节尚未抵达。只有在他们全部到达后,葬礼的最后仪式才会于8月13日正式开始。
到了13日,维多利亚皇太后的灵柩将离开无忧宫,运往普鲁士皇室教堂——波茨坦和平教堂,安葬于与丈夫弗里德里希三世及夭折的幼子们同眠的陵墓内,葬礼才会彻底结束。
“哈啊,这葬礼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啊。”
“公主殿下,辛苦一点,再坚持一会儿吧。”
维多利亚·路易丝公主似乎对这几天连续的葬礼感到厌倦,嘟起了嘴,汉斯则低声回答道。
汉斯现在正和皇室成员一起接待前来吊唁的宾客。
当然,像他这种孩子,或者约阿希姆和路易丝这样的年幼皇室成员,很少有人会主动和他们交谈。
他们的作用,更像是站在大人们身旁的装饰品。
“汉斯,你不觉得无聊吗?”
“嗯......把这当成观察人群的话,感觉还好一些。”
再说了,这样规模的葬礼,汉斯在前世也从未见过。
喧哗声传来。
“哎呀,看起来有人来了。”
“得起身了。”
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汉斯和路易丝反射性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外面的骚动通常意味着有重要人物抵达了葬礼现场。
二人赶紧走到其他王子身旁,准备迎接吊唁者。
“希腊王国的王储兼斯巴达公爵,康斯坦丁诺斯殿下。”
随着侍从的通报,一位留着漂亮八字胡的中年绅士带领一众随从步入葬礼现场。
他正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长子,索菲亚王储妃的丈夫康斯坦丁诺斯王储。
他后来以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的名号更加为人熟知。
“来了啊,康斯坦丁。”
“好久不见,陛下。”
威廉二世与康斯坦丁诺斯王储握手,热情地欢迎这位妹夫。
“索菲亚还好吗?”
“虽然很难过,但她还在坚持。她就在那边,陛下可以过去看看。”
听到威廉二世的关心,康斯坦丁诺斯王储点点头,走向自己的妻子。
索菲亚王储妃看到丈夫后,立刻抱住了他,分享着失去母亲的悲痛。
“向陛下表示哀悼。”
康斯坦丁诺斯王储去找妻子时,他的随行人员也一齐向皇帝致意。
这些人显然是希腊派来吊唁维多利亚皇太后的使节团。
他们不仅向威廉皇帝致意,也向王储妃表达了哀悼。
“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长子,塞赫扎德·穆罕默德·塞利姆殿下。”
然而没过多久,新一批外国吊唁使节团进入会场时,希腊使节团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仿佛在单木桥上遇见了宿敌。
事实上,他们确实是宿敌。
“陛下,代我父亲及奥斯曼帝国向您和德意志帝国表达哀悼。”
“感谢你,皇子。奥斯曼帝国展现出的友谊,我将永铭于心。”
奥斯曼使节团向威廉二世表达哀悼后,得意地望向希腊使节团。
毕竟,威廉二世与德意志帝国显然更偏向奥斯曼帝国,而不是希腊王国。
这让希腊使节团的脸色更加阴沉,直到康斯坦丁诺斯王储意识到周围的目光后才制止了他们的情绪。
拜托别在别人的葬礼上搞事啊,这些家伙。
“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阁下。”
随后,随着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角——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现身,其他外国吊唁使节团也陆续到达。
“俄罗斯帝国大公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尼古拉二世的弟弟)殿下。”
“保加利亚公国的亲王费迪南德·马克西米利安殿下。”
“荷兰王后威廉明娜的丈夫,梅克伦堡-施威林亲王亨德里克殿下。”
“比利时的王储兼弗兰德伯爵菲利普亲王......”
有些名字耳熟能详,有些则从未听过。
他们之中,有人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盟友,有人则会成为敌人。
这就是二十世纪的现实。
“......陛下,那位‘重要人物’到了。”
“嗯。”
正在迎接各国使节的威廉二世听到侍从的禀报,脸色立刻变得凝重。
他缓缓开口:“他终于来了。”
紧接着,最重量级的宾客终于现身。
“蒙上帝恩宠,伟大的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与海外自治领的国王、信仰的守护者、印度皇帝爱德华七世陛下驾到。”
这位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皇太后的弟弟。
人称“胖胖”的爱德华登场了。
......
“好久不见,比利!”
“......您来了,舅舅。”
爱德华七世和威廉二世笨拙地拥抱了一下。
“听弗雷德里克说,你和姐姐最终和解了?”
“谈不上和解,只是互相理解了一些而已。”
“那也差不多!无论如何,这是件好事,姐夫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听到这些表面上的恭维话,威廉二世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果然,这个侄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单纯。
“不过,我听说你们能和解是多亏了一个叫汉斯的少年。”
“嗯......确实如此。”
“我想亲自向那孩子表达谢意,他在哪儿?”
威廉二世一听到汉斯的名字,立刻用怀疑的目光看向舅舅,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但爱德华七世毫不在意。
“哦,他就在那边!”
爱德华七世环顾葬礼大厅,最终注意到不远处正和侄女婿、希腊王储交谈的汉斯。
“第一印象倒是没什么特别之处。”
让人感到特别的,大概也就只有和这场合中的其他人不同的肤色,以及东亚人常见的漆黑头发和眼睛。
“不过,英德关系的变数吗?”
爱德华七世想着姐姐的教子,庞森比爵士的转述,微笑着朝汉斯走去。
......
“胖子爱德华来了。”
“王储殿下?”
当爱德华七世出现在葬礼上时,威廉王储低声嘟囔了一句。
“啊,当然这不是我这样认为,而是父亲以前这样说过。”
看到汉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威廉皇太子连忙解释道。
这么说来,威廉二世确实对爱德华七世的厌恶和维多利亚皇太后不同。据说他甚至在历史上留下过称呼自己的舅舅为“撒旦”的记录。
‘不过那个威廉二世也只是背后嘀咕,真到了爱德华七世面前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在欧洲王室中,爱德华七世的影响力和地位非同寻常。
此外,虽然爱德华七世并不像其母维多利亚女王那样积极干预政治,但凭借卓越的外交能力和亲和力,他让英国在国际社会中依然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
比如,《英法协约》的达成,就得益于爱德华七世赢得了法国人的好感,这也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格局的重要基础。
和平缔造者爱德华。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逐渐消逝、大英帝国开始迈向黄昏的时期,英国人带着敬意这样称呼他们的国王,他让英国在国际社会中继续发声。
当然,被爱德华七世重点针对的德皇威廉和德国人,对爱德华七世非常反感,总觉得不管什么事情,他都会反对德国。
“啊,汉斯,你在这啊。”
“......索菲王储妃?”
就在汉斯短暂地陷入思考时,索菲王储妃微笑着向他走来。
尽管二人并没有太多交谈,但可能因为维多利亚太后的缘故,她对汉斯相当友好。
“有什么事吗?”
“我丈夫想见你。”
“王储殿下吗?”
索菲王储妃的丈夫,显然是希腊王国的王储康斯坦丁一世。
汉斯顺从地点了点头,跟着索菲王储妃走了过去。
“哦,索菲亚一直赞不绝口的那个少年就是你啊。”
康斯坦丁王储用流利的德语热情地迎接汉斯。
想起来了,王储曾在德意志帝国接受军事教育,还担任过近卫军军官。会说德语也就不奇怪了。
“拜见希腊王国的继承人殿下。”
“我听了许多关于你的事,据说多亏了你,岳母大人才能含笑安眠?”
“我只是推了陛下和太后殿下一把,除此之外并未做什么。”
“哈哈,你还挺谦虚。不过我找你不是为了这件事。”
“嗯?”
汉斯疑惑地看着他,王储从怀里拿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本书。
一本让他极其熟悉的书。
《大明航海王》。
‘这书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还不是原版德语版本,而是希腊语的译本。海外版不都只是英文版而已吗?
“有几家书商私下带来的书,偶然被我拿到,看着看着,竟忘了天已亮。哈哈哈!”
书商啊......
难怪海外都开始收到粉丝信了,原来是这些家伙搞的。
“能给我签个名吗?”
“当,当然可以。”
汉斯点点头,接过王储递来的单行本。他亲自开口,也不好拒绝。
“啊,不过......”
没带笔。
早知道会这样,就该随身带支铅笔或者钢笔。
“用这个吧。”
“啊,谢谢?”
可能是看出了汉斯的窘境,康斯坦丁王储的随行人员递给了他一支笔。
但奇怪的是,这人手上也拿着一本汉斯的书。
“我是你的粉丝。”
递笔给汉斯的人露出了有些过于灿烂的笑容。
汉斯朝后看去,五六个人竟然不知从哪里也掏出了同样的书,排起了队。
所以我的书到底传到了什么地方?
这样下去,搞不好会有人编出阴谋论,说什么“《大明航海王》是欧洲王室秘密联盟的证据”之类的。
“......给,这是签好的。”
“哦,太感谢了!”
就这样,汉斯意外地在葬礼上开了一场签名会。
而且,队伍似乎越来越长了。希望只是的错觉吧。
“哦,似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
正忙着签书时,身后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同时,手里拿着签名书笑得合不拢嘴的康斯坦丁王储,以及看着丈夫一脸无语的索菲王储妃,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立刻低下了头。
“爱德华七世陛下。”
“舅舅。”
“康斯坦丁,索菲,好久不见了,都还好吗?”
“是,多亏您......”
“那就好!那么,借这位年轻人用一下吧。”
“啊?”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带着顽皮的笑容,把手搭在汉斯肩上。
然后,他不顾汉斯一脸困惑,直接带着他离开了这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很高兴见到你,汉斯·乔!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知道,您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陛下。”
“哈哈!对,没错。其实我更喜欢被叫做爱德华,而不是那些宏伟的头衔。话说,你英语说得不错啊?”
“小时候有机会学过。”
此时,爱德华陛下把汉斯带到这个偏僻的地方,这让他无论怎么想,都感觉不妙。
英国是不可信的敌国,这已经通过科学证明了。
而爱德华七世正是英国的国王。
如果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吃掉。
“我听我的个人助理弗雷德里克说过很多关于你的事,你为我的姐姐做了不少事情,作为家人,我非常感激。”
“啊,哪里哪里,只是,弗雷德里克?”
“就是庞森比爵士。”
“庞森比爵士是爱德华七世陛下的个人助理?”
汉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
虽然他以前听说过这个英国贵族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教子,但没想到他居然为英国王室服务。
“难怪他一直盯着我看,原来是这个原因。”
为了守护教母的最后时光,他来到弗里德里希霍夫,顺便也在监视德意志帝国有没有什么可疑的动静。
爱德华七世应该早就知道,由于那个反复无常的侄子领导下的德意志帝国,正在成为对英国的巨大威胁。
“庞森比爵士对我有什么不好的评价吗?”
“他说要小心你,他说还不能判断你对我们英国是威胁还是有利。”
他真是直白啊。
看起来庞森比爵士可能偷听过维多利亚皇太后的谈话。
那时汉斯兴奋得有些话说得有些多。
“您太高看我了。”
“谁知道呢。”
爱德华七世笑着,直视着汉斯。
但国王的眼神与他嘴角的微笑不同,充满了深沉的光芒。
“那么,你站在哪一边?”
是英国的敌人,还是盟友?
汉斯故作困扰,长叹一声,慢慢开口回答:“这应该取决于国王陛下与凯撒陛下的意图吧。”
“哈哈哈!你逃得真巧。也就是说,最终还是看两大帝国的外交关系是吗?”
“只要英国不把德意志帝国当敌人,我自然不会成为英国的敌人。”
“但现在德意志帝国自己正在变成我们英国的敌人,不是吗?”
“......凯撒陛下的外交判断确实有些急躁。”
我们的凯撒可是一位没有敌人都能自己制造出来的人。
真是让人感到悲哀。
“但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不是吗?”
“哈,没想到会从德意志帝国听到这样的言论。”
“而且,英国目前也没有理由与德意志为敌。至少因为那个极东的巨大北方熊。”
“大博弈。”
从19世纪起,英俄两国在欧亚大陆上展开的对抗,一直到现在仍然继续。
爱德华七世大笑了起来,好像被击中了要害。
“哈哈!你真戳到了痛处。没错,考虑到俄罗斯,我们还真没办法马上将德意志当敌人。万一德意志与俄罗斯联合,那可不得了。”
要让德意志和俄罗斯联合,恐怕得先把奥匈帝国拆分掉吧?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英国仍然高估了俄罗斯。”
俄国看似强大,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病态帝国,直到1904年俄日战争后才被揭示出来。
“也难怪那一年英法协定的诞生了。”
当时法国唯一的盟友在和日本的战斗中吃亏,简直吓坏了,急忙去找新盟友,英国也终于意识到不必再担心俄罗斯了,于是主动向曾经的盟友法国伸出了手。
而这最终导致了英俄协定的签订,形成了三国协约。
对于以德意志帝国生存为目标的汉斯来说,真是非常棘手的事情。
“要不要试探一下。”
也许这是个好机会。
汉斯面不改色,装作忧虑的样子继续说道:
“是的,而且在极东,俄罗斯的扩张行动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英国肯定很担心。”
“等到签订结束,俄国人也不得不撤退。俄罗斯帝国派兵到满洲的理由,毕竟只是为了平定义和团叛乱。”
“陛下,您真的这么相信吗?”
“哦?”
爱德华七世满脸笑容,似乎觉得汉斯说的很有趣。
“那汉斯,你的看法不一样吗?”
“当然不同,陛下。如您所知,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贪欲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们绝不会停止在清国的扩张,而您和英国政府也清楚这一点。”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打算与俄罗斯开战。”
“但英国肯定会想办法间接制止俄罗斯帝国,就像往常一样。”
汉斯直视着爱德华七世,继续说道:
“可能英国会去找一个能替他们对抗俄罗斯的盟友,比如这次的日本。”
“!”
爱德华七世的脸上首次出现了动摇的神情。
汉斯知道明年英日同盟将会签署,所以他才能这么自信地说出来。事实上,仔细想想,英国现在也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日本。
在东亚,俄罗斯帝国的敌人,既足够强大,又不会对英国构成威胁。
“你说的我不太明白。”
“是吗?”
毕竟英日同盟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一个震惊的事件。
英国政府大概在宣布之前也想保密吧。
“不过,为了维多利亚皇太后的考虑,我给您一个建议:即便与日本结盟,也不要完全信任他们。”
“不要信任日本?”
“如果英国和日本结盟,那也只是为了在极东‘制衡’俄罗斯而已。”
但日本会满足于此吗?
那个日本?
“日本肯定会和俄罗斯开战。”
“......什么?”
作为常识人,爱德华七世肯定不能理解这一点。
毕竟,现实中作为一个地区强国的日本,怎么可能与俄罗斯帝国真正开战呢?
“实际上,在俄日战争发生时,英国也认为日本最终会败给俄罗斯。”
但这个时代的大日本帝国可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无论是好是坏。
“这话有道理吗?日本真会与俄罗斯开战?”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梦想着扩展到大陆,然而,俄罗斯帝国却一直挡住了他们的野心。”
“嗯。”
“陛下,日本人是不按理智行事的冲动民族,请回想一下1894年的甲午战争,现在的局势和当时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日本肯定会和俄罗斯开战。
就像当年为了吞并朝鲜而与清朝开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