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板炖一锅小鸡蘑菇,然后上二楼房间,找到韩爱苏,让她带件厚大衣,在空间门口等候,再出门找个僻静处,让她出来后,一起进了客栈。
短短十分钟不到,韩爱苏的小脸冻得红朴朴,坐着等吃小鸡蘑菇。
他简单地提了东北虎村子的事宜,韩爱苏马上打开电脑,在土地上划分出千亩良田:
“咱们前段时间还在说良田的事,这不就成了吗?
他们能恳多少算多少,不够的再补一些人。”
“这要辛苦你了。”何雨柱很欣赏韩爱苏的工作能力。
韩爱苏抿嘴一笑,“这能辛苦个啥,大白鲨的两个徒弟还在海洋所,我把他们叫过来,再加上我的五个工作人员,八个人,连登记加搬家,一天就能办完。”
“帐篷还有吗?”
“够,再来1000人也够。”韩爱苏笑咪咪地说,“你们这些人,心狠手辣,恨不得把田中家搬空。有用,没用的,一大堆。看着物资仓,我都犯愁。”
“我买了50坛酒,明天要搬进东北虎的地窖。”
“行,明天我派人在门口等候,帮忙搬,东北虎的地窖装不下,就放我那儿。”
“能放下。50坛酒能有多少呀。”
大婶打了一壶酒,给韩爱苏也添了一个杯,韩爱苏抿了一口,“嗯,这不错呀,我爸爸肯定喜欢。”
“明天给你爸再弄50坛。”何雨柱漫不经心地说。
吃完晚饭,让大婶在何雨柱隔壁给韩爱苏开一间房,大婶乐不可支,要知道,天寒地冻,本就没有生意,有一个客算一个客,都是收入。
提及杨子山的村庄,大婶也知道,这地方不大,杨子山能走出是一件新鲜事。
“恐怕他们不会走哦,那个地方的人很固执,穷成那样了,都不肯搬出来。”大婶不停地摇着头:
“姑娘都嫁到外地,一个也不留,老人家跟着姑娘去住几天,也不习惯,还是搬回来了。
所以,那个地方,光是老人和打光棍的男人,基本看不到女人和孩子。”
大婶的话也有偏差,今天明明看到了女人和孩子,只是不多而已。
“肯嫁进去的女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腿脚残了,不信,你过两天再去看一看,看我有没有乱说话。”大婶非常自信地说。
何雨柱和韩爱苏上了楼,又商议了在附近找些鸡娃、鸭娃什么的,世界快灭亡了,他们越来越有紧迫感,但地球上有70亿的人口,而空间可容纳的数量连万分之一都达不到。
“会不会只是一种悖论?”韩爱苏第一次开始提出质疑。
“我也希望是。”何雨柱没有怀疑,从他拥有读心术开始,进入1943年,得到大地之母,见到电人、火人、幻影以及田中,不符常理的事情太多了,但都是事实。
“要不要进去看看,桔子树开花了,好香好美。”韩爱苏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耽搁不起。
何雨柱定定地看着她,“你也别把自己逼得太绝。沉下心来静一静,想明白后,更有利开展工作。”
匠人不愿意登记,面临着要被驱逐出空间,也就是迟早都是死,韩爱苏不甘心,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说服他们。
集体会议,小面积谈心,一对一沟通。
每一种方法都不奏效。
何雨柱奔波在途中,她就奔波在匠人中,听她委屈巴巴地诉说着过程,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怜悯。
她本是韩家大小姐,坐拥十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平空掉下来一个世界末日,她的优越感荡日无存,只能开启末日模式——没日没夜地做准备。
该韩家发财。
“其实,你也别着急。”
他的话还没说完,韩爱苏的小嘴已经开始叭叭叭了,“怎么不急,他们都是有用之才。都不想留,都不知道出什么问题了,不怕死吗?”
“车到山前必有路。”他朝韩爱苏点点头。
他坚信一个道理:人都惜命,即便不惜自己的命,也要惜孩子的命。
只要把他们抛回田中的治下,迟早都会有结果。
不为未来操心,操不尽的心,努力去做就好了。
“先想想东北虎的家人们。”这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他们愿意一起走,帐篷得支起来,物资得准备好,良田和房屋也得有下文。
韩爱苏郁郁地说:“你没听大婶说吗?他们很固执,有女儿家也不去。”
“女儿家是寄人篱下,东北虎是他们养大的孩子,不一样。”
何雨柱坚信一点,他们能省下自己的田口粮养大他,听到他牺牲了,哭得那么伤心,应是把东北虎视为自己的家人。
接受家人的安排,也就不是寄人篱下,而且还有良田和房屋。
“你最好把房子的雏形放在电脑上,有一个直观的感觉。”从内心出发,何雨柱愿意办成这件事,也算慰了东北虎的在天之灵。
没有陪他看日出,也没有陪他看日落,总要帮他照顾家人,只是他的家人太多了,刨去酒厂老板小毛叔,也有120户。
再怎么的,也得有300多人口。
韩爱苏不习惯简陋的客栈,还是要进空间睡觉,何雨柱打开门,看着她进去,关上门躺在床上一觉天明。
放韩爱苏出来时,大婶已备好玉米碴子粥,两人步行去了酒厂,这地方虽然落后,但胜在地大宽敞。
若是酒厂的规模放在四九城,起码也得几个亿的身家,结果小毛叔还在为儿子的彩礼发愁。
小毛叔看到何雨柱和韩爱苏相当高兴,只是两人空着手来,不知道如何弄走50坛酒。
“小毛叔,还有多的酒么?我朋友在四九城开了四家餐馆,需要好多酒。”
“有,有,有,当然有,”小毛叔马上领他们去仓库走了一遭,这几年生意不好做,滞销,有上千坛的存货。
一坛酒1000块,这是存了百万的货呀。
在这个地方,有百万资产的人,算得上地方土豪。
他也明白了东北虎的遗书。
排序并非乱来,而是有次序。
李大牛就是老村长,排在No.1,张翠花大婶排在其次,从昨天现场的情形来看,两人最是伤心,应是对东北虎的照应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