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妤面上的红晕还未退却,走出书房时,恰好碰到候在廊下的季三夫人。
季三夫人仍旧是一派从容的模样,二人相互点头致意。宋清妤跟着领路的丫鬟朝院外而去。
直到衣裙略过院门一角再也看不见,季三夫人才收回了打量的视线。
“三夫人,请。”金禄出言打断她的思绪,舒展开紧锁的眉头,敛了敛衣袖,跨了进去。
季回安早已经恢复一派清明的神色,面上波澜不惊。不曾起身迎接,季三夫人也丝毫不在意,仿佛天然就该这般一样。
季三夫人含笑开口道:“方才冯大人亲自将冯夫人接回去了。本还打算见一见宋大姑娘当面道谢。
只我用宋姑娘还病着的借口婉拒了。”
“冯夫人还很是惋惜,与冯大人提及庆福庵中宋大姑娘的遭遇时隐隐看不上平宁侯府的作为。
恐怕冯大人会参上平宁侯一本。”
季三夫人边说边觑着季回安的神情,却一点什么也看不出来。
她原先以为宋清妤对于季回安来说,也只是恰好用的上。可从今日来看,似乎不是这样的。
这宋大姑娘竟能与他独处一室这般长时间...
季三夫人说完便垂下了眸子,外人眼中季家的少主子温润如玉,克己复礼,是个谦谦君子。
她在季家内宅十来年,虽只是个庶出媳妇,但窥见的冰山一角也让她明白,能坐稳百年季家少主的位置还让人无比信服,真正的谦谦君子可做不到。
饶是她作为他的婶娘,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不敢逾矩半步。
更何况自季回安及冠之后,多少名门贵女对他前仆后继,可他从来不屑一顾。
到今为止,恐怕这宋大姑娘是唯一的例外。让她怎能不小心翼翼。
季回安没让她等多久,便缓缓开口:“昨日的事,多谢三夫人相助。烦请三夫人后日将宋姑娘送回平宁侯府。”
“在此之前,还要委屈你继续在桃源居住上两日。”
季三夫人面上谦和应道:“不过是些许小事,哪里值得你这般道谢。
与你帮婶娘做的事情比起来,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
权贵世家,嫡庶分明。庶出的在嫡出的面前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季三夫人的长子,在季家也不过是庶出的嫡长子。
甚至比不上嫡出长房二房的庶子来的尊贵。饶是她儿子季八郎自小勤学苦练,身手以一敌十,有好机会也轮不上他。
如今的家主是季回安父亲,他宁愿抬举二房肩不能提手不能扛,日日游手好闲的季四郎,也不会正眼看他们三房一眼。
若继续如此下去,待到岁移月变,家主变迁。他们三房可就从嫡支成了旁支,再也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她不得不孤注一掷,让长子向季回安投诚。不得不说这一步恐怕是她入季家门将近二十年来,走的最正确的一步。
哪怕她的丈夫被家主卸去一个田庄几个铺面的管事之职,也值得。
她的儿子季八郎,如今可是金吾卫郎将,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季回安。
季回安也不再客气,继续嘱咐道:“冯夫人那边,三夫人也不必刻意交好。
冯御史这人油盐不进,若上赶着恐怕不妥。”
季三夫人点点头,她认同季回安的说法。今日见了冯御史一面,给她的感觉就很是棘手。
只她方才提到冯御史似乎有为宋大姑娘讨公道的想法,见季回安毫不在意...
她也不敢再提,欲言又止的模样让季回安紧皱眉头:“三夫人有话不妨直说。”
季三夫人想了想,终是开口:“回安,你母亲预备举办赏花宴,广邀名门贵女,意在为季家挑选一位门当户对,机敏沉稳又深谙世家之道的少夫人。”
她咬字清晰,犹将季大夫人的择媳标准加重音调,好似意有所指一般。
季回安执起书案旁的茶盅,一手敛袖袍,一手在一个天青色茶杯里倒入茶水。
他的手稳稳地将茶水斟入杯口,清澈的淡褐色茶汤从杯盏边缘冲入,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旋涡。
季回安丝毫没有被季三夫人的话所影响,仿佛谈论的话题与他毫无关系。
茶香四溢,他微微抿了一口。顿了顿,唤道:“金禄。”
门口的金禄应声而来,躬着身子站在一侧,侯等吩咐。
“这君山银针尚可,替三夫人也斟一杯。”
季三夫人不明所以接过金禄递来的茶,象征性地喝了一口,也不再出声。
等待的时间漫长,季三夫人有些懊恼,她也不知为何今日竟这般沉不住气。
许是这两日对宋大姑娘产生的好感,让她下意识想替她探一探。
又或许她本就想卖季回安一个好,至少她们三房日后仰仗季回安的事情实在太多。
季三夫人战战兢兢抿完一杯茶水之后,听得轻微青瓷碰撞声音,抬起眼见季回安也放下了茶盏。
她正襟危坐,终于听得他低沉的嗓音传来。
“三夫人觉得,这君山眉针怎么样?”
季三夫人怔忪,有些意外。她没料到季回安是真的让她品茶。
方才心里忐忑也没有细细品茗,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回话。
笑道:“回安觉得不错,自然是好的。”
季回安靠在椅背上,一手捏着紫檀木佛珠不断拨弄。眉眼间皆是一片云淡风轻之色。
“君山银针产自洞庭湖君山上,上品一年产出并不多,而珍品则更加稀少,一年拢共不过几斤。
三夫人方才喝的那杯就是珍品。”
季家底蕴非凡,季三夫人丝毫不意外季回安的日常用度。这君山银针上品于他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产君山银针珍品的茶树仅仅只有六株,均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采摘尤为危险。
曾有人试图将其中一株换地移栽,以图方便。可不成想,移栽倒是成功却产出的茶叶连上品都不如。”
“后来那人才渐渐明白,这珍品茶树只有在悬崖峭壁上才能得到最好的雨露,最多的日光,长出最好的茶叶。
人自然也一样,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某一个范围之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切记安守本分,不可僭越。
三夫人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