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松萝说到科考,沈明华一下就来了精神。
要知道,这件事情,在上一世也是重中之重。
上一世,考试题目提前泄露,倒是议论纷纷,沈鸣作为经手的人,也逃不了追责。
哪还有,整个沈家都人心惶惶的,生怕陛下一纸诏书,落了沈鸣的官职。
那段时间,沈明华几乎每天都去宫里,为的就是替沈鸣求情。
不过也多亏的沈明华,要不是她,沈鸣可能真的被罢免了官职。
看在沈明华的面子上,最后只是降了沈鸣的职位。
尽管当时沈家元气大伤,但却有回旋的余地。
跟其他的人相比,沈鸣已经算好的了。
而且,上一世,参与进这件事情的人,罢官都是轻的,甚至有的人被判了流放。
至于沈鸣,尽管被贬,但过了半年,因着沈明华求情,沈鸣不仅官复原职,甚至还升了一级。
在之后,沈鸣的官场之路才是真正的顺遂起来。
想着这些,坐在辇轿中的沈明华面上不由的浮现出一抹的讽刺。
按照如今的发展,在没有进行干预的前提下,上一世的事情是一定还会发生的。
不过,这一次,她是不会在出手了,她倒是要看一看,事情发生之后,沈家会如何。
回宫之后,沈明华先是见了建元帝,去的时候恰巧建元帝在跟大臣说起今年的科举之事。
沈明华等在偏殿,刚好听的真切。
御书房了,建元帝看向下首的吏部尚书开口说道:“张爱卿,今年的科举是重中之重,你们吏部一定要注意!”
“陛下放心,臣已经将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说着,拱了拱手:“只是今年的考题,还望陛下赐下!”
只见建元帝沉思片刻,拿起一侧的毛笔,在宣纸上题了几个字。
李公公接过递给吏部尚书。
看了一眼,吏部尚书恭敬接过:臣遵旨!“”
这边吏部尚书离开之后,沈明华走近。
“舅舅!”沈明华行了礼,之后坐下。
建元帝在折子上写着什么,写完之后,交给李公公:“李德福,你把这折子送到礼部去。”
“奴才遵旨!”
李公公出去之后,建元帝抬头看向沈明华:“明华来了?”
沈明华开口:“舅舅今日很忙?”
叹了口气,建元帝开口:“如今科考在即,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
说着,他问道:“给你母亲上过香了?”
沈明华点头:“已经上过了,连带着舅舅的那一份。”
建元帝看向她:“你啊,如今回来了,你母亲应该也放心了。”
“当初送你跟老三过去,一是太皇太后的心愿,在一个也是想让老三在裴家学一学。”
“毕竟是世家大族,跟京中的这些先生还是不一样的。”
说着,话音一转:“怎么样,在裴家的这三年你学的如何?”
这语气带了些调侃,然而还不等沈明华开口,建元帝就已经笑着说道:“看样子应该不错!”
沈明华听了这话笑了笑:“舅舅怕是已经知道明华在裴家的一切了,又何故再问一遍!”
指着沈明华笑笑什么也没说。
不过,沈明华却抓住机会:“不过明华确实也没有让舅舅失望,课业上还是有所精益的。”
“哦,是吗?裴家的老太爷可还好?”
沈明华点头:“很好,如今裴家大多都是裴大公子做主。”
这话尽管有些突兀,但建元帝只当沈明华在跟他说着家常。
“哦,这裴大公子倒是颇有些美名,就是我在京中,也听的一些。”
见建元帝有兴趣,沈明华再一次开口:“除了美名,人长得也不错呢!”
沈明华如此说,倒是不让建元帝意外:“你啊,就只看到了这些。”
似乎是怕他不信,沈明华再一次开口:“舅舅好似不信明华说的,不若您找个机会把裴明礼叫来看一看!”
“反正您寿辰在即,让他来给你祝寿。”
这话说的随意,建元帝倒是笑了:“哈哈哈哈,明华,你这是怕舅舅不信啊!”
沈明华点头,模样有些娇俏,倒是让建元帝开心不已。
“明华,裴家幽居江南多年,让裴明礼进京,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的!”
这话沈明华没有接。
她心里清楚,如今的朝政,还不是她能插得上手了。
沈明华没有开口,建元帝却再次说道:“有机会的吧,不管如何,沈家的大公子我还是要见一下的。”
这话说完,看向沈明华:“话说明华啊,既然你对裴明礼的长相如此的赞不绝口,不如舅舅给你们赐婚如何?”
这话一出,沈明华一惊,猛地抬头看向建元帝,开口说道:“舅舅,您就别打趣明华了!”
见状,建元帝开口:“怎么,你是不愿?”
沈明华笑了笑,有些抱怨的说道:“舅舅是觉得明华爱您的眼了是吗,这么急着把明华给嫁出去?”
看着她建元帝摇了摇头:“你啊,这张嘴从来不饶人。”
“朕就问一下,你看,再说了,赐婚又不是立刻成亲,你还是待在宫里面的!”
沈明华轻哼一声,没有表态:“舅舅,明华现在不想说这个问题。”
“好好好,那就先不说,左右京中的好儿郎也不少,咱们可以慢慢的挑。”
说到这里,建元帝不知想到了什么,继续开口:“话说今年的科考,应该也会有不少的优秀儿郎,到时候舅舅帮明华也长掌眼!”
这明晃晃的调侃语气,倒听的沈明华脸色一红,有些害羞:“舅舅,您还在打趣明华!”
见状,建元帝也不再打趣:“好好好,舅舅不说了,这件事情还是看明华自己的。”
沈明华轻哼一声,看得建元帝又是一阵笑。
此刻的门外,庄嫔站在外面候着,听到里面打趣的笑声,眼睛一眯。对着一侧的侍卫问道:“御书房里的有谁在?”
庄嫔受宠,侍卫们对她也是恭敬。
“回娘娘,明华郡主此刻正在御书房内。”
庄嫔心下了然,身侧的丫鬟上前,附耳笑声说道:“娘娘,看样子陛下今日心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