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虞不解的看着自己,刘忠赶紧解释道:“那围我营的人之中没有将领,说明公孙瓒留有余地,并不想彻底翻脸。我营中有赵云、高顺,足以应对。若我回去,反而不好处理。太强硬了,恐把事态扩大。若太软弱,反而显得咱们怕了他公孙瓒。”
“既然如此,守正酌情处理就好!”刘虞点了点头,情况确实如此。只要刘忠、公孙瓒不露面,下面人闹的再大,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若是刘忠和公孙瓒对上,那就必须分个胜负了。显然目前的情况,还不是和公孙瓒分胜负的时候。
“二毛,你回去告诉子龙和高顺,让他们约束好军士,不要主动出击。若是公孙瓒的人敢冲击营寨,也不要客气。”刘忠见刘虞明白了,便对着王二毛下令。
王二毛听了刘忠和刘虞的对话,知道不会发生太大的冲突,心也就安定了下来,领了刘忠的令就回去了。刘忠和刘虞继续商量对付公孙瓒的事情。
“看来这公孙瓒是不打算交出兵权了!”刘虞想起刘忠之前的规劝,言语中带着一点点歉意。“当初就应该听你之言,给他公孙瓒摆下鸿门宴,就在酒席之间杀了他!”
“叔父,现在已经打草惊蛇了!暂时我们还是不要再撩拨那公孙瓒为好!”刘忠担心刘虞再提鸿门宴的事,赶紧劝道。
“如今公孙瓒围了你的营,不如我以调解你们之间冲突的名义,招那公孙瓒前来府衙大堂商议。届时我再邀一些幽州文武相陪,那公孙瓒必不生疑。到时候就在后堂埋伏下刀斧手,听我号令一拥而上,就在那府衙大堂斩杀公孙瓒。他麾下那些白马义从和幽州步卒群龙无首,谅他们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刘忠简直对刘虞无语了。如今公孙瓒虽然没有明着造反,实际上已经算是彻底和刘虞翻了脸,对刘虞岂能不防备?
刘忠记得历史上公孙瓒和刘虞关系恶化之后,对于刘虞的邀请从来就是称病不去。刘虞公开要夺公孙瓒兵权,已经是打草惊蛇了。那公孙瓒岂会再轻易涉足刘虞的地盘?
刘虞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办事情太过于理想化了,这也是刘虞在历史上被公孙瓒反杀的原因。也就是这一世遇到了穿越而来的刘忠,就是不知道刘忠能不能改变他的命运。
“不可啊,叔父!那公孙瓒武勇非常,若是不能斩杀当场,那就是逼他造反啊!公孙瓒手握幽州大军,你我岂是对手?在府衙大堂动手,不但有损叔父仁德令名,还会让在场同僚遭受池鱼之殃。还望叔父三思才是!”见刘虞正坚定按照原来历史的走向作死,刘忠只能苦苦相劝。
“若是能为幽州百姓除此祸害,我刘虞的名声又何足道哉?在场的同僚若知,也必会甘之若饴!”刘虞这番话义正言辞,已经站在了道德的高度,让刘忠无话可说,只能强调此番鸿门宴的弊端:“可是那公孙瓒武勇非常,若杀之不成,幽州必定会烽烟四起。”
“我意已决,守正不必多言!”刘虞可能觉得自己的语气有点生硬,稍微缓和了点语气解释道:“我为幽州牧,麾下岂无一二勇士?那公孙瓒如何武勇,能逃脱我的天罗地网?守正不必担心,只管做好接收那公孙瓒麾下士卒的准备即可!”
“既然叔父已经决断,侄儿遵命就是!”刘忠对刘虞的计谋并不看好,但见刘虞心意已决,也只好不再劝了。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果刘虞失败,自己如何应变了。
破虏营外。
高顺、赵云领着破虏营500士卒严阵以待。公孙瓒的士兵倒是有些随意,有站着的、躺着的,甚至有无聊的捉着头上虱子的,根本不将对面的500士卒放在眼里。
因为他们来了足足二千人,数量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不是那些没有见过血的新兵,一个个都是和胡虏打老了仗的人。
公孙将军给的命令就是只许骂不许动手,那军阵懒散一点、混乱一点也没有什么,只需要骂的响亮就行了。
“刘忠滚出来,你凭什么插手我们幽州的事!”
“刘忠滚出幽州去!”
“不敢打胡虏,只敢窝里斗,算什么本事!”
“我们不管你是什么将军,我们只听公孙将军的!”
……
“子龙将军,要不你压着阵角,我带人冲杀一阵?”高顺轻蔑的看着眼前乱七八糟的敌人,对着赵云说道:“这公孙瓒徒有虚名,眼前这点人,我只要200人就能把他们杀退!”
“高将军,刘将军不在,我们万万不可大意啊!”赵云摇了摇头:“这幽州兵长期和胡虏作战,绝对不能小视。你看他们阵型虽乱,可武器都是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一旦我们这边有所行动,他们能第一时间拿出武器厮杀!”
“更何况这幽州形势复杂,若是大战一起,不知道要给刘将军添多少麻烦!我观对方也无战意,我们只需守好营寨,对方只是叫骂就随他去吧!二毛已经去找将军了,一切等将军回来再说!”
赵云一番话说的高顺频频点头,不再提冲杀之事。
“子龙将军,王军侯回来了!”没多久,王二毛就从营地后面钻了出来。那公孙瓒说是围营,实际上围的极其松散,要不王二毛也不会进出自如。总之一句话,公孙瓒只是示威和表明态度,从来没有想过吃掉刘忠的这一营人马,只要刘忠不配合刘虞来拿自己兵权就行了。
“王军侯,主公怎么说?”高顺见到王二毛,迫不及待的问道。
“主公有令:请高将军、子龙将军守好营寨,不得主动出击。若是对方敢冲击营寨,也不要客气!”王二毛向高顺、赵云行了个军礼,传达了刘忠的命令。
“拿长矛来!”赵云听了刘忠的命令,直接向旁边一伸手。旁边的军士将手中的长矛递给了赵云。赵云接过长矛,磕了磕马腹,驱马向前走了几步,将长矛用力一掷。那长矛就稳稳的立在了两军之间。
赵云勒马于长矛旁,双腿夹紧马腹,双手将马缰向后一扯。战马仿佛也感受到赵云的意思,前蹄猛然高高抬起,扬起头颅长嘶起来。赵云双眸如星,冷冽的扫过对面公孙瓒的兵卒,一个人仿佛就有着千军万马的气势。
只听得赵云声若洪钟,大声的喊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