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定局之变
长安城中,林小羽在丞相府内来回踱步,神色凝重。自曹操离世,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局势愈发扑朔迷离。虽有遗命传位曹丕,但曹植一党心有不甘,朝堂之上隐隐有分裂之势。
“子龙,如今这局面,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内乱,我等当如何是好?”林小羽望向赵云,眼中满是忧虑。赵云拱手道:“先生,如今当务之急,乃是稳定朝纲,助五官中郎将顺利继位。只是曹植身边杨修等人诡计多端,不可不防。”
与此同时,曹植府内,杨修匆匆入厅,神色焦急:“公子,听闻丞相遗言已明,然陛下尚未正式下诏,我等仍有机会。可在陛下面前提及公子才情,以情动人,或可扭转乾坤。”曹植面带犹豫,摇头苦笑道:“杨兄,父亲既有此安排,我若强行相争,恐遭人诟病,且长兄并无大过,这皇位……”杨修急道:“公子不可如此心软!此乃千载难逢之机,若错过,日后恐再无出头之日。”
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林小羽深知必须快刀斩乱麻。他进宫面见献帝,奏明曹操遗愿与当下局势利害,恳请献帝早日下诏,以安众心。献帝心中惧怕曹操余威,又见林小羽言辞恳切,便应下此事。
几日后,诏书下达,曹丕正式继承魏王之位,加九锡,尊献帝为山阳公,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林小羽因辅佐有功,被封为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然而,林小羽心中清楚,这只是表面的平静,内部的隐患犹存。
曹丕初登大位,为立威巩固政权,对曹植一党展开清洗。曹植被徙封东阿,身边谋士皆被惩处,杨修因蛊惑曹植争位,被冠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之罪斩首。林小羽虽有心相救,但深知这是权力斗争的必然,难以插手。
一日,林小羽于洛阳街头巡视,见百姓虽生活安稳,却难掩对乱世的惶恐。他暗自思忖,这天下三分,魏虽占据中原,然吴蜀虎视眈眈,当务之急是发展民生、强军固本。回到府邸,他召集旧部商议。
“如今新朝初立,我等当为陛下建言,兴水利、垦荒田、重农桑,方可使魏国根基稳固。”林小羽看向众人,目光坚定。荀彧之子荀顗起身道:“林大人所言极是,然当下军资耗费巨大,欲兴民生,还需先整军备武,以防外敌。”众人纷纷点头,各抒己见,直至深夜方休。
不久,林小羽将整理好的治国方略呈于曹丕。曹丕阅后,龙颜大悦,召林小羽进宫详谈:“林爱卿所呈之策,甚合朕意。朕欲委爱卿以重任,督造水利,兴屯田之业,爱卿可有信心?”林小羽跪地领命:“臣必肝脑涂地,不负陛下所托。”
在林小羽的主持下,魏国各地大兴水利工程,引河水灌溉农田,荒芜之地渐成沃野。同时,推行屯田令,招募流民开垦,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但这一系列举措,触动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暗中勾结官员,对林小羽的政令多加阻挠。
一日,林小羽在巡视屯田时,发现多处账目不明,物资被克扣。他不动声色,暗中调查,发现竟是朝中一位权贵与地方豪强勾结所为。林小羽深知此人背景深厚,但为了魏国的根基,毅然决定将此事上奏曹丕。
朝堂之上,林小羽将证据一一罗列,那权贵起初还百般抵赖,待到铁证如山,才吓得瘫倒在地。曹丕大怒,欲严惩此人,但朝堂诸臣纷纷求情,皆言其家族有功于魏。林小羽见状,上前一步道:“陛下,国有国法,若因私情而废法,何以服众?今不惩此恶,日后政令难行,魏国危矣!”曹丕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将那权贵削职查办,抄没家产,其党羽皆受牵连。
经此一事,林小羽在朝中威望大增,但也树敌无数。然而,他心中只念着魏国的未来,毫不退缩。在他的努力下,魏国的国力蒸蒸日上,民生得以改善,军队粮草充足,士气高昂。
此时,南方的蜀汉与东吴听闻魏国新立后发展迅速,心生忌惮,开始商议联合之计。诸葛亮在成都与东吴使者频繁往来,欲结成联盟,共抗曹魏。消息传至洛阳,朝堂震动。
林小羽再次进宫,向曹丕进言:“陛下,吴蜀联合乃心腹大患,臣以为当趁其联盟未稳,出兵伐之,先破其一,可解危局。”曹丕点头道:“朕亦有此意,然出兵之事,关乎重大,当如何谋划?”林小羽展开地图,详细分析道:“可先派大军佯攻东吴,吸引蜀汉救援,再派奇兵绕道益州,直击蜀汉腹地,使其首尾难顾。”曹丕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就依爱卿之计,朕即刻命人筹备出征之事。”
魏国大军浩浩荡荡开拔,向吴蜀边境进发。林小羽随军出征,负责粮草调度与战略谋划。一路上,他严令军纪,确保军队秋毫无犯,深得士兵爱戴。然而,战事一开,却并不如想象中顺利。东吴凭借长江天险,顽强抵抗,蜀汉援军也迅速赶到,双方陷入僵持。
关键时刻,林小羽发现蜀汉军粮道防守薄弱,便建议魏军绕道突袭。这一计策果然奏效,蜀汉军粮道被断,顿时乱了阵脚。东吴见势不妙,也不敢贸然进攻,收缩防线。魏国军队趁机发起总攻,蜀汉军队大败,死伤无数。
此役过后,吴蜀联盟遭受重创,魏国声威大震。但林小羽并未因此而放松,他深知战争带来的创伤需要时间愈合,魏国要想长治久安,还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持续发展。回到洛阳后,他又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之中,致力于完善律法、选拔人才、推动文化教育,为魏国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在这乱世之中,一步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也试图在历史的洪流中,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寻得长久的安宁与和平,尽管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但他的信念从未动摇,脚步也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