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监正是一位年约三十、面容清癯俊逸的年轻人。
他全身上下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宛若深邃的夜空,好似能洞察世间万物,瞳仁更是漆黑如幽潭,深不可测。
当听闻圣上垂询时,他微微欠身行礼,整个动作既不过分谄媚,又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他的敬意。
紧接着,他不动声色地抬起右手,凭空一翻,掌心中竟奇迹般地显现出三枚古铜色的铜钱。
这三枚铜钱散发着深蓝色的光泽,黛玉极目去看,竟无法看清上面的图案,只觉神秘莫测,似乎蕴含着某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
尹监正并不采用常人抛掷铜钱的方式,而是手指轻轻一运力,三枚铜钱便在他掌心飞速旋转起来。
它们犹如三道绚丽的流光,交织出一道道令人目不暇接的轨迹,速度之快,让人无法捕捉其形态。
只能隐约听到它们在空气中划过的细微声响,犹如天籁之音,回荡在御书房的每一个角落。
黛玉微微低头,看似低眉垂目,眼观鼻,鼻观心。
实则她的神识早已悄然外放,密切关注着房内每个人的细微表情变化。
很快,她敏锐地察觉到,自尹监正手里的那三枚铜钱开始转动起,房内众人的目光便开始变得恍惚起来。
除了那位清虚真人依然保持着清醒的神志外,其他人的眼神都变得迷离,仿若被瞌睡虫悄然入侵,陷入了某种奇异的催眠状态。
琳琅年纪最小,表现得也最为明显。
她甚至打起了小呼噜。
小脑袋跟着铜钱旋转的节奏,一点一点地晃动着,还挺有节奏感,就像小鸡啄米一样,看上去蠢萌蠢萌的,非常可爱。
黛玉仔细观察着,发现圣上的表现,与她父亲林如海以及另外几个臣子颇为相似,虽然不至于像琳琅那般小鸡啄米般点头,但眼神也变得迷离而空洞,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蛊惑。
然而,在此过程中,尹监正的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过黛玉分毫。
他似乎在通过这三枚铜钱,探寻着黛玉身上隐藏的秘密。
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犹如要将黛玉看个通透一般。
片刻之后,尹监正缓缓收回铜钱,终于将视线从黛玉脸上移开。
他开始认真观察那三枚铜钱,这一看,眉头便渐渐皱了起来,脸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
稍顷,他的双眼猛然间震惊地抬起,再次看向黛玉,又极快地瞟向清虚真人,随即迅速移开。
若非黛玉神识外放,恐怕都难以捕捉到这一瞬间的微妙变化。
黛玉心头猛地一跳:尹监正如此震惊,莫非是真的看出了什么端倪?
下一刻,尹监正收回目光,神情已恢复平静。
他恭敬地开口向圣上回禀,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犹如能穿透人心一般:“陛下,微臣观此铜钱之卦象,亦觉青阳县君非池中之物。其未来之路,必将光芒万丈,不可限量。那雷电之吉兆,或可视为天命所归,与青阳县君的命运相辅相承。”
尹监正一开口说话,大家的神色才渐渐恢复清明。
他们好似从一场奇异的梦境中醒来,重新回到了现实的世界,而自身却毫无所觉。
圣上闻言,爽朗地大笑起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欣慰与自豪:“我朝有此吉兆降临,乃是我朝之幸啊!”
他随即吩咐一旁的富海:“你去传京兆府府尹过来,让他即刻在城门口贴出告示,详细告知城中百姓此事。以免有人无意中看到了皇宫上空的异象,却不解其意,以讹传讹,从而人心惶惶。”
富海听命行事,正要出门去传令时,圣上又补充叮嘱道:“另外别忘了,在告示中加盖钦天监的官印!以彰显此事之权威与真实。”
富海恭敬地应下,领命而去。
他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御书房的门外,只留下一串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
圣上看天色已近正午时分,便独留了清虚真人和尹监正在御书房内说话。
其他人则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岗位或府邸。
黛玉跟在父亲林如海身后,正欲离去时,却被一直盯着她的琳琅发现。
她飞快地跑过来,往黛玉手心里塞了一块碧绿色的小玉牌,期盼地道:“青阳姐姐,这是能随时出入宫门的令牌哦!你以后可要常来找我玩呀!”
黛玉应下了琳琅的请求,心事重重地跨出了御书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