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葛教授得知宋初苓和魏北望回来的消息,早早便过来了。
“你俩回来啦!事情办得还顺利吗?”
宋初苓笑着答道:“挺顺利的!”
魏北望:“……”忽略过程,结局确实顺利。
“那就好!”葛教授停顿了一下,如实说道,“之前你画的那个对讲机,我看不少材料都有现成的,就东拼西凑地组装出来了。昨天让小谭他们调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有效通讯距离能够达到两公里左右。”
“啊?”宋初苓很惊讶。
葛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很抱歉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组装了。怪我,见猎心喜。看到你那图纸,实在没忍住……”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宋初苓连忙解释道,“按理说有效通讯距离最少也能达到三千米。不可能只有两公里的。”
葛教授意识到了什么:“我叫小谭把对讲机拿过来,你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很快,谭川将对讲机送了过来。
宋初苓拿起螺丝刀就拆了。
认真检查了元器件之后,她开口问道:“天线还有更长一些的吗?”
“库房里暂时没有现成的。想要加长天线的话,需要另外采购。”谭川回答。
宋初苓点了点头:“那就只能先这样了。”
她快速将对讲机重新组装好,递过去:“再试试。”
谭川调好频之后,拿着一个对讲机跑下了楼。
从窗户,可以看到谭川一路跑到了靶场门口。
随后对讲机里传出清晰的声音:“喂喂,能听见吗?”
“能听见。谭哥,你再走远一点。”宋初苓拿着对讲机回应。
谭川继续往前跑,跑到靶场中央:“现在能听见吗?”
“能。谭哥,麻烦你跑出靶场,到山脚下的位置。”宋初苓直接指定地点。
谭川惊讶:“山脚下?你确定吗?”
目测山脚跟科研楼的距离都差不多三公里了。
“确定!”宋初苓给出肯定的回答。
葛教授侧头看了她一眼,随后目不转睛地望向窗外。
只见谭川一口气跑到了山脚下。
对讲机里传来谭川有些气喘的声音:“喂喂?我到山脚了。能听见吗?”
葛教授激动地盯着对讲机。
“能!很清楚!”宋初苓给予肯定的回答。
“我也能听见!”谭川激动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需不需要我往山上走。”
不等宋初苓说话,葛教授就立即说道:“走!上山!十米一测。”
宋初苓抬眸看过去:“再远的话,就会有杂音了。”
“有杂音不碍事!能通话就行。”葛教授眼含期待,“我们要测出最长通讯距离以及每个距离段的通讯质量,找出最优化的距离!”
这个所谓的最优化,自然是指能够通话的最远距离。
即便有杂音,也可以接受。
因为多几百米的通讯距离,就能节省出很多时间。
战场上瞬息万变。
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战士们的性命!
前世上过战场的宋初苓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微微点头之后便没有再说话。
经过测试,该对讲机的通讯距离最长可以达到4千米。
但大约3220米之后就会出现杂音。
最优化距离为3520米。
“好!真是太好了!”葛教授看着本子上记录的数据,开心得像个孩子。
宋初苓轻咳一声:“葛教授,其实更换了天线之后,最长通讯距离和最优化距离还可以再增加一些。”
“换!我这就叫小谭去提申请单!”葛教授毫不犹豫地说道。
接下来,宋初苓跟葛教授讨论了影响对讲机通话距离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环境因素首先是障碍物,比如山丘、树林、高楼等等,封闭环境也算,在室内的话,因为有墙壁等障碍物,也会减弱信号,其次是天气状况,像雷雨等恶劣天气都会影响对讲机的信号稳定性,最后就是电磁干扰。如果有其他信号源的话,会产生信号干扰。”宋初苓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
葛教授立即领悟:“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这样的信号干扰器来切断敌方通信?”
“当然!其实想要切断敌方通信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信号干扰器,就是发射跟通信相同的无线电波来干扰信号。还有一种是信号屏蔽器,需要发射信号的频率更快,让敌方无法接收到任何信息。两者相比,后者的屏蔽效果更为精准,效果更好。”宋初苓一边说,一边画图。
葛教授认真倾听,很快理解了其中的原理。
而魏北望虽然对于原理不太懂,但也立即明白了这两个东西的区别与作用,在脑海中演练如何应用到战场上。
下班铃响起。
葛教授才惊觉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竟然都已经五点了。
怎么感觉才吃过午饭不久?
“小宋,要不咱们吃过饭,晚上加个班?”葛教授意犹未尽,有点舍不得下班。
宋初苓自己其实是无所谓的。
反正她年轻,身体素质好,精神力充足,即便熬个三天三夜也不是问题。
但葛教授毕竟年纪大了。
她有些担心过度劳累对方会吃不消。
于是,她笑着说道:“葛教授,我才回来,您让我歇口气儿行吗?要不这样,这几天我争取把信号干扰器和信号屏蔽器的图纸画出来。到时候咱们再聊?”
葛教授精神松懈下来,也感觉有些精神不济,便欣然答应。
接下来的两天,宋初苓在办公室装模作样地画图。
但在魏北望看来,她绝大多数都盯着窗外的靶场发呆。
第三天,宋初苓按捺不住了,提出要去打靶。
理由她也早就想好了。
“画了两天图,遇到设计瓶颈了。想出去放松一下,缓一缓,看看能不能有新的思路。”
之前齐老已经答应过他俩打靶的事,303厂领导自然不会在这点小事上卡他们。
很顺利地放行了,并给了张条子自行前往库房领取枪支弹药。
看守库房的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大叔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皮肤黝黑,看起来非常严肃。
认真检查完两人的批条后,大叔便从一把钥匙中摘下来两个递给了那个小伙子:“去把三号柜子里的56式拿出来两把。子弹在29号箱子里。”
“等一下,大叔。”宋初苓偷偷塞过去一包烟,笑吟吟地说道,“我们俩在部队的时候用的就是56式,到现在还没换上63式。大叔,你看能不能让我俩先过过瘾?等回去之后也好跟兄弟们吹嘘啊!”
大叔把烟推回去:“用不着这个!我们厂最不缺的就是63式。我是怕你俩没用过,不习惯,所以才特意让人给你们找56式的。”
“啊?大叔你太有心了!谢谢!谢谢!难怪我一看你就感觉亲切面善呢!”宋初苓又把烟塞了过去,“您别跟我客气!这是我缴获的战利品!我和魏北望又不抽烟,放着也是浪费……”
盛情难却,大叔收下烟之后大手一挥:“小刘,给他俩挑两杆新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