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家超市的大门前,依旧如往常一样坐着许多人。他们或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着,或独自默默地坐在那里,目光时不时地投向不远处超市门口摆放着的一台黑白电视机。此刻,那台黑白电视机正播放着经典的电视剧《西游记》。
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一群孩子像小鸟一般欢快地飞奔而来。他们迅速围拢到电视屏幕前,一个个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画面中的孙悟空与各路妖魔鬼怪展开激烈的争斗。整个场面异常安静,仿佛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清晰听见,孩子们生怕自己发出一点声响就会打破这份难得的宁静。
而铁牛家,秀莲那瘦弱得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身躯却坚强地支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碌着,操持家务、照顾家人,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相比之下,铁牛虽然没有因为贪玩而丧失志向,但自从经历了那场大病之后,他整个人变得颓废了许多。曾经那个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铁牛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日无精打采、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的男人。
随着时光的缓缓推移,日子依旧如潺潺溪流一般,在这个静谧的小村子里平静地流淌着。福生和翠兰一家欢欢喜喜、顺顺利利地搬进了那装修一新的温馨新房。明辉和灵儿在这崭新的家里,如同两只欢快的小鸟,开心地嬉笑打闹着。他们那清脆爽朗的笑声,仿佛灵动的音符,时常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跳跃、回荡。
村里的人们眼瞅着福生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那股子热闹劲儿和富足模样,让大家心里都泛起了好奇的涟漪。于是,村民们便凑在一起,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哎,你们瞧啊,福生这对夫妻最近又是捣鼓啥生意呢?天天早出晚归的,忙得脚不沾地。”一个大婶率先开了口。
“谁知道啊,我就只见他俩天天背着个大袋子,神神秘秘的,也搞不清里面装的究竟是啥玩意儿。”老王家的媳妇接茬儿说道,脸上满是疑惑的神情。
“你再瞅瞅人家,这不,新房子盖得漂漂亮亮的,还买了上好的板材,打了一溜儿整齐的柜子呢。”老刘家妇人不甘示弱地接着说道,眼睛里透着一丝羡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像一群聒噪的麻雀,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福生在和服装店、裁缝铺的老板经过多次深入细致的沟通后,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的一些变化。
他发现那些服装生意兴隆的店铺,大多售卖的都是成品衣服。在这些店里,扣子这类小物件似乎已经渐渐被边缘化,因为服装店基本都是直接售卖成品服装,只有裁缝店还会偶尔用到扣子。
福生深知,成品服装已然成为了当下的一种发展趋势。如果自己仅仅局限于把扣子卖给那些小裁缝店,那么往后的客源势必会越来越少,生意也会逐渐陷入困境。当福生深刻意识到这个严峻的问题后,便迫不及待地和翠兰商量起来。
“翠兰啊,我琢磨着,要不咱们开个服装厂吧?”福生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开个厂?这可不是小事儿啊!那得需要多少钱呢?咱家里赚的那些钱,不都拿去装修房子了嘛,现在家里也没剩下多少积蓄了呀。”翠兰微微皱起眉头,面露担忧之色。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可以先从南方批发一些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的成品衣服回来卖。等慢慢地攒够了钱,再开个小小的服装厂,到时候咱们就能自产自销啦。”福生兴致勃勃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听起来倒是不错,可是买成品衣服也得有足够的本金才行啊。还有南方城市那么远,你去找谁啊?会不会被骗呢?”翠兰还是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
“就在我与服装店老板送货的日子里,我已经旁敲侧击的成功打听到了南方城市的服装市场的具体位置所在!不仅如此,我还知道哪些地方能够买到品质上乘、价格实惠的服装,关于那些服装的售卖渠道,我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嘛,要说这资金方面可真是个大问题啊……唉,让我再仔细琢磨琢磨,好好想一想究竟能从哪儿弄到这笔启动资金才好呀。”福生一边轻声呢喃着,一边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但他那双明亮的眼眸里却始终闪烁着坚定不移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在服装行业中大获成功的美好景象。
家里基本没积蓄了,但是想和翠兰去南方批发服装,这些成本从哪里来呢?福生紧皱着眉头,在那间略显昏暗的屋子里来回踱步,脑子里不断地盘算着各种可能性。
翠兰静静地坐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却又夹杂着对未来的期待。她轻轻地咬着下唇,时不时抬头看看福生,那目光仿佛在说:“我们一起去试试,总会有办法的。”终于,翠兰打破了沉默:“福生,要不咱们先试试找亲戚借借看?说不定能凑够这成本。”
福生停下脚步,叹了口气说:“我也这么想,可亲戚们条件也都一般,谁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啊。”
翠兰站起身,走到福生身边,握住他的手:“试试嘛,不试怎么知道。”
次日福生先来到了大姑家。寒暄几句后,福生鼓起勇气说道:“大姑,我和翠兰想着去南方批发服装做点生意,可手头实在没什么钱了,您看能不能……”
大姑面露难色,皱着眉头说:“福生啊,大姑也想帮你,可你也知道,你表弟正准备谈媳妇,到处都要花钱,大姑家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啊。”
福生心中一沉,但还是笑着说:“大姑,我理解,您也不容易。”
之后,福生又去了好几个亲戚家,得到的大多都是类似的回应。有的直接摇头,还劝福生:“福生啊,这生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你没经验,万一赔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哟,还是安稳点好。”
福生的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每一次的碰壁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沮丧,但他知道,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
福生爹娘知道儿子和儿媳的想法后,走了过来,和福生说:“福生啊,你有个表叔,是你姨姥姥家的儿子,现在在县城工作,但是很久没联系了,或许你可以去试试。”福生娘说道;
“娘,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过呢?还有这个表叔在县城哪里呢?我去哪儿找啊?”福生问道
“你先别急,明天一早我给你问问。”福生娘说道。
次日天一亮,福生娘便去了福生姨姥姥家,还带了些家里的土特产,毕竟是求人办事儿嘛。
谁知到她们家后,发现她们一家人已经跟着儿子去了县城,问了左邻右舍才知道他姨姥姥家在县城的大概位置。福生娘只能折返回家了。
这个是福生娘的大姨,算来也得快八十岁了,也好多年没见了,不知道她老人家身体怎么样,福生娘心里想着,就回家了。
就这样福生拿到了县城表叔家地址,次日晨曦才刚刚在天边泛起一丝微光,福生就早早地起了床。他精心挑选了自家地里产出的土特产,装满了一个沉甸甸的大布袋。那里面有新鲜嫩绿的青菜,颗颗饱满,还带着清晨的露珠,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翡翠;有自家果园里摘下的红彤彤的苹果,个个圆润多汁,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还有一小袋自家腌制的腊肉,那浓郁的香味隔着布袋都能隐隐飘散出来。
福生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忐忑,踏上了前往县城表叔家的路。他背着那袋土特产,脚步匆匆却又坚定。一路上,他穿过了熟悉的田野,那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送行;路过了静谧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生活的点滴。
经过了漫长的跋涉到镇里坐客车,福生终于来到了县城。县城的街道繁华而热闹,与他那宁静的小乡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人们行色匆匆,各种店铺琳琅满目。福生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按照邻居给的地址,朝着表叔家的方向走去。
终于,他站在了表叔家的门前。那是一栋整洁的小楼,在周围的建筑中显得颇为显眼。福生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缓缓地敲响了门。
敲完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为福生开门的是一位中年男子,看似应该是表叔;
“您是王军叔吧?我是王福生,我娘让我来看看姨姥姥。”福生说道。
“来来来,福生是吧,进来坐。”王军招呼福生进去坐。
福生跟着表叔走进客厅,小心翼翼地坐在沙发上。客厅里布置得温馨而整洁,各种现代化的家具一应俱全。福生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他深知表叔在县城里打拼多年,生活过得很不错。
“表叔,我好久没来看您了,这次特意带了些家里的土特产给您尝尝。”说着,他把背后的布袋递了过去。
表叔接过布袋,看着里面丰富的土特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你这孩子,还这么客气。快来坐吧。”表叔把福生让进了屋里。
“表叔,我姨姥姥呢,听我娘说,姨姥姥也在县城里。”福生问道。
“你姨姥姥生病了,最近风寒感冒,在里屋躺着呢。”王军说道,便引福生进去。
走进里屋只见一个老人在床上躺椅,虽然生病了,但是看精气神还是不错,福生走近便喊“姨姥姥,我是福生,我来看您了”;
“啊,你说啥?”老人有些耳背。
“娘,这是我表妹家的福生,今天来看您了。”王军大声和母亲说道。
“噢,孩子快坐快坐。”王军娘连忙起身招呼福生坐下。
“姨姥姥,您先休息,不用客气。”福生说道,说罢两人便回到了客厅。
表叔给福生倒了一杯茶,笑着问道:“福生,好久没见了,听说你都结婚有娃了;你这次来县城,不会只是单纯来看我吧?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福生犹豫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便把想去南方批发服装却缺少成本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表叔听后,微微皱眉,沉思了许久。福生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气都不敢出。
终于,表叔缓缓地开口了:“你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做生意有风险,你们真的考虑好了吗?”
福生坚定地点点头:“表叔,我们已经想好了,我们愿意去努力拼搏,哪怕吃苦受累也不怕。
表叔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好吧,我可以借给你们,算是给你们一个机会,但要打个借据,你们要按时还的,这个钱不白借,还需要付利息给我。这样你们才有动力。”
福生先是心理打了个鼓,然后紧紧握住表叔的手,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表叔,都听您的,太感谢您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们记在心里,以后一定好好报答您!”
说罢,签了字,拿了钱,福生道:“表叔,您放心,我们肯定会谨慎对待这笔钱,把生意做好!”道谢后离开了表叔家。
有了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福生和翠兰准备踏上了前往南方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