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师傅笑了笑说,幸好睡前我煲了些汤和米饭,估计这会还温温的。
余师傅煲的是老火鸡汤,先将半只老.母鸡焯水,然后配上适量的当归、干山药片、白百合、党参、黄芪等小火煲上2小时,快起锅时再放些枸杞和盐。
余师傅还炒了四个已经备好的菜,有酸菜炒猪大肠、青蒸鱼、野山椒牛肉、猪油渣炒时蔬,都是巧莉爱吃的,巧莉还让余师傅弄个辣椒葱油碟。
她一口气喝了两碗汤和一碗米饭,还把汤里的鸡肉和排骨捞出来吃沾着辣椒碟吃得一干二净的。
余师傅笑着称巧莉过了一个年大了一岁,这战斗力杠杠滴。还问她路上为什么不备点吃的?
巧莉说备了,但是吃多了又要去服务区排队上洗手间,太折腾人了,所以也不怎么敢吃。
吃饱饭后,余师傅让巧莉去客厅休息,他去把厨房收拾干净。外面的天色还很暗,余师傅的家里笼罩在一片温暖的灯光之中。
巧莉坐在餐桌旁没有动,她满满爱意的看着这个正在做家务的男人,心里从未有过的满足,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幸福就该这样子,在温馨的小房子里,爱人在厨房忙碌,孩子在客厅闹腾。
忙完后,余师傅看到巧莉坐在餐桌前傻笑着发呆,便拥着她去沙发上,电视机里播放着轻松愉快的节目,巧莉发现余师傅的皱着眉头,眼神有些游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她抱着茶几上的零食,一边吃着一边观察着余师傅。她发现余师傅的手在不停地剥着开心果,却并没有吃多少,而是机械的放在了盘子里。
“你看起来很累的样子”巧莉关切地问道。
余师傅勉强笑了笑,说:“还好,可能是有点累了吧。”
巧莉知道余师傅是平时也是个话不多的人,但直觉告诉她,余师傅的心事并非只是简单的劳累。
她放下手中的零食,靠着余师傅轻声问道:“有什么心事吗”
余师傅沉默了一会,想了想家里的事还是自己解决好,便摇摇头说:“只是这么多天累了而已”
巧莉见他不愿意说,也不想多问,她是个很尊重别人隐私的人。
不一会儿,她又觉得困了,于是又跑到房间睡觉去了。
等她醒来,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拉开窗帘,便是一屋子的阳光,她喜欢这种睁开眼看到满屋子阳光的感觉。
厨房里余师傅穿着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着,他的双手在炉灶和案板之间灵活地穿梭,时而翻炒,时而切剁,动作娴熟而有力。
一锅热腾腾的汤在炉火上咕嘟作响,蒸汽升腾,弥漫在整个厨房里。
家是什么?就是厨房里的热气,黑暗里的一盏明灯。
巧莉悄悄的走过去,从后面抱着这个男人,她把头靠他厚实的背上,听着他有节奏的心跳声,那种踏实和温暖的感觉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余师傅回过头蹭了蹭她的头,声音里满是宠溺和温柔:“醒来了,等下就可以开饭了”。
巧莉嗯了一声,便再也没有说话,他们静静的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他们的生活都因为有了彼此而变得温暖和幸福。
昨天因为路上堵车,她特意向陈小姐多请了一天假,下午就要返回陈家上班了。
余师傅跟她说如果感觉累就辞去这份工作,巧莉笑着说,我得养家糊口,不上班那一家老老小小都得喝西北风了,余师傅说我不是给了你一张卡吗,可以无限制的刷。
巧莉觉得两个人的关系还没有定下来,自己怎么可以随便刷别人的卡呢,即便结婚了,自己还是要工作,不然真的要背上傍大款的骂名了。
巧莉突然想到,从昨天到今天,余师傅一直都没有跟她提起家里面对她的看法,也没有提出让她跟女儿的见面,难道是家里面不同意,再结合他的表现,她想余师傅一定是遇到家庭成员的阻力了。
聪明的她决定不问他,她相信很多事情无须多追问和强求,只需顺其自然,让时间去慢慢揭晓答案。
该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
不过她想着回到陈小姐家还是去买个试纸测一下,大姨妈没有如期报道,自己又太能吃能睡,这个症状跟当年怀小宇时差不多,万一中招了该怎么办呢?
下午四点钟,巧莉收拾好东西准备回陈家,余师傅想让她吃了晚饭再去,但是巧莉想着保姆凤姐一家人今年回湖南过年,说了要初十二才能来,自己还是早点去把家里收拾整理一下。
她让余师傅先送他回妈妈家,她从老家带了一些物产,送给陈家和余师傅。
陈小姐、优优还有余师傅都很喜欢吃江西米粉,巧莉这次特意到舅舅的小作坊买了100斤,农村这种小作坊往往是几代人传承下来,虽然没有什么三标论证和华丽的包装,但是也没有科技与狠活,都是本地人去买。
有钱人对于食材的要求比普通人更高,可以不好看,可以口感没那么好,但是他们追求食材的安全和食物本身的味道。
舅舅的这个农村小作坊,不但养活了舅舅家的几个大学生,当年也在巧莉家困难时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巧莉这次回去,看到有做三农产品的返乡大学生跟舅舅在谈这个米粉合作的事,江西米粉跟江西脐橙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接受。
弟弟甚至都跟她商量,研究生毕业后如果工作不满意 ,那就跟姐姐开辟一个新账号,做三农产品的自媒体,只是妈妈觉得读了这么多书还是去在农村卖货有些不值。
巧莉把东西一一分好,就像所有的游子年后返城,家里的老人会说这一袋给大儿子,那一袋给小女儿。
余师傅帮她把东西拎到电梯口,她还是非常的担心遇到陈小姐,余师傅倒是坦坦荡荡说遇上了就挑明,我们正大光明,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