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风波与出诊经历
卫国的诊所里,卫国正在帮患者看病。这条街上的黑社会老大张超走了进来。
卫国看到张超进来,赶紧起身打招呼:
“超哥,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坐。”
说着,便起身把超哥让进屋,还搬了一把椅子,让超哥坐下,又递过来一杯茶。
超哥一边品尝着茶,一边环顾四周,查看他的人给卫国房子装修得如何。
看了一圈,自己觉得很满意,就对卫国说:“这房子装修得还算满意吧?”
“超哥,你太客气了,这房子装修得我非常满意,和原来基本一样。”卫国回应道。
“只要满意就行,我现在再给你一个惊喜。”
超哥说着,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本房产证。
过去的房产证不像后世的那么漂亮精美,上面的字是手写的,
盖有街道办事处的章,就这么简单。
超哥把房产证递给卫国说:
“你喜欢就行,我已经把这个房子的房产证办到你名下了,这个房子就是你的了。”
卫国说:
“超哥,那怎么行?”
顿了一下又说:
“超哥,你把房产证办到我名下了,那我给你多少钱?”
“卫国,你要把我当成兄弟,就不要再说钱的事了,
你也不缺这点钱,你哥我也不缺这点钱。
兄弟你在超哥的眼皮子底下受委屈,是哥们没照顾好你,就当哥给你赔不是了。”
卫国见超哥把话说到这份上,便不再推辞,收下房产证,说了一句:
“超哥,那这房子我就收下了,以后有什么地方用得上兄弟的,一定要说一声。”
超哥又在卫国的诊所里坐了一会儿,见卫国病号比较多,就告辞离开了。
超哥从卫国的诊所出来,长舒一口气,一脸轻松。
他真怕卫国不收这套房子,连豪哥这样的人物对卫国都言听计从,何况是自己。
超哥刚从卫国的诊所走,县委书记的小舅子小刚匆匆走了进来。
卫国看到小刚进来,吃了一惊,立马问:
“小刚,你母亲的病又犯了吗?怎么会又犯了呢?是不是你家发生了什么事,
你母亲承受不了?”
小刚见卫国误会了,急忙说:
“卫医生,你误会了,我到这里来不是因为我母亲,
而是因为城建局局长的父亲刚刚犯病。本来城建局局长想亲自请你,
可是他父亲的精神病突然变得非常严重,
闹得特别凶,他也不敢离开,所以就让我来请你。”
卫国稍作犹豫,他深知医生的职责所在,尽管诊所里的工作已经十分繁重,
但城建局局长的求助他也无法拒绝。
于是就答应稍等片刻,把这几个病号看完就去。
小刚留下地址后就回去了。
卫国赶紧把这几个病号看完,顾不得休息,
按照小刚提供的地址匆匆朝城建局局长家里赶去。
城建局局长住在城建局的家属院内,这里在后世也应该是高档住宅区,
环境清幽,绿树成荫。
卫国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一个气质不凡的中年妇女开了门。
她上上下下打量着卫国,眼神中满是疑惑与不屑:
“你就是来给我公公看病的医生?怎么这么年轻,靠谱吗?”
虽然对方态度不好,但卫国还是礼貌地笑着自我介绍:
“你好,我是卫国,是局长邀请我来给伯父看病的。”
中年妇女却冷哼一声:
“就你?年纪轻轻的能有什么经验,我公公的病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看的,
万一误诊了怎么办?你还是回去吧。”
说着就要关门。
卫国心中一阵无奈,但依然耐心地解释:
“我理解您的担忧,不过医术并非完全取决于年龄,我已经接触过许多病人,
处理过许多复杂的病例,而且我对您父亲的病情也有一定的了解……”
还没等卫国把话说完,城建局局长的夫人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行了行了,不要说大话了,我看你就是个毛头小子,
根本不相信你能治好我公公的病,赶紧走,别耽误时间。”
卫国无奈,只好转身离开。
城建局局长一边陪着父亲,一边算着卫国应该到了,就对妻子说:
“你去到前院迎迎卫国医生,他应该快到了。”
谁知道他妻子满不在乎地说:
“卫国医生已经来了,我把他撵走了。
那么年轻,一看就不靠谱,可不敢让他给爸看病。”
城建局局长一听顿时火冒三丈:
“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你别看卫医生年轻,但他医术精湛。
多少人想请他看病都请不到,你怎么能把他撵走呢?”
局长妻子被局长的怒火吓了一跳,但还是嘴硬地说:
“他那么年轻,能有什么本事,我这还不是为爸好,万一他治坏了爸爸怎么办。”
城建局局长气得暴跳如雷: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这是偏见,医术和年龄没有必然联系。
卫医生的医术可不是吹来的,连咱们县医院的常医师都非常佩服。
你赶紧和刚子一起,把卫医生请回来。”
城建局局长老婆听城建局长说连县医院的常医师对卫医生都非常佩服,
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错了,就叫上刚子又来到卫国的诊所。
城建局局长老婆见到卫国就说:
“卫医生,实在是不好意思,刚才是我不对,我太鲁莽了,我知道错了,
您大人有大量,就再辛苦一趟给我公公看病。”
卫国本想拒绝,但想到秀坤带的一班子人还在城建局局长的手下干活,
犹豫了片刻后,还是跟着城建局局长的老婆一起来到他们家。
再次来到局长家,局长亲自迎接,满脸愧疚:
“卫医生,实在是对不住,我老婆她对你不了解,你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我父亲的病还得麻烦你多费心。”
卫国笑着说:“局长,您别客气,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
咱们还是先去看看病人吧。”
来到病人的房间,
卫国看到城建局局长的父亲的病情和张抗的差不多,就立刻放下药箱,取出来银针。
经过一番消毒,然后手一挥,几根银针飞了出去,银针稳稳地扎在了穴位上。
时间不长,局长父亲的情绪就稳定了下来。
看到局长父亲的情绪稳定下来,卫国就把针收了回来,
然后拿出笔和纸开了几服药,然后就准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