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陷入了沉思之中,得亏方平安没有进厂子,靠着他这一手的秘方,如果去了食堂上班,抢傻柱的工作那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当然,他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了,真要碰上各种老饕或者懂行的,光靠着一手调料那是混不过去的。
在专业人面前,厨艺食材调料都很重要,方平安不过是取了个巧而已。
而且,他本来弄出这个玩意儿,就是为了走大众路线。
只能说,如果有比傻柱差不了多少的厨师,靠着这个调料,那就能稳稳的压住傻柱一头了。
就连何雨水这种大厨子女,娄晓娥这种谭家菜顺位继承人,以及老聋子那种不专业但很舌头挑剔的食客,都完全被这调料的味道给征服了。
这调料,有大用!能赚大钱!
一瞬间,易中海想到了很多,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方平安,你这调料叫什么名字,是怎么配的?”
全场安静了下来,只有贾张氏还在对着刘光天大呼小叫,说这点够谁吃的,喂猫呢?再来一碗……不,一盆。
当然,没人理她。
方平安想了一会,便回答道:“名字嘛…就叫新村十三香…怎么配的——”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易中海这才发觉,自己要方平安说出秘方,无异于逼傻柱说出他们家祖传的菜谱,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谁会把这玩意儿说出去啊?
“我这不是看着你这调料效果好,如果推广出去,大家都可以在家自己做的话,这不是造福百姓的事儿吗……”易中海强行给自己辩解着,但方平安自然是不为所动。
“想造福百姓啊?可以啊…你那么高的工资自己捐赠去啊…没人拦着你啊…把别人的东西拿去造福百姓…然后你来做好人?”
“慷他人之慨成就自身之名…易中海…你可真有脸…”方平安嫌弃地摇了摇头,这易中海是疯了心嘛?
拿道德大棒来压制自己?
我承认我没有道德行了吧?
易中海被这话反呛了一句,慌忙解释到:“我哪儿有钱,上次不是赔给你那么多了嘛,我媳妇身体不好,每个月吃药都要花很多钱……”
方平安赶紧点头接上:“对对对…大家伙都知道…只有给贾家捐钱的时候…你易中海才有钱…其他邻居有困难…你就视而不见…搞得贾东旭好像是你亲儿子一般。”
“我不是!我没有!你瞎说!”易中海听到方平安这么一说,当时就紧张了起来,最后丢下一句“不可理喻”,便带着媳妇回了屋子。
方平安还在那里纳闷,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就是打个比方而已啊,难不成被我给说中了?”
再看看贾张氏,还在没心没肺的跟刘光天多要一碗,便摇了摇头,没管这事儿了。
真的又如何,假的又如何?谁踏马有心思管你们那些破事儿。
别耽误我发展村子就行。
————————————————
次日,方平安跟着虎子一起去了街道办,带上了一斤“新村十三香”,街道办小食堂拿着调料做菜尝了尝——大惊失色!
那厨子当时就给方平安给跪了下来,要拜师!
专业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玩意儿的出现,不说行业会有震动,最起码很多厨艺不行的家庭妇女只要稍微买那么一点,做菜的时候加一些,那味道就堪比国营饭店的普通厨师。
对于大厨名厨影响不大,但有这个玩意儿,他们做菜的味道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只要是个厨子,对于这种调料那完全就没有免疫力。
但方平安哪儿能收徒弟啊,就算要收徒弟也得找个小厨娘吧?街道办这厨子一把络腮胡,那苍老的样子跟傻柱有的一拼,方平安是疯了心才收他做徒弟,那不是膈应人嘛。
婉拒,不过剩下的“新村十三香”以公对公的名义送给了街道办,由王主任自行分配。
最终的目标,是要王主任把这玩意儿给送到区里去,问问能不能以平安新村的名义,建一个小作坊,专门生产这个“新村十三香”,小作坊也行村办工厂也行,反正就是给村子多弄一个进项。
这就弄得王主任直皱眉头。
“平安啊,这东西是个好东西,我也相信一定会大卖,你搞钱的能力大家可是有目共睹的,我也知道上面有相关政策支持村办小工厂……”
“但,你作为一个新村,农业才是基础啊,你不能本末倒置啊。”
据王主任所知,到目前为止新村的鱼塘、家禽、蘑菇种植等方面的盈利还没到1000块,耕地那边的土豆还没成熟。但方平安个人采药卖药就已经到了2500块,新村他垫资都已经有4000多了,这完全就是头重脚轻啊。
“只要你年底村子里的农业产品与农副产品的收入,能够还清你的垫资,那这个作坊的事情我就可以去区里研究申请,你那外院的小门也可以单独开一个。”
“这些调料,如果说原料都是你们村子里自己种出来的,那便就是农副产品,但你是从药店和菜市场商店买回来二次加工的,就不算是农副产品,这个道理你明白吧?”
“只有你的基础农业产出能够达到一个标准,我们才能谈其他的计划。”
对于这个底线,王主任是非常坚持的。
因为她和区里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在乎的不是你一个两亩半地的小村子能多么赚钱,而是超小型新村能不能存活下来,能不能在只有这么点土地和鱼塘的基础之上养活这么多人的问题。
说夸大一点的话,“平安新村”一旦能够成功,那就是全国示范Gc村示范单位啊!
这套模式能不能复制暂且不说,但足够其他单位来观摩学习了。只要研究出一套可行的体系,能稍微让其他村子的土地产出多出那么一点点,或者管理模式上优化那么一点点,那就是足以惊动ZY的政绩了!
钱不钱的对于他们来说不太重要,他们都在体制内,再加上处于这个年头与位置,政绩才是最重要的。
失败了,对他们来说不痛不痒,因为本就没有往上报,而且没有浪费社会资源,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压力。只是必须时刻盯着方平安,免得他太出格了。
比如说这个调料作坊,如果没有这个新村的话,联合街道办一个小作坊也没啥大问题,反倒能够安排一部分人就业,那是大好事。
但在“新村”这个概念面前,其他的都得让步,你方平安必须老老实实的去搞农业!
别浪!
最终,方平安也压下了这个心思,王主任给他的指导意见是,现在你自己弄着吃也好送人也好都可以,但是不能作为商品卖钱,因为“新村十三香”不属于你们村子的农副产品。
等年底平账的目标达到了,再去区里研究这个事情,如果上面也没有意见的话,到时候再看怎么办作坊或者直接办厂。
商议定了之后,方平安便去了北海公园跟他们几人一起钓鱼进货,然后中午才回了四合院。
结果一回到花园子,又踏马见到了一个他很头疼的熟人。
秦京茹?
这虎了吧唧的小丫头片子怎么来了?
我一见她脑瓜子就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