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全胜的故事是这样的:他声称有个朋友找到他,让他卸掉袁成的一条腿,办成之后就给他8万块。如果能干掉你们处的郑处长和马处长,还能拿到100万。但是当时他没有答应。这个突如其来的线索吓了李和一跳,于是赶紧就报给了警方。
警方正愁找不到线索呢,于是就把孙全胜叫来问话。结果他编的故事是漏洞百出呀,最后终于承认就是为了骗线索费才这么干的。
这小子就这么成功把自己送了进去。这小子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就是个小插曲,让大家了解一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大话太多了。
再回到袁成案子上,一下消失两个公职人员,这可不是小事。警方进行了深入调查,首先是关于两人的生活方面。
首先是袁成,调查发现这小子常年在外沾花惹草,两口子经常吵架。而谷冬梅这边就不一样了,她平时为人正直,跟老公的生活也很和谐,而且一点关于她和袁成乱搞的证据都没有。
最最关键的,当天谷冬梅没挎包没拿,桌上的电脑都开着,临出门前也和科室其他同事说过,外出一趟下午就回来,这明显不像是要私奔的意思,对不对?
于是顺着线索继续查下去,结果发现这个两人私奔的消息,源头来自蒋英库。
本来没他什么事,这下根据消息来源以及郭艳红的回忆,发现蒋英库这是有嫌疑,于是就叫来问问吧。
蒋英库早就想好说辞了,警方一问,他就说自己也很无奈。袁成6号那天,管他借了几千块钱,说自己想出去散散心。那我想着工作压力大,休息一下不是很正常吗?至于说他和谷冬梅的事,后面我听说他俩一起消失了,我这才猜测是不是私奔了。这顶多算我造谣,别的我也不知道。他欠我钱,欠条都没打,那我还没地说理去呢。
他这话说的毫无破绽,毕竟现在人找不到,他说的这些又是人之常情,警察叔叔都怀疑是不是弄错了,但是还得继续往下问呀。
哪知蒋英库又开始编瞎话了:“警察同志 ,我这还有个情况刚想起来。今年的3月6日的时候,袁成的一个情人叫潘什么来着,哦对,潘淑贞呢,也失踪了。因为这个女人我听她提起过,所以后来她来我家跟我说,如果有人来调查潘淑贞的事,或者是询问3月6日我在哪的话,你就说咱俩当天一直在一起,帮我做个人证,好吧?”
经过蒋英库这么一说,袁成现在不一定是私奔了,很有可能是畏罪潜逃,这件事听起来就更通顺了。
不过警察叔叔可不是吃素的,伴随着刑侦手段的升级,蒋英库这个无懈可击的谎言 ,立马就要原形毕露了。
其实蒋英库就是一直没被发现,所以太过自信了,从来都不关注科技发展,也不关心社会的进步,他的人生也即将结束。
咱们继续往下说 ,蒋英库回答完警方提问,现在的袁成直接变成了杀人嫌犯,而这件事就更复杂了。
回到家的蒋英库美美的开了瓶红酒,开始一边品酒一边品着案件,屋内没有开灯都难掩他脸上的喜悦。
他知道他编的这个谎言无懈可击,毕竟自己也在公检法干了这么多年了,非常熟悉警方的办案流程。就这套说辞,完全是死循环,谁来都不好使。
他的想法单从逻辑层面是无懈可击,但是那是2000年之前。如果在2000年之前袁成案,还有可能变成悬案。但是当时的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他也混上了手机。这玩意儿平时是一个便利的工具,关键时候也是一个定时炸弹,只不过蒋英库不知道这事儿。
警方迅速调取了蒋英库、袁成、谷冬梅三人最近一段时间的通话记录。
3月8日的情形很快就被还原了出来:3月8日上午8点半,蒋英库给袁成家座机打了过去,随后二人的手机信号同时出现在了宣化街某基站。
这期间,袁成又把电话打到了谷冬梅办公室,期间总共通话两次。
而接下来的时间里 ,三人的手机信号同时出现在了哈尔滨道里区七道街,期间一直没有移动过。
等中午以后,蒋英库的手机又给蒋云权拨过去两次,而最后袁成和谷冬梅就人间蒸发了。
到这,你蒋英库有了重大嫌疑,即便不是凶手那也是参与隐瞒实情的知情人。
关键俩人私奔的消息都是你散播的,那就别等着了,第二天就准备把他抓过来审问。
虽然哈尔滨警方对这件事的反应速度非常快,28日收到报警,29号就查到了蒋英库,但是蒋英库还是通过关系提前收到风跑路了。
由于警方不知道蒋英库租的房子具体位置,随后,警方就对道里区祈祷街展开了调查。
市公安局出动100多名干警,把整个祈祷街围了个水泄不通,对里面所有的住宅全面清查。
很快,蒋英库的出租屋就被找了出来。警察叔叔进去一看,都搬空了。
经过对屋里的搜查,发现炉子和烟囱的连接处 ,有一块发黄的骨头。房屋内不少地方发现了很多类型的头发,有长有短,有黄有黑。好嘛,这下连现场人员都感觉闻到了屋里的血腥味。
而那块黄色的骨头,经过鉴定,确认是人的脊骨。到这,蒋英库基本上没跑了。
随后警察叔叔又分成两拨,一拨开始调查蒋英库在哈尔滨的社会关系,另一拨则是赶到了肇东。
结果肇东那边率先传来了好消息:蒋英库在肇东的那些年 ,先后有超过10起的失踪案,都跟他撇不清关系。这下事情就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