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荒城内
几个官兵拿着告示,一条街一条街贴着,看到有百姓来问也没不耐烦,一条条解释清楚。
百姓们听完傻眼了,满脸不敢置信:“官爷,您是说现在军营要征兵,一旦被选上的话,每月三百个铜板。”
“吃住都是军营包了,每个月还可以休沐两日,逢年过节发东西,还……还给养老?”
说到养老的时候,声音不自觉拔高,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他们养老都是指望下一辈的孩子,从没听说过朝廷给养老。
可现在看到了什么,姜侯爷让人贴告示,从来北荒到现在,说的事哪一件没做到。
那这件事必然也是真得,实在是太不可思议,就像是做梦一样。
官差见他们这样没说什么,脸上一直带着笑意,别说是老百姓了,就是他们刚拿到告示的时候,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一个汉子目光灼灼道:“官爷,啥时候征兵啊,俺们到时候去报名。”
“三日后城门口,愿意来的去那边登记,符合要求才可以,老弱病是不要得……”
解释完后继续下一个街道,一日下来嗓子都哑了,浑身疲惫来到食堂,对,大公子名人盖得食堂到点开饭省心。
吸了吸鼻子,那浓郁的肉香味不会骗人。
众人一窝蜂涌进去,打骨头萝卜汤放好,排成长队等着打菜,小声交谈着什么:“怎么样,百姓对征兵啥反应。”
“嗐,能有啥反应,高兴得不得了,三日后军营肯定爆满得,那些好处我看了都心动,干满十五年给养老到死啊。”
“相信姜侯爷,可比相信自己儿女管用多了,以前姜家军解甲归田的残兵,一直都是姜侯府养着,可见对兵是真当人看得。”
“就是,以后打仗我也要努力点,干满十五年可是按最后的军职给养老待遇,听说养老院都在盖着了。”
“看那架势就知道,日后定然很好很好。”
众人说笑着,脸上神采奕奕。
同一时间消息很快传出去,来北荒城的百姓越来越多,都想确认清楚告示是否确实。
第二日就有百姓来城门口等着,生怕来晚了到时无法报名,错过了损失算谁得,难得姜家军要征兵机会难得啊,
晚上城门外有些冷,姜翎命一支小队出城熬粥,巡逻,确保这些早来等候的百姓不会出事……
百姓们喝着浓稠的白米粥,只觉得来的值啊,不要银钱就给他们喝粥,哪里像朝廷征兵那样,每次都是去家里强制抓走。
姜家军征兵的话,他们自愿就来了,因为知道这里有活路,会被人好好当个人对待。
“呼呼,这次征兵十万人,不知道咱们能不能选上,我这大块头应该能吧。”
“不清楚,谁要是能选上,那以后日子可就舒坦了,就算牺牲了抚恤金也有不少,够一家老小过点好日子了。”
*
天色大亮城门开,一队官差走了出来,把桌子凳子摆放好,准备开始征兵登记。
百姓们见状起身,老老实实排队等着。
“贾大福过,跟着人进城去熟悉下食堂,还有安排住宿的地方,领好被褥之类东西回家,两日后住军营了。”
皮肤黝黑的汉子上前一步,领着自己的牌子激动道:“是是多谢官爷,多谢官爷!”
一个小兵等凑齐六个人后,带着进了城,先去了宽敞明亮的食堂,里面全是一张张长桌子,一张桌子可以坐六个人。
看到被抬进去的肉后,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小兵见状笑道:“练兵是很苦的,少将军交代食堂每日都要有肉菜,保证大家有体力练兵嘛。”
贾大福眸子很亮,目光灼灼看着食堂位置,巴不得现在就来军营里,以后就能直接来食堂吃饭,不要银子多好啊。
“官爷,我以前听说军营里,一个月都吃不着一次肉,咱们这伙食也太好了吧。”
小兵得意道:“那是,咱们这跟别处可不一样,侯爷少将军拿咱们当人看,山庄上养殖场的鸡鸭猪都给我们吃。”
“朝廷……朝廷不提也罢,总归北荒是侯爷的封地了,跟朝廷不太一样,咱们所求不过是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有口热乎饭吃就够了。”
“是,官爷说得是,在家里可能饿死,在军营里能吃饱饭就很好了,练兵累一点都不算什么苦。”
一行人看着那一排排房子,有些愣神。
小兵见他们发呆,招呼一声:“走了,还愣着做什么呢。”
贾大福走了进去,看着摆放整齐的三张床,哦不是,是上下六张床,床对面靠墙位置还有一排柜子。
“好了你们看看,一个房间里住六个人,对面的柜子也是六个,你们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在里面,平日里锁起来就好。”
“等真住进来,每个房间都会选一个人管,管宿舍的那个人每个月多五十个铜板……”
小兵说完后,见他们都跃跃欲试,笑着说:“各凭本事,每半年选一次,哪个有本事服众谁就是管一个房间的头。”
贾大福等人全部看一遍后,被带回城门外,交代几句:“你们回去吧,好好跟家里人待两日,以后进军营想回去不容易。”
“不到休沐时间想回不太可能,当然真有急事的话也可回,但会扣一点点银子。”
众人点点头,客气道:“是,多谢官爷提醒,我们这就回家去跟家人团聚,两日后回来。”
几人脚步加快朝着家走去,回到石头村,看了眼大柳树下聊家常的人,飞快朝着家里奔去。
推开门贾大福大声喊着:“爹娘我回来了。”
屋内走出来两个人,紧张看着他:“儿啊,你可报上名来。”
“恩恩,已经报上了,两日后去军营练兵,每月休沐两日的时候再回,平时没大事的话怕是不能回了。”
妇人走上前乐呵呵道:“没事没事,平时不用你回,家里的地我们都能种,你就好好在军营里干。”
“以后赚到银子娶妻生子,娘也就不用操心你了,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