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您这次帮了我们也会受连累的,趁着他们还没找来还是速速离开为好。”那妇人见沈璃不以为然,内心有些焦急。
“大姐放心,这毕竟是大昭,他们奈何不得我,先吃东西吧。”沈璃劝她。
妇人拗不过沈璃这才低头吃起了馄饨来,连翘接过那吃了羊奶睡着的婴儿低声对沈璃道:“是个小男孩儿呢,小姐您看长得多好看,粉粉的。”
沈璃才看过去包厢便响起了敲门声,妇人如同惊弓之鸟般站了起来,面朝着门挡在自己的儿女前面。
芍药前去开门,沈璃则是劝那妇人坐下。
门开,一个身着白衣的年轻公子走了进来,这男子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相貌儒雅气质温润,通身的贵气,看到沈璃神情颇为宠溺:
“妹妹可是有几年不曾回来了,怎么一回来就放你哥的鸽子。”
“三哥勿怪,是路上遇上些不平事,三哥既然能找到这来想必也了解了。”沈璃起身,看到这位堂哥也觉亲切。
这是小时候与她最亲近的一位堂兄,是沈家的嫡系,继承人之一的沈慕白,人称沈三爷。
上一世她嫁人之后便几乎没有与沈家本宗的亲戚走动过了,直到死都没有再见过。
“了解。”沈慕白笑着走上去:“刚进城就让你撞上,也算他们倒霉。”
沈璃并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只问:“我托三哥的事,不知结果如何了?”
“你一个女孩子家,不好好在家享福,管这些劳什子的做什么。”沈慕白叹息一声,不过手一挥身后的丫头便递上来一本蓝皮封面的册子。
“都在这里,人也差不多都进去了,当地官府会配合你处置的。”
沈璃眼前一亮,拿过册子翻了几页眼睛便亮了起来:“谢谢三哥,这可帮了我大忙了。”
“小丫头,还和小时候一样。”沈慕白看着她那亮晶晶的眼睛,神情更为宠溺:“走吧,带你回家看看,老爷子知道你考了功名做了官时常念叨着呢。”
“三哥带我向老祖宗请罪,此次出行匆忙来不及拜见,回头定来当面告罪。”
“老祖宗不会怪罪,只是你再忙也要顾及些身子,瞧瘦成什么样了,脸上都没肉了。”
“哥,我那是婴儿肥,若如今还在可还得了?”沈璃哭笑不得的道。
她身体好从小不生病,饭量小时候没得到控制,导致八岁之前都是个小胖墩。
“那样多好看。”沈慕白想到从前的小胖墩沈璃双眼中更是宠爱,声音也更柔和了下来:“那我陪你在这里吃,你我兄妹也好叙叙旧。”
“好。”沈璃痛快的答应了。
但考虑到婴儿已经熟睡,母女二人十分拘谨,沈璃还是带沈慕白去了隔壁的雅间,将丫头留下来照顾这对母女。
而兄妹二人说是聊天叙旧,结果还是沈璃打听戎狄的事情居多,沈家长年与戎狄有密切的生意往来,沈家人对戎狄的了解也就多一些。
沈慕白也不藏着,知道什么便说什么,只不过言语揶揄:“做了官便是不同,这架势还真有些威严。”
“三哥就别打趣我了。”沈璃不以为意,说罢继续问。
最后沈慕白不仅将自己知道的说了,还因得知了穷苦百姓的冬日困境而答应开放粥厂,并且送棉衣棉被为穷苦百姓御寒。
其实历年来这些善举沈家都在做,而且规模不小,但穷苦是救不完的,他此番全然便是为了让沈璃安心。
兄妹俩聊到了晚上沈慕白才离开,其间官府的人来过一趟,请沈璃到府衙歇息。
但这差人连沈璃的面都没见到便被拒了,只得到一个自会拜会的口信。
“小姐隔壁那母女三人怎么处理?您在兴军路上带着她必然不行,若是将她们留在这日后难免遭戎狄人的毒手。”连翘走了过来,低声在沈璃耳边权衡利弊。
“去问问,若是在此地没什么念想了,可以去我京都的田间帮忙做事,有土地总不会饿到。”沈璃早已经想好了。
“送到庄子上好,婢子这便去问。”连翘应声去了。
沈璃借着灯光看着手中的蓝皮小本,她今日在酒楼上面的客房住下,第二天便准备去衙门。
临行前那母亲带着孩子来拦她。
“贵人,衙门让您去必定是要找茬的,您还是快快出城去吧。”那妇人焦急的拦她。
“谁找谁茬还说不定呢,您昨日说官字两张口,我便是那两张口的。”沈璃见她还是不信便道:“要么大姐随我去衙门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