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满座寂静,李恒也顺着孩子那小手指看到那比发丝还细的裂痕,一时间脸色青白,他昨日间还让工匠们里里外外检查了几遍呢。
他和周芊芊也亲自过目的,是肯定没有看到这裂隙的,怎么过了一晚上就出问题了?
帝后也走了下来,脸色都不大好看,大寿之日见到裂痕是十分不祥的,而且还裂在了观音像上。
“不妨事的,来人啊,收起来。”太后也是见过风霜的,虽然心里被泼了一盆冷水大为不悦,可也不会因此张扬出去。
本也没有人上前看,遮掩过去也就算了,别丢人了。
“真是裂的啊,太子殿下也太粗心大意了些,为太后娘娘贺寿都不精心准备一下寿礼吗?”开口的是皇后身旁的郑贵妃。
她最近心情不好,眉眼间更多了几分薄凉的疯感,如果说之前是张扬跋扈,现在她已经经常想同归于尽了。
就连成帝都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只不过碍于她受的打击不小,还是无奈放过了。
“皇祖母,是孙儿疏忽……”李恒擦着汗,眼睛看向下方席位。
距离最近的是周禛与沈自在等阁臣,只不过此刻周禛的位置是空的,沈自在正起身准备出列。
“皇祖母莫要动气,看这观音像便知殿下是用尽了心思的,想来必是下面的匠人不尽心,回头孙儿找个匠人来用金子修好,玉上镶金也是佳话不是。”
弈王显然比沈自在的距离近一些,说话间已经走过来扶住了太后。
沈自在想好的说辞也大致如此,但这话他说出来和弈王说出来完全就是两回事,他是解围,弈王便是添乱了。
“好,你是最细心的。”太后拍了拍弈王的手,让人将观音像抬下去了。
太子彻底把面子丢了个干净,虽然只是小事,但当着朝臣和藩属国的面出糗会大大影响他的威信。
“好吃。”沈璃吃着顾长安送到嘴里的柑橘,转过头冲他甜甜一笑:“甜的。”
“那也要少吃些,凉。”顾长安说着整理了一下她身上披着的斗篷,试试她手上暖炉的温度。
沈璃感受着身边温暖,看着前方的剑拔弩张,只觉十分惬意。
上一世弈王同样给太子下了这个绊子,只不过周禛应变极快而且通晓佛法,几句禅意十足的话便将坏事变成了好事,哄得太后开怀大笑。
沈璃将那些话记了个真切,但她自然是不会帮李恒打圆场的,倒是帮周禛也省了事,让他闹闹肠胃,赶不上这场热闹。
目前看来将太后哄得高高兴兴的是弈王,弈王与上一世处境大为不同,上一世太子操办的寿宴、就连观音像也是让太子出了风头。
如今,彻底反过来了。
沈璃乐得瞧见这场面,上一世李恒登基的时候不自诩真命天子吗?她就是要让他一步步明白,他自己就是个废物,再怎么苦心经营也坐不上那至尊之位。
“哀家这有个彩头,谁送的寿礼最得哀家心意,这彩头便归谁。”太后指了指身侧宫女抱着的卷轴。
沈璃记得,那是太后的亲笔字,字写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东西挂在家里,办很多事就容易多了。
到了她献礼的时候献的正是一幅菊花图,画展开的时候最先有反应的是郑贵妃,她眼皮甚至在抽动。
她又看到了沈璃的画,那熟悉的笔触当即便让她想起自己那幅神女图,当下便没了精神。
其他人都是赞誉有加,等面向众人的时候,百官也是纷纷惊叹其精巧与意境,也有不少真正爱画的人心里遗憾没见到那号称惊世的神女图。
神女图早已经被宫中传神了,可外面人不仅没见过甚至再也没有机会见了,不禁引以为憾。
“这个好,当是哀家同你换的,不如你写得好可不要嫌弃。”太后见了画便将那幅字给了沈璃。
沈璃也是意料之中,上一世这个给了李恒,但现在在她手上,已经足以说明太后很介意观音像的事,她没有白白让影子下那巴豆。
她谢了恩领赏与顾长安一起坐了回去,继续等着开席。
等本朝寿礼进献过之后,便是各国来朝贡使臣了,使臣有六七个,其中最大的三方势力当属倭国、高丽和安南了。
高丽和安南进献后都得到了价值不止十倍的馈赏,高兴得两国使者坐下之后还两眼放光。
“这天朝大国的面子掏的可是夫君的口袋。”沈璃在他耳边道:“夫君可心疼?”
“还好。”顾长安喉结动了动,回答简短。
沈璃看出来他局促,便也适当的保持了一些距离,也换了话题:“等他们送过礼就能吃饭了。”
若不是她来之前吃掉了一桌子菜,现在恐怕要饿出个好歹来。
“嗯。”顾长安看向前方的时候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神了,刚刚那温热的气息入耳,他现在还觉得酥酥麻麻的。
“本国向太后送上一颗极品东珠。”平城王子说了蹩脚的祝词之后,又道:“不知大昭陛下可能准臣下玩个小游戏。”
“哦?”成帝知道又是要出题了,这是明面上的博弈,一般这种题回答上来没什么光彩,但如果答不上来可要被笑话的。
那平城王子拍了拍手,下面五个侍从依次走上来,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个黑色的盒子,盒子没什么做工,只用彩漆画着族徽图腾。
再仔细看,每个盒子的上方贴了一张纸,上面有字。
“回禀大昭陛下,这里有五个盒子,里面有黄金和东珠,不妨请聪明人开动脑筋按照纸上的提示找到东珠如何?”平城太子身边一个汉话说得比较好的大臣出列道。
毕竟平城王子很难说得出这么长的句子,他只在句末点了下头。
成帝听着只觉得有趣招招手让侍者近前来,亲自看那盒子上的字。
第一个盒子上写:每个盒子里面都有黄金。
第二个盒子上写:第三个盒子没有黄金,第四个盒子有东珠。
第三个盒子上写:只有一个盒子有黄金。
第四个盒子上写:本盒子没有东珠也没有黄金。
第五个盒子上写:本盒子没有东珠但有黄金。
“这里面有三句是假话,只有两句是真的。”那大臣颇有些得意的道:“这个我们倭国的小孩子都知道,不知道贵国能否找到东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