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于帝王而言并不算什么稀奇事物,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这份礼物赠送给了杨贵妃。
收到这样意外惊喜,后者自然也是欣然接受了。
就在气氛变得暧昧至极的时候,朱棣突然抛出了一个震惊全场的问题:
“其实我喜欢你呀!”
这句话立刻引发现场其他人员惊呼连连——即便是对美女有好感,也不能这么唐突吧!
张北玄则将脸扭向一旁,不愿多看朱棣那令人无奈的模样,担心自己会因此受到影响。
杨贵妃也是惊讶不已,小嘴微微张开,满眼惊愕。
朱棣误会了她的表情,以为是出于羞涩,实际上却完全相反。
经过一番挣扎,杨贵妃终于吐出了心中的话:
“小哥,你真是位善良的人。”
听到这话,朱棣先是一怔,随后放声大笑,笑声如此响亮以至于身旁的杨玉环不禁往后挪动了好几步,显得十分不安。
直到笑声渐渐止息,朱棣才正色道:“既然王妃这般青睐在下,在下也就不好推辞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杨玉环感到非常困惑,她并未预料到对话竟会如此展开,而对方似乎误解了自己的言外之意。
就在这时,一声“陛下驾临”,
犹如晴天霹雳一般,
惊得沉浸在自我想象中的朱棣浑身一个激灵;
张北玄更是面露苦笑,正准备领着这父子三离开此地以避纷争。
紧接着,随那尖细之声刚落,李隆基已翩然而至。
“贵妃啊,让朕想得好苦。”
他话音未落,却发现贵妃对面坐着几名神情颇为奇异的大汉,还有一个远离人群的奇装男子。
现场氛围顿时变得极为尴尬,特别是刚才还在与杨贵妃攀谈的朱棣,瞬间被抓了个现行。
“来者何人!”
唐玄宗眼神如炬,语气中带着怒火,
“快!捉拿他们!”
随着其指令,周围的宦官与侍卫们立刻上前包围住了众人。
见势不妙,朱棣连忙解释:“陛下息怒,这全是场误会呀!”
冷眼看着对方,李隆基质问道:“你是谁?竟敢打扰朕的爱妃!”
朱棣急忙回禀:“陛下,他们是微臣的好友,只不过想要见识一下贵妃风采而已。”
旁边的朱元璋与其子朱标脸色铁青,内心极度不满。
这两个无赖当众骚扰自己的宠妃还不够过分,竟然还敢冒犯龙颜,简直不知死活!朱棣此举令朱氏家族倍感蒙羞,朱元璋心想你这家伙怎么这么没有脑子。
望着眼前这位看起来颇为纯真的老人,李隆基仍持怀疑态度,并命令属下将其逮捕,
目睹这一切发生的张北玄无奈地看着同伴,心里默默地吐槽着。
相较于张北玄的无助,此时的朱棣反而表现得异常镇定。
见状,杨玉环试图为他们开脱:
\"陛下, 这几位确系前来拜访。\"
虽然想要反驳,但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朱元璋只能保持沉默.
“即便如此, 非经允许擅入内宫, 乃重罪!”唐玄宗严厉道,
“微臣奉命行事。”
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 朱棣赶紧补充, 显示出其机智与老练,
他又扫视了一下周围环境后继续说道,“此事可日后详谈, 现请求陛下暂时宽恕我们,另有要事需呈奏。”
“何事?”
“我愿推荐一名奇士, 张北玄。他曾于江南地区苦读四载, 擅长易经及风水之道,乃难得之才,也是一个秀才,相信他的才能必定能获得陛下赏识.”
听罢描述, 李隆基确实被吸引了注意力, 追问到:\"人在何处?\"
眼看计谋奏效, 朱棣背后悄悄示意着,
随即指向身旁张北玄介绍道,
“这位就是张北玄大师。”
唐玄宗瞪圆眼睛, 狠狠盯着这个穿着奇装袍服的年轻人。
世间罕见此类事情, 这个人,是秀才?
赶忙澄清:“这位名叫张北玄,正是我的知己朋友”
旁边响起了一句轻蔑话语:\"原来你是...好吧, 我忘了你父亲身份的确与众不同...\"
此时此刻,站在一边的张北玄,只觉得自己好像正面对一群不可理喻之人。
“哦?你的至交好友?你是如何将他邀请过来的?”
“事情是这样的。”
朱棣一边说,一边轻轻指向杨玉环。
杨玉环立刻领会,连忙说明:“张秀才乃是我救命恩人,如同再造父母。如今我遇到困难,他特来援手。”
“嗯?你说的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臣妾的确对他欠下了深厚的情义。”
听罢杨玉环的话,唐玄宗内心已信七八成,但依旧问:“你这回究竟遇到了何等麻烦,竟需要外人相助?”
“陛下,这件事情不方便明说……”
“什么?”唐玄宗眉宇紧锁,面色显得不悦,“既然这样,就到此为止吧。”
闻言,朱棣暗暗松了口气,心中暗道:终于逃过一劫。
杨玉环则满脸焦虑,盯着唐玄宗的表情,犹豫着是否要继续开口。
察觉其异样的玄宗关切地询问:
“玉环,有什么心事让你如此愁眉不展?”
玉环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并非臣妾不愿对皇上直言,只因担心你对我产生误会,心中实在难过。”
她微微弯起的眼角和微皱的眉毛让唐玄宗心如刀绞,瞬间选择全然信任面前这位爱妃。
“朕自然相信我的宝贝玉环,怎会怀疑你?”
“但是陛下...” 杨玉环面露难色,似乎难以启齿。
唐玄宗急切地看着她,催促道: “玉环,有何事直说无妨。”
杨玉环深深地吸了口气,抬眸凝视着唐玄宗,“陛下面前直言不讳。实情是家父忽然重病在身,臣妾打算请大师为父占卜命运,祈求延寿之道。同行之人皆为此而来。他们均是好意相帮。”
尽管话没有说透彻,可其含义已足够清晰。
张北玄听得脸色铁青,如果再被这么吹捧下去恐怕撑不住局面。
而唐玄宗则面色沉下来,冷笑几声后开口:“天下哪有此等逆天改命之术?看来爱妃被骗了啊!”
“让禁卫去查找合适的大夫来医治齐国公即可,不必再多言其他。”他补充道。要知道,作为贵妃的父亲——杨玄琰正是朝廷里头的齐国公;至于更广为人知的杨国忠,则属于杨玉环远房兄长之一。
听闻此言,玉环双眼中泛起了晶莹泪光,十分委屈的样子。
“玉环,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看着她这副模样,唐玄宗语气软了下来。
但她仍摇头表示反对,满含泪水望向对方: “陛下, 臣妾请求亲自处理此事, 唯此方能展现孝顺之意。”
玄宗叹了口气,“这是在强迫朕啊!这些人靠得住吗?这不是拿齐国公安危开玩笑么!”
说完他还特别瞪了一眼张北玄,毫不掩饰内心的嫌恶感。
“陛下,臣妾明白错了。”
“你能认识到错误就好。”
尽管口中这么说,玄宗还是用手轻抚着玉环肩头安慰:
“勿须多虑,朕未生你的气。不过觉得这些民间医生未必可靠,还需进一步验证。如果你真的遇到了棘手情况, 朕绝不勉强你行事。”
“感谢陛下宽容。”
接着唐玄宗转而看向张北玄:“据爱妃所述,尔颇有非凡手段,能否在此一显身手?”
面对这般质询, 张北玄起初想推辞,毕竟旁边还有个一直关注自己的杨贵妃。
可看见朱棣不断给他使眼神示意,无奈之下只能答应:
“遵命。”
随后从随身物品中取出银针、墨线一类用具准备进行展示...
站在不远处默默注视整个过程的贵妃发现张北玄的操作似乎比之前熟练很多, 不免更加感到担忧。
唐玄宗凝视着张北玄手中的银色光芒,脸上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杨玉环目睹张北玄正准备的仪式,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她担心张北玄会做出一些过于激进的行为。
她走向张北玄,低声问道:“张秀才,这些银针、墨线、铜钱和镜子是从哪里来的?”
“哈哈,贵妃娘娘真是聪明,这些都是从我家乡传下来的技法。”张北玄微笑着解释道。
而一旁的朱棣等人则瑟瑟发抖,他们不确定自己对张北玄的能力吹嘘过头没有,假如他露了陷,所有人都逃不了惩罚。
趁着张北玄在展示物品给唐玄宗与杨贵妃看时,这家子三口人开始了相互指责的大战,重点对象是朱棣。
\"老四,都是因为你太贪心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现在让张北玄陷入了如此难堪之地, 回家之后别怪我不饶你。”
朱元璋怒气冲冲地指着朱棣说道。
朱棣不甘示弱地反击:\"爹你自己也有错吧,这么大岁数还跟着跑来玩儿,现在居然反过来说我!难道你也对这事情不感兴趣吗?真是没原则。”
\"小兔崽子你还敢狡辩,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朱元璋越说越激动。
吓得朱棣赶紧躲到兄长朱标身后躲避袭击,同时继续高声争论试图吸引旁人的注意力。
目睹这一场景,连朱元璋自己都忍不住眼眉颤抖几下, 内心对自己这位儿子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