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太听到赵正财想买那几座山,一口气买这么多山?大房那么有钱了吗?
自己该怎样阻止他买地,哪怕是荒山,她也不希望赵正财买了。
可是赵老太还没想出主意来,赵正财已经在大家的建议下拍板买了那四座山头,也签了欠条。
“村长,他打了欠条,往后他给没给,我们怎么知道?”赵老太想都不想的就说了出来。
她这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一个个用古怪的眼神看着她。
赵老太这时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但是也来不及止损了,她只能硬着头皮迎着大家的目光。
“婶子,你是觉得我会帮正财瞒大家的钱吗?你怕不是忘了村里还有账房先生了吧!村里的钱一直都是我们俩一起管的,”村长的语气明显透着不悦。
大家都为赵老太捏了一把汗,这老太婆怕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吧!说话不过脑子,一句话就把村长得罪了,还得罪了管账的刘先生。
“赵老婆子,你老了,不适合出席村里会议了,往后你家守财有空就让他来,没空就叫你媳妇来,”账房刘先生也开口了。
“这赵老太,一开口就得罪两个人,真是老糊涂了,村长和刘先生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不清楚吗?”
“就是,赵老太,你还是回去吧!耳背,眼花,脑子还不灵光,”
大家纷纷指责赵老太,赵老太只觉得脸颊发烫,恶狠狠的瞪了大家一眼说道:“一群拜高踩低的东西,还不是看他家赚钱了,个个马屁精一样的跟在后面,人家吃肉,还有汤给你们吗?一群势利小人。”
骂完,赵老太在大家的注视下,骂骂咧咧的走了,好家伙,赵老太这一下得罪了整个村的人了,她可真会给赵守财拉仇恨啊!
村长无奈的摇摇头,被赵老太一闹,大家也就都散了,留赵正财和村长,还有账房先生一起去了村长家。
赵正财为了不让大家看出自己家财力,他欠条是一年之内还清。
“正财啊!这么几座山头,你买来有什么用?把银子压在这上头?”账房刘先生问道。
“说实话,现在还没想到,就想着先买了再说,”赵正财摸了摸后脑勺说道。
“唉!你买了,钱到村里了,要是一直空着,钱压在那,也不划算呀!”刘先生又替她感到忧心了。
“谢谢刘先生关心,实在不行,我就占山为王吧!”赵正财的话把刘先生逗笑了。
几人又寒暄了几句,各自回家去了。
今天去镇上办地契是来不及了,不过赵正财也不急,安心的在家该干嘛干嘛?
赵老太回到家里又是看哪哪不顺眼,骂骂咧咧了一阵,赵守财回来的时候安静了。
她现在明显感觉到自己儿子对她的不喜,对赵正财她无所谓,但是对赵守财她还是很在意的。
“儿啊!你回来了,”赵老太笑着看着他,满脸的慈爱。
“嗯,娘,我回来了,我去擦把脸,”放下扁担,赵守财进了屋子。
“当家的,你回来了,听说了没?大房的一口气买了四座荒山,你说他是不是生病后脑子出毛病了?”春妮儿边做饭边说。
“别乱说,大哥做事向来有分寸,这话可别出去乱说,”赵守财咕噜咕噜灌了一肚子水。
“知道了,我也就在你眼前说说而已,”春妮儿不高兴的撇撇嘴。
“对了,过两天儿子回来,你记得割点肉,买点好吃的回来,最近有没有和夫子沟通,了解儿子的情况?”春妮儿说到儿子她就满脸的笑意。
儿子读书辛苦,当娘的可不得心疼着些。
“知道了,去看过一次,没见到夫子,你以为夫子这么好见到的呢?”赵守财说道。
“媳妇,帮我捏捏肩,今天摆摊生意不好,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肩膀都疼了,等赚了钱,我就去买个牛车,能坐人,也可以拉货,”赵守财一边扭脖子一边说。
春妮儿见自家男人累成这样,还是有点心疼的,可是她又不会做什么赚钱的活计,连刺绣的功夫都不会。
“对了,相公,今天怎么会走街串巷呢?”春妮儿放下手里活给赵守财捏肩,一边捏一边说。
“哎!还不是大表哥,他也卖酒了,还就摆我对面,你说我能怎么办?”赵守财无奈的说。
“这个天杀的刘富贵,老光棍一个,还来夺我们家的生意,”春妮儿气愤的骂道。
“好了,媳妇儿,别气了,你相公我会想办法的,”赵守财拍了拍媳妇的手安慰道。
“哎!看到你这么辛苦,我心疼啊!”春妮儿说到这,眼眶都红了。
夫妻俩腻歪了一阵,春妮儿烧好了热水,赵守财去洗澡去了。
“乖,快去,把身上洗干净就舒服了,洗完澡出来就可以吃饭了,晚上我再好好安慰你,”春妮儿说完炒菜去了。
儿子不在家有不在家的好处,两口子亲密的时候没人打扰,一开始春妮儿不习惯。后来也渐渐习以为常了。
晚上,夫妻俩卿卿我我,春妮儿问:“相公,你说我们每晚没羞没臊的,怀孕了怎么办?”
“那就生下来,是个儿子或者女儿我都爱,”其实私下里,赵守财还是很喜欢春儿的,也一直希望能有春儿这样的一个闺女。
当然,他也知道,春儿是自己大嫂教的好,自家媳妇未必能有这么会教孩子。
“坤儿都这么大了,再生个小的?我怀孕的时候你会不会出去偷吃呢?”春妮儿娇声问道。
能把男人哄好,她也是废了功夫的。
“放心,我是这种人嘛!”赵守财保证。
“那可是你说的,”春妮儿高兴的依偎在了他的怀里。
第二天,赵正财和村长去衙门办理地契,一场买地小风波就这样过去了。
转眼间来了初秋时节,村里有田地的开始丰收了,再过些时日,村里栽的高粱也可以收获了。
村里的农民,地里有活儿就高兴,收了粮食不用挨饿,栽了高粱的几户人家,也都期盼着能有个好收成。
日子有了盼头,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当然,这仅限于愿意听话照做的人家,卖了高粱,又多了一份收入。
王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烧酒的火候,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秋娘也可以轻松很多了。
春儿几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跟着王大夫挖药材,学习医术,春儿主要是学妇人和孩子这一块,楚蕊儿细心,针灸学的特别快,赵健学的男子这一方面的,还有接骨一些外科。
三个人学,王大夫也是花了心思的,怕他们以后为了利益反目成仇,所以给她们规划的是三人必须相互合作才能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