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这次的晕倒,带来的后遗症就有点大了。毕竟他的年纪不小了,还没有生下一个儿子。既然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还想着多生几个儿子,多种几亩田。
而这些王公贵族们,那更是注重子嗣传承。皇帝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一直皇权在握,身体又很不错。
他手底下的这些人虽然有些想法,可一直藏着掖着,不敢表露出来。如今,皇帝毫无征兆的就那样晕了过去。而且,一昏迷就是一整个早上。
这些皇室宗亲们,就开始暗地里相互联络起来。他们家家都有儿子,都想让自己家的子孙坐上那皇位。所以,他们私底下的联盟,真的是非常的不牢固。
李莲花和齐焱这些年一直资助的那些遗孤们,这个时候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他们只需要把自己家的遭遇,似是而非的散播出来。整个大熙皇权,就会受到很大的质疑。
出事的这些人家,可都是大家知道的忠臣良将。有两个家族世代镇守边关,几乎全家都死在了战场上。
如今仅剩的血脉,竟然也被皇帝下令诬陷他们。那些没了的人,都曾经保护过大熙国的百姓。为他们伸冤,为他们做主。
于是,很快百川院的流言,就被这些皇家秘辛渐渐取代了。虽说江湖人良莠不齐,可是大部分人,还是有着一颗侠义心肠的。
李莲花和齐焱两个人,这几年的江湖也不是白行走的,他们知道很多门派,组织都是皇帝的人。其中有几座土匪寨子,更是无恶不作的令人发指。
他们早就收集了一部分证据,又拜托苏老先生帮他们整理了一部分。皇帝下令陷害自己臣子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可是,皇帝竟然让人假扮土匪,做尽坏事的事情。他们确实是有切实的证据,是能够拿出来的。原本,剿匪是官家的事情。江湖人,本来就不爱参与到这些事情里面。
现在已经有人放出了切实的证据。有一些口碑不错的门派,弟子们出门在外办事,慢慢的都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证据都是确实充分的,江湖人的那一颗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证据上所列出来的所有门派,组织和土匪山寨等。都已经全部被江湖人自动自发的端掉了,并且搜罗到了更多的证据。
等到皇帝和他的那些皇亲国戚们,扯皮告一段落的时候。轩辕策才把得到的所有消息,上报给皇帝。那些证据就那样明晃晃的,大剌剌的摆在皇帝眼前。
皇帝当时气的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还没说话就猛烈的咳嗽了起来。他竟然,急火攻心呕出一口血来。
皇帝本来就刚从昏迷中苏醒,身体就没调养多久。这下子一口血喷出来,吓坏了皇宫上下所有人。
相互推诿扯皮了一两个月的皇亲国戚们,这个时候得到这样的消息,更加按耐不住了。整座皇宫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压抑。
皇帝陛下现在,全心全意信任的只有两个人。除了他的贴身内侍,就剩下了武功高强的轩辕策了。入嘴的东西,全部经过一道道的检测,才能送到皇帝的案头。
就连他每日喜欢的熏香,都让皇帝生生的停了下来。轩辕策住到了宫里,每日皇上的衣食起居由他亲自检查。
即便是在如此小心谨慎的情况下,皇帝陛下第二次吐出一口血晕倒的时候。被太医们,诊出了中毒的迹象。
轩辕策都惊呆了:“本官每日,都会亲自检查陛下的饮食起居。陛下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就中毒了呢?”
太医院院正小心翼翼的回答他:“陛下中的毒,似乎已经有些时日了。并不是这两日,才中的毒。陛下中的是慢性毒药,如果不是这样情绪起伏过大的话,是不会这么早被发现的。”
皇帝那个内侍的脸,一下就变白了。陛下早就中毒了,可是他们竟然毫无察觉。到底是谁,这么早就开始谋划着篡位的事情了吗?
内侍和轩辕策对视一眼以后,甚至怀疑皇帝陛下的私库之所以被盗,也是那些皇亲国戚们早就谋划好的。
本来身体非常健康的皇帝陛下,经过那次被气得晕倒以后。身体情况就在每况愈下,如今竟然诊出了中毒的脉象。
到底是谁家这么迫不及待?皇帝的年纪大了,即使在龙椅上也待不了多少年了。他们竟然迫不及待的下毒,想要迅速的取而代之。
皇帝醒过来以后,知道自己是又中了毒,这才吐血晕倒以后。他竟然诡异的,平静了下来。
无论一个人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坐上了那张龙椅以后,渐渐的都开始变得多疑起来。更何况,是这个本就不怎么样的老皇帝了。
能在这个关键时刻下毒的人,除了皇亲国戚不做他想。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在盼着他快点死去,好让他们的子孙坐上这把椅子。
他这么多年杀了那么多的人,就是为了保住屁股底下这张椅子。怎么可能,让这些人轻易的得逞?他只要起了一丝怀疑,哪怕这家世代忠良,也逃不过他的屠刀。
皇帝陛下表面上平静下来以后,在他的内心里开始拼命的推测。到底是谁,敢这样明目张胆的对他下手。
皇帝陛下本着,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交代给了轩辕策,一项秘密的任务。他不需要切实的证据,只要有怀疑。就要让轩辕策出马,秘密抓起来审问。
这些王孙公子们,根本经不住大邢的伺候。倒是真让轩辕策找出来一些,他们针对皇帝的秘密行动。
最可笑的是,有一家子人竟然答应了那些外族番邦们。如果扶持他做了皇帝,就割让给他们五座城池。
下毒已经不算什么了,这人直接通敌叛国了。皇帝陛下手里拿到了,可以光明正大杀他们的屠刀。不好好利用一番,那岂不是对不住这些人如此处心积虑的算计吗?
皇帝认为民间的动乱和江湖上的流言,都是很容易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处理掉这些敢明目张胆的,觊觎他皇位的人。
皇室轰轰烈烈的清洗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位皇帝陛下,好歹还知道为自己拉一块遮羞布挡着。一张张的布告,一份份的圣旨。宣读的都是接下来,将要人头落地的名单和罪名。
皇帝自己家都开始乱套了,朝堂上自然也不会太平。有资格上朝的大臣们,每日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活着。
所有人都开始给自己找出路,那些本就和江湖人有联系的官员们。这下子寄出的信件,花出去的钱就更多了。
那些遗孤们,也非常感谢皇帝陛下的这场清洗运动。原本很多事情还是证据不足,不足以取信于人。这下子倒是让他们趁机,得到了许多关键性的证据。
那些想要讨回公道的人们,有了李莲花的支持,又有了齐焱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很多地方,很快的就开始集结起义军了。
不过,这些集结起来的规模都不是很大,都是可以随时掌控行动的人。李莲花之所以拖延这么久,就是为了让百姓们不受连累。自然不会放任这些人,把起义军的规模做大。
而莲花楼,则是在皇宫丢失东西的五天以后,摇摇晃晃的离开了京城的范围。李莲花和齐焱选择的时机,都非常的巧妙。无论是来还是走,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反倒是,又让李莲花的神医之名,更加的坐实了。莲花楼也成了许多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对于那些有钱人而言,认识一个神医等于多了一条命,花再多的代价都是值得的。齐焱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大户人家急症请诊的诊费,变成了一百两。
这一百两的价格,还只是请动李莲花出面的价格。至于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最后的诊金。那都是诊过以后,由李莲花根据病情的难易程度再定价格。
莲花楼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满江湖的转悠给别人治病。实际上,齐焱每天都会寄出去很多信。
幸亏所有的信鸽都是晚上发出去的,不然那么多鸽子飞来飞去的,肯定会招人怀疑。莲花搂想继续安稳的过日子,可能就有点儿悬了。
齐焱不让李莲花在操心这些事情,李莲花当真就再也没有问过齐焱的安排。齐焱白天给他打杂的时候,所有人都夸他是个踏实勤快的好小伙。
实际上,如今整个大熙国乱成这个样子,都是他一手策划出来的。李莲花不知道齐焱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那些野心勃勃的人,都按照他的指令在行动。
这些东西不是破案,不是寻找线索,只需要聪明就可以。玩弄人心,将整个天下戏耍于股掌之间,是李莲花学不来的。
李莲花是个有自知之明的,这些东西他学不来,那么他就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