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秦淦西走的三十来个新生,看到两个中年男子跟他讲话,有的在远处停下,有的凑到他们身旁,尖起耳朵听他们讲什么。
在听说他们想请秦淦西教他们组装机械的时候,两眼都亮了起来,待听说这些机械设备的图纸在他那里,更是满眼星光。
秦淦西三人没理睬他们,边走边谈,一直走到机械楼路口。
秦淦西告诉他们怎么走向自己的宿舍,可以走大路,也可以抄近路。
这时的工学院只有三栋宿舍楼,距离这里都很近,楼外有标注,岔路口还有指示牌,不会走错。
淦媛和几个新生没有去宿舍,而是好奇地地跟他走向机械楼。
看到手扶拖拉机停在楼门口,周益农笑着说:“老弟,你们这一辆停放在这里没发挥作用,还不如送给我们大队,我们大队保证每天给你们学校五十斤蔬菜。”
秦淦西笑了笑,“老哥,你们每天能产多少?答应优先供应我们家,现在又保证学校五十斤,其它地方还有卖的吗?”
周益农拍拍胸脯,“老弟,我们已经计划好了。搞十个你说的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现在已经联系购买塑料薄膜了;还要种植二百亩普通蔬菜,产萝卜、大白菜、大蒜之类的。不说那十个大棚,就说二百亩蔬菜,你说能产多少?所以你只管把这些机械交给我们。”
秦淦西哈哈一笑,“老哥,这是学校财产,我说了不算。”
他还想成立一个博物馆,把这些机械设备全部放进去,给后代人参观。
一行人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的字和画,有几人很好奇地看去。
一会后,于大强问道:“淦西老弟,这是你们下一步准备研究生产的机械设备?”
秦淦西看了一眼黑板,“对,我们下一步准备研究播种机,这是我们现有的思路,正在查找资料。”
周益农本来没在意黑板的,听到秦淦西这么说,马上扭头看去,然后问道:“老弟,你们这是准备研究什么播种机?是水稻吗?”
秦淦西笑了一下,“水稻播种比较复杂,需要移栽,目前还不可行。我们研究的这个,计划用于播种那些不要移栽的,比如小麦,比如玉米等。”
周益民重重地拍了一巴掌,“弄这个也行啊,估计贵不贵?”
秦淦西摇了摇头,“不会很贵,机械化的用手扶拖拉机机头,手动的操作起来也会很简单。”
周益农马上来了一句,“比你设计的那个玉米脱粒机还简单?”
秦淦西哈哈笑道:“那不可能。玉米脱粒可以坐在那里不动,种小麦玉米之类的,总不可能把地皮卷过来播种吧。”
说话间,他打开抽屉的挂锁,从里面拿出一沓图纸,又拿出一沓信纸,“两位老哥,你们把要组装的机械设备名称与数量报一下。”
待他们把机械设备名称和数量报出来后,他把所需零部件列出清单,并标注出数量,然后将信纸撕成小条,放在对应的零部件图纸里,“老哥,不要搞混了。”
送两人离开后,秦淦西看向还没离开的几人,“你们想要我送去宿舍?”
几个新生全都摇头,“学长,你是不是上过央日报的那个秦淦西?”
秦淦西呵呵笑道:“我这个名字,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重名。”
听他这么回应,几个新生全都激动起来。
“我一看学长就有些眼熟,原来真是报纸上的人。”
“我看到那篇报道的时候,还给我家里人看了呢。我们学校就是牛,学生都可以发明机械设备。”
“幸运了,幸运了,竟然是发明家学长带领我进的学校。”
一个新生呵呵笑道:“学长,我把那张央日报都带来了。”
说着放下铺盖,准备解开带子。
秦淦西连忙阻止,“不用拿了。报纸上那辆手扶拖拉机就是门口这台,旋耕机是屋里这个浑身是刀片的铁疙瘩。这个是电动打谷机,这个是手动玉米脱粒机,在昨天的省日报上有报道。”
那新生两眼冒星光,“学长,你是怎么发明出这么多东西的?”
秦淦西笑了一下,“这不是我一个人弄出来的。说要发明,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知识积累,二是有开放性思维,三是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们是新生,马上要开始大学生活,知识积累就要开始了。其余两者,需要你们自己悟,但知识积累也是后两者的基础。”
发现了新大陆,这几个新生很兴奋,劲头又起来了,一直走在秦淦西的左边、前边和左后边,不停地问,不停地问。
对他们有些问题,秦淦西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回应。
现在的大学新生都显得比较成熟,年龄也比后世的会大一些,因为读书普遍都比较迟,所以很懂礼貌,不回应都不好意思。
反正他基本讲个没停,直到走到一舍,部分人进入这里。
秦淦西带着淦媛走向九舍。
这时候的学校很小,每年只招五百来人,学生宿舍只有四栋,一舍、三舍、七栋和九栋,除九栋全是女生,其它三栋都是男生。
除一栋有三层楼,其它都只有两层楼,七栋是一个四合院,九栋是一个三合院。
来到淦媛的宿舍时,已经来了三个女生,淦媛和她们打声招呼后,见有一个临窗的上铺没被占,便选了这个。
淦媛去洗漱间打来一镔铁桶水,秦淦西想帮着把床、书桌抹一下,被她拒绝了,让他去做自己的事。
秦淦西也没客气,给了二十块钱、十斤粮票,又给她一些饭菜票,和她约定下午一起回去,这才再去渡口。
才走到一舍,又遇上廖祚祥老师把他叫住,询问他们小组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得知区里和山麓大队又准备组装那么多机械设备时,他高兴连连,“好啊,他们这么喜欢,说明你们的机械设备适用,很受广大农民的喜爱。秦淦西,你们应该感到骄傲,我们学校也应该感到骄傲。”
秦淦西笑着回应:“廖老师,这些成果如果没有你的指导,也不可能出现,你应该感到骄傲。”
廖祚祥连连点头,“我们都应该感到骄傲,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研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转而低声而又激动地说:“你们的四个成果,昨天被省里上报到首席那里去了。”
听到这话,秦淦西也激动了,难道真有可能得到一副“秦淦西同志是个好同志”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