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此子竟恐怖如斯?
十几岁的年纪,就立志当圣人?
不得不说,古人都被他的志向给震惊了。
无数的人心说这不就是吹牛逼的吗?
但你还真别说,人家吹的牛逼最后实现了。
【1481年,王守仁的父亲王华中了状元,进入翰林院。
王守仁跟随着祖父王伦前往京城投奔父亲。
经过镇江金山寺的时候,王伦和几个好友一块儿喝酒。
到了兴头上,想要作诗一首,却怎么也想不出来。
而当时才不过十岁出头的王守仁提笔写下一首《咏金山》。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此诗一出,更是让天幕下的无数人感叹。
如果说之前的那首诗蕴含了哲理,那这首诗就是纯粹的山水意境。
气势之大,意境之美,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了。
更不要说,这佳作竟然出自一个十岁孩童的口中。
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才气,已经引得古人们对他产生了无限遐想。
【十五岁,王守仁听说有人起义,于是向皇帝上书献策,被父亲斥为狂妄。
同年,他游历居庸关和山海关,见证了塞外的风景。
那时的他,就已经有了经略四方的志向。
1488年,王守仁十七岁,他到南昌和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
可就在结婚的当天,大家却都找不到他了。
远在在婚礼的前一天,王守仁出门去溜达,碰到了一个道人。
王守仁向道士请教,道士教给他养生术。
王守仁练习了一个通宵,直接把结婚这事儿给忘了。
直接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来。】
天幕下的人看到这里都有些无语了。
这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你小子是真不把这洞房花烛也当一回事儿啊。
【好在岳父和妻子并未因为这件事怪罪于他,还是和他补上了拜堂仪式。
1589年,在南昌居住了不久的王守仁带着妻子返回余姚。
路过广信的时候,王守仁去拜访娄谅。
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的学说。
之后,他熟读朱熹的着作,开始思考格物致知。
为了实践格物致知,他后来甚至“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结果啥都没发现。
之后,他对格物的学说产生了怀疑。
1492年,王守仁第一次参加浙江乡试,中举。
然而,之后考取进士却未中。
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再次参加科举,还是没中。
而王守仁面对挫折,和别人表现出来的态度也都不同。
他说:“世人都以考不中状元为耻,而我却以考不中状元而感到懊恼为耻。”
这时候的王守仁,虽然还没有龙场悟道,但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心性。】
黄巢:请打开麦克风交流。
【王守仁并未计较这些,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
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考试出色,中二甲进士,顺利进入了工部任职。
王守仁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讲学,自号阳明子,这也是王守仁王阳明称呼的由来。
1506年,宦官刘瑾擅政。
王守仁上书论救触怒刘瑾,受了四十杖之后被贬到了贵州龙场。
父亲王华也被赶出了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中途,刘瑾擅更是派人追杀王守仁,他伪装跳水自尽躲过一劫。
后来,他来到了贵州龙场。
那时的龙场,算是没有开化的地区。
王守仁在这里教导开花当地人,深受民众爱戴。
不仅如此,经历了人生起伏的王守仁,开始思考冥想。
他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遭遇,日夜反省。
有一天晚上,王守仁忽然顿悟了。
他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史称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天幕下的古人看着这八个字,都沉思。
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就有圣贤之道。
那岂不是说,人人都可以成圣?
那究竟如何成圣?
关于这点,视频里面并未详谈。
弹幕上都有着各自的看法。
【坚持自己的本心。】
【知行合一。】
【顺其自然。】
【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担心有的没的。】
【做自己心中认为的正确的事情。】
【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唉,看了这么多条视频都没弄明白,我还是买本书自己看吧。】
【1509年,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知县。
次年,刘瑾死了,王守仁升任南京刑部主事。
随后,更是小母牛坐火箭,一路高升。
1516年,兵部尚书十分王琼赏识王守仁,推举他去当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他担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期间,用兵如神,平定了多次叛乱。
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
朝廷大臣都震惊不已,只有一向看好王守仁的王琼十分自信。
“放心吧,伯安会出手的。”
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叛乱,半路上就得知了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直接前往。
虽然当时的他手上没有多少兵,但是丝毫不慌。
直接使用疑兵之计,假装传檄各地到江西勤王,声称朝廷也派了八万大军前来。
会师之后,自己这边直接拥有十六万大军,干爆宁王。
又写信给朱宸濠的两个手下李士实、刘养正,让他们劝宁王攻打南京,然后泄露消息给朱宸濠。
而此时的李士实和刘养正果然就在劝朱宸濠攻打南京。
朱宸濠惊疑不定,不敢有所动作。
十多天之后,朱宸濠总算是反应了过来,立马就带着部队沿江东下,攻取了九江和南康。
而在朱宸濠率兵离开家之后,王守仁已经组建了八万人马,他带兵直捣宁王老巢。
朱宸濠回兵救南昌,双方在鄱阳湖决战,在这个首战即决战的地方,宁王战败被俘。
只是,王守仁的平叛之功并未得到武宗的封赏。】
朱元璋:这他妈谁啊?有功之臣都不封赏,生儿子没屁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