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能够从一个歌姬,经过多年的煎熬,成为执掌大宋政权的太后,自然有着强大的心性。
执政这么多年,她早已看透政治,看透人心。
自然不会后悔当年所做之事。
就算历史重演,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再来一次狸猫换太子。
如今李宸妃现身,她也不惧。
遇事就坦然面对!
狸猫换太子对她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大事。
当年的多么受宠的李宸妃,尚未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更遑论今日。
区区一个无名无份的李宸妃,一个小小的开封府尹包拯,能掀起多大风浪?
螳臂当车罢了!
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谁能撼动得了她?
她想要谁死,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包拯如是,李宸妃如是。
“民妇一个乡野妇人,不懂什么权力,太后娘娘跟民妇说这些做什么?”
李宸妃眼眶早已通红,若是眼神能杀人,刘娥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
只可惜,面对刘娥的刺激,李宸妃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哀家只是看到包老夫人,想到一些往事,和包老夫人闲聊叙阔。”
“包卿家是个正直的能臣,哀家很喜欢,多亏包老夫人,为大宋抚育栽培这样一个好臣子!”
李宸妃震惊得瞪大双眼,此时此刻,她自然也明白,自己的身份算是彻底暴露了。
然而这个节骨眼上,刘娥反而对包拯赞誉有加,让她十分的迷糊。
不明白,刘娥究竟意欲何为?
“民妇只是乳娘,不敢鞠躬,我儿天性耿直忠正,更兼皇上和太后栽培,民妇岂敢居功?”
刘娥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寝宫外忽然响起展昭的声音:“启禀太后,时辰不早了,老夫人眼疾尚未痊愈,包大人再三叮咛,须尽早回府调养。”
“唔!”刘后点点头。
既然已经确信了李宸妃的身份,也没必要再继续试探,表示自己也累了,便同意李宸妃回去。
李宸妃和展昭纷纷谢恩,展昭搀扶着她告退离去。
此时郭槐也进寝宫来,询问太后试探的结果。
刘娥却沉默不答。
展昭搀扶李妃出宫后,从李宸妃口中得知已然暴露了身份,展昭大吃一惊:“这可如何是好?”
李宸妃长叹一声:“哀家也不知,唯仰仗包卿了。”
她也极力掩饰了,可刘娥太阴险狡诈,心思太过阴毒,让她防不胜防。
当下两人回到府邸,将宝庆宫发生之事说了。
包拯和公孙策也面面相觑。
包拯也暗暗长叹口气,终究还是太低估刘太后了。
这样的女人,城府深得可怕,令人发指!
她究竟有什么后手,包拯猜不透。
不过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她不会杀李宸妃,更不会杀他这个开封府尹。
因为犯不着,无论是谁,都威胁不到她的权柄,撼动不了她的地位。
李宸妃不能,皇上也不能。
而她现在更想要的是一个名声,犯不着杀皇上的亲生母亲和爱臣。
所以,对包拯来说,皇上认母的希望并不渺茫。
只要能安然度过今夜,一切便可尘埃落定。
“娘娘也不用太过担心,太后若是想对娘娘不利的话,就不会让娘娘离开皇宫了。”
安慰了一番李宸妃后,包拯又吩咐展昭和四校尉,今夜务必保护好李宸妃的安全,防止大内高手来刺杀。
展昭和四校尉领命。
包拯也是一夜都没合眼,毕竟他也怕死啊!
然而担心是多余的,一夜过去,一切都是那么太平。
看着东方已经发白,众人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定下来。
此时,包兴已备妥了礼物,包拯查验过后,便挑选了几名衙役挑着寿礼。
又让包兴持拜帖前往南清宫,先去送礼。
南清宫外,人头攒动,全是来送礼的官员。
“劳驾,让个道!”
包兴挤了半天也挤不进去。
“挤什么,你是哪家府上的,赶紧后面排队。”一名管家打扮的男子斥责道。
前来南清宫送礼的,谁不是朝廷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便是宰相府到了这南清宫,也得老老实实排队。
“我是开封府包大人的管家。”包兴傲然道。
才一听到开封府两个字,众人纷纷侧目,眼睛一亮。
南清宫的管事张三爷一听,也是精神一振。
宁总管早就和他交代过,要是开封府的人来送礼,得好生招呼。
“原来是包大人的管家!”
管事赶忙先收了包兴的礼品和拜帖,通报宁总管。
宁总管也随即迎出来,赏了包兴五十两银子,挑礼品的每人也赐了十两。
表示娘娘早已在府邸等候,让包兴回去,送包老夫人过来。
包兴得了赏赐,喜不自胜,赶忙回复禀报。
包拯这才安排轿子,骑了马,亲自送娘娘来南清宫。
宁总管早在南清宫外等候,双方打了个招呼。
落下轿子,包拯搀扶李宸妃下来,又叮嘱一番,目送李宸妃进了南清宫之后,方才转身回去。
李宸妃来到南清宫,狄娘娘听闻,亲自降阶相迎。
可第一眼看到李宸妃,便大吃一惊,仿佛死去的李宸妃复活了一般。
可她也知道,李宸妃已死了十八年之久,眼前的老妇乃包拯之母,又怎会是李宸妃呢!
“民妇拜见娘娘千岁!”
李宸妃此时见到狄娘娘,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可她才下拜,狄娘娘便赶忙亲自搀扶:“老夫人不必多礼,快请里面叙话。”
转头吩咐宁总管,今日要和包老夫人谈话,余者一概不见。
狄娘娘将“包老夫人”请到宫里,命丫鬟奉茶,无非聊些家常,赞赏包拯如何匡扶正义,忠君爱国。
见包老夫人谈吐不凡,神态举止越看越像当年的李宸妃。
狄娘娘忽然问道:“不知令郎今年多少岁了?”
李宸妃闻言,当场哑口无言,羞得满面通红起来。
狄娘娘心里更是疑惑,世上哪有母亲不知儿子年岁的道理?
于是便要留她在府邸,好好问个清楚。
李宸妃自是求之不得。
狄娘娘遂又吩咐宁总管回报开封府,要留娘娘在家里小住几日。
随后拉着“包老夫人”,回自己的寝宫。
“包老夫人何故要欺瞒哀家,是何道理?”刚到寝宫,狄娘娘便质问道。
李宸妃见时机已到,脱口而出:“妹妹难道不认得哀家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