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各位,我们来晚了。”元王率先开了口。
“没事,这里是自己家里,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这里不比京师里规矩多。”许老太爷心疼自己的外孙,在京师里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难得回到江南,那必定要随性而为。
“谢谢外祖父体谅。”元王拉着兰灵薇坐了下来,小兰就开始替两人布菜。
“快将其余的早膳都端上来。”许老夫人吩咐旁边的下人。
随后她对二人说:“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过来,便让人留起了一部分早膳,还在锅里热着,这样随时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
“外祖母您真好,想的真周到。”兰灵薇的小嘴也是很甜的。
“这里虽然天气没有京师的冷,但是吃凉的菜对身体不好,你们还年轻,但也不能忽视。”
“外祖母,你那是不知道,若是在京师里,遇上大型的宴席,那菜不管有多丰盛,等到入嘴的时候,大多都是凉的,若是夏季还好,冬季的话,更难入口。”兰灵薇开始卖惨。
“哎哟,那可怎么行?”
“所以外祖母您真的想的十分周到,果然还是家里比较舒服,昨天虽然才刚来,但也有种回家了的感觉呢。”
“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在家里怎么样在这里就怎么样。”元王的外祖母更是挺疼自己的外孙和外孙媳妇。
当一个皇子也是不容易的,身份在那里摆着,诸多的规矩在那里克制着。
这时候许安蓉问道:“表嫂,我想知道,京师里是不是大家见面时都说些虚伪的话?我看那些话本子里写的,不管是深宫还是高门大户,都是尔虞我诈,大家都有八百个心眼子,一个出言不慎,可能就不知道小命还能不能保住?”
兰灵薇没忍住笑了,说:“没有这么夸张,话本子里的都是夸张的,但是确实大家说话都很小心,生怕自己说错了话,若是像你这种直率的姑娘,恐怕早就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啊,那么可怕?那表嫂你是怎么过来的?你这日子过得也太难了吧。”许安蓉知道自己口无遮拦,突然觉得生在江南,还是很幸福的。
这时候元王突然插了句:“安蓉,你就不必担心你的表嫂,她从小到大都刁蛮任性随性而为,过得可舒心了,辅国公将她捧在手心里,你表嫂一点苦都没吃过。”
兰灵薇瞪了元王一眼,说:“我还是吃过苦的,我大哥哥罚我练字的时候,还是很苦的。”
“是,很苦,快吃口点心压压惊。”元王说完就亲自给兰灵薇夹了一块点心。
兰灵薇吃了一口,满眼惊讶:“这个点心不错,做法从未见过,很有趣。”
“这是我们江南这边的特色点心,还有许多别的呢,你若是喜欢,外祖母每日都让厨师做一些来。”
“好啊,谢谢外祖母。”
元王和兰灵薇在吃着早膳,许安蓉在根据话本子脑补着京师的血雨腥风,许安卉则一直在观察着二人的一举一动。
想到兰灵薇从小也是娇生惯养的被宠着长大,还有一个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父亲,突然不知道哪里想歪了,觉得元王与她只是一次门当户对的结合,并不是真爱。
两人很快就用完了早膳,休息了一下,元王的大舅舅便带二人坐上了许府的马车,开始在周围游玩。
一路上兰灵薇对江南地区的建筑都十分感兴趣,目不转睛的看着马车外的景色,而许安卉则想尽办法与元王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
到了一个湖边,众人下了车,兰灵薇伸了个懒腰,说:“空气真甜,江南的风都是湿润的,不像京师,风吹过来都是干燥的很。”
“我们江南出名的就是河流多,因此我们水运十分便捷,而且也得益于我们的地理位置,粮食都生长的极好,冬日也不会像京师一样严寒。”
元王的大舅舅解释道。
“大舅舅,这是我第一次离开京师,我真的觉得外面每个地方都很有趣。”兰灵薇直言道。
“是啊,我们做生意的,时不时也需要到外地去进货运货,一开始也是觉得新奇,但是时间久了,便不觉得有多新鲜了。”
“生活哪能有事事如意的,只要能过得去就行。”
兰灵薇觉得,在哪里生活,都有利有弊,对她来说,留在京师,能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即使这一辈子都只能过那样的日子,也无所谓。
“表嫂,你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很多贫穷之家,连饭都吃不上的,他们没有奔波只是为了吃饱饭。”
许安卉搭了一句嘴。
“嗯,我也觉得,我很满意现在的日子,殿下对我也十分宠爱,父兄也十分疼爱我,再加上现在认识了外祖家的人,更是觉得自己很幸福。”
兰灵薇故意当着许安卉的面说元王对自己的宠爱,想要试探一下许安卉。
没想到,许安卉果然脸色都沉了,说:“表嫂的日子过得真是让人羡慕。”
“不必羡慕,日后你若是出了嫁,看在许家的地位,谁也不敢怠慢你的。”
“表嫂说什么呢,什么出嫁不出嫁的,这事还早呢。”
许安卉听不得别人说自己要出嫁的事情。
“女儿家终究是要出嫁的,你年纪也不小了。”这时候元王的大舅舅突然来了一句。
“有中意的人家了吗?”兰灵薇笑着瞄了许安卉一眼,问道。
“我这女儿眼光高,之前看了几户都不满意。”
“哦?那大舅舅是想让安卉留在江南,还是嫁到外地去呢?”
“自然是留在此处最好,我们也能帮衬着,不瞒王妃你说,我的大女儿,就是嫁到旁边县城里的一个读书人,家里当了小官,但是依旧对我的大女儿颐指气使,看不起我们经商之人。”
“许家这样的富户也会被看不起吗?”兰灵薇觉得,许家的财富那是深不见底的,这样都能被夫家嫌弃?
“富户又能如何,在他们读书人眼中,再多的钱都不如一个穷举子,当年维儿的母亲进宫后,若不是因为她出身于商贾之家,恐怕也不会过得这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