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斋书肆内,烛光微摇。
江掌柜正坐在书案拨弄算盘,青铜烛台的火光映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
书肆后院堆满了来稿,一旁的小二正忙着整理。
“掌柜,来了一篇新稿子,是梦里归舟。”小二捧着信稿,小心翼翼地递过来。
江掌柜手一顿,算盘珠子停下拨动。
他抬头看了一眼小二,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快拿过来。”
小二虽不解掌柜为何对这人如此看重,却也赶忙递上稿子。
小二来的晚并不知道梦里归舟是谁,只是掌柜吩咐过,若是有梦里归舟的来稿,一定要交给他。
江掌柜摊开稿子,目光飞快扫过,眉头越皱越紧。
看罢,他将稿子轻轻放下,深深吸了口气,眉宇间满是踌躇。
小二见状忍不住问:“掌柜,怎么了?这篇稿子有什么不妥吗?”
江掌柜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片刻,才低声道:“文采虽佳,可内容……牵扯甚深。所批之人,是皇室贵女昭华郡主。如此直言不讳,若刊登出去,只怕要得罪人啊……”
小二瞪大了眼睛:“竟是昭华郡主!那这篇稿子岂非不能登?”
江掌柜摇了摇头:“送稿之人可有交代什么?”
小二点点头:“那人说,掌柜向来秉公行事,望能守承诺,将此稿刊登。”
江掌柜苦笑:“守承诺?这可给我找了个好差事。”
他拿着稿件坐回案前,目光却忍不住变得复杂。
梦里归舟这个笔名,他再熟悉不过。
这《墨香录》的创立,便是由这人提供的灵感。
“掌柜,这梦里归舟究竟是何来头?为何您对他如此重视?”小二忍不住问道。
江掌柜轻叹了一声,抬手摩挲着稿件:“此人虽从不露面,却常提出稀奇古怪的点子,想象力更是令人惊叹。当年,他建议主子创立《墨香录》,刊载士林名篇,谁能想到,这月刊竟成了今日京城最火热的读物?每每一发行便一书难求。”
小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掌柜您之前提到的那本话本《诛仙》,也是梦里归舟的主意?”
江掌柜点头,忍不住笑道:“确实是他。梦里归舟不过提供了一个大纲和思路,具体内容还是交给书坊的文士去填充。这《诛仙》一经刊登,便火遍京城,不仅书坊卖脱销,还带动了其他话本的创作风潮。”
小二感叹道:“难怪掌柜如此看重。”
江掌柜叹了一口气,将稿子小心折好,起身向后院走去,“此事我做不了主,主子若允,我们再动手。”
墨香斋内堂。
丝丝缕缕的檀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紫檀木书案上摆放着整齐的砚台和竹简。
夕阳薄光透过窗牖,洒在身材颀长的人身上,映得一袭锦袍越发华贵。
此人正是墨香斋幕后的老板,沈家三公子沈桓。
他微微倚靠在座椅上,手中捧着一本线装书,神色慵懒,却透着一股不可轻视的矜贵。
江掌柜将稿子双手呈上,小心道:“三公子,这是今日送来的稿件,是梦里归舟的,但内容……还请公子亲自过目。”
沈桓放下手中书册,接过稿子,扫了一眼,嘴角轻轻扬起:“嗯,不错。昭华郡主一行这是惹到他了?”
江掌柜闻言,不安道:“公子,这篇文直指昭华郡主,若刊登,是否……不妥?”
沈桓微微一笑,将稿子随手放回案上,语气不紧不慢,却带着几分狂傲:“文章写得言之有理,有理者无畏。昭华郡主又如何?欺负烈士遗孤,难道还怕人指摘?她既敢做,就得承受后果。”
江掌柜微微垂头,面露犹豫之色:“可是,若此事被昭华郡主或礼亲王知晓,只怕……”
沈桓手指轻叩桌面,神色倨傲:“这事你无需担心。墨香斋有我沈家在后撑腰,谁敢动?”
江掌柜这才松了口气,躬身道:“公子心思通透,既然如此,便刊登在这回《墨香录》上?”
沈桓端起茶盏,笑得漫不经心:“刊是可以刊,但让梦里归舟先把《诛仙》的后续大纲补上。”
江掌柜一怔,忍不住问:“这……公子想催稿?”
沈桓笑了,“自然要催,诛仙一经面世便成火遍京城,偏偏这么久没后续,叫人看得抓心挠肝。你去通知他,想要这篇文章登录,诛仙大纲必须交上来。”
江掌柜应下。
·
在得知沈桓的条件后,虞苏气鼓鼓加班加点写(抄)完了诛仙大纲。
青葵站在一旁,看着小姐连眼睛都熬红了,小心翼翼地问:“这话本是小姐写的?”
虞苏揉了揉僵硬的手腕,随手把稿纸扔到桌上,懒洋洋地回了句:“写?我哪有那本事。不过是提供个思路罢了,具体内容都是墨香斋的文人填的。”
青葵愣了愣,脸上渐渐带上几分钦佩:“可光是这个思路,就够厉害了。诛仙这种话本,京城谁没读过?写得太好了!”
虞苏挑了挑眉:“哦?你也看了?我还以为你不爱看这些。”
青葵有些不好意思:“这个话本如此火,我就借来看了一眼,谁知道越看越上瘾。小姐竟然也参与了,真厉害!”
虞苏懒得搭话,伸了个懒腰:“行了行了,我写这玩意儿,可是被人压榨了劳动力的。”
那可不,几年就写(抄)了这一个小说,她上哪再去找个合适的。
梦里归舟,梦里归家……
微风穿过窗棂,吹动案上的纸张,虞苏怔怔地看着。
时间越久,那些关于前世的记忆便愈发模糊……
家乡的街道是东南还是西北?阳台花坛里种的小苍兰还是金光菊?奶奶唤她小名时的声音如何?
虞苏轻轻阖上眼,指尖拂过微皱的纸张,长叹了一口气。
.
几日后,《墨香录》如期刊发。
青葵一大早就拿着一册跑了回来:“小姐,《墨香录》出了!那篇文章,刊登在第一篇!”
虞苏闻言,翻开书页扫了一眼,笑道:“墨香斋倒是讲信用。”
果然,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爆舆论。
这月的墨香录话题不少,但哪一条也比不上这篇《何以致使英雄流血又流泪》。
文章直指几位京城名门贵女的恶行,昭华郡主、王书瑶等人皆被点名。
贵女的话题一向吸引眼球,何况这次牵涉的是忠臣之后。
不少文人书生看完文章,个个义愤填膺:“堂堂皇室贵女,竟做出此等欺压孤女之事,简直无耻!”
“这样的女子,哪怕再高贵,也不配为人妻!”
“忠臣烈士换来的太平盛世,竟被这些纨绔子弟糟践,可恨可恨啊。”
《墨香录》的销量一夜之间被推上新高。
而那些贵女的家人们,则恨不得立刻烧了所有册子,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