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寒暄下来,珍娘直叹这个世界太小了。
没想到孟衡竟然是孟行的亲弟弟,只因小时候体弱多病,孟祭酒便将他养在江南。
如今孟衡已年满十八,身体也养好了,这才回到京城。
珍娘觉得自己果然目光如炬。
她第一次见孟衡,就觉得这少年气质不凡,一点都不像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敢情人家是祭酒大人的亲儿子呀!
“空空若是知道他朝思暮想的大师兄来了,一定会高兴的跳起来。”
听珍娘提到空空,孟衡的眼神也变得柔和起来。
“我也很想空空师弟了,改日必定登门拜访。”
……
转眼就到了万众瞩目的揭榜之日。
这次会试的阅卷效率前所未有的高,才短短十日便出了结果。
一大早,珍娘便带着空空在离张榜处不远的酒楼等消息。
“娘亲,下面好多人呀!”
空空踮着脚尖往外看。
养了两三个月,他一身的小肉膘都养了出来,个头也往上窜了几公分。
珍娘担心空空一头栽下去,连忙过去揽住他的小胖腰。
从二楼窗户的位置,正好可以看见张榜处挤满了人。
有些是亲自来看榜的考生,有些则是代主子来看榜的奴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人家请了身强力壮的家丁在旁边候着,看样子是在等着榜下捉婿。
珍娘琢磨着寒澈那小子的皮相,还是谨慎的派出二壮去下面守着。
可别她这小老弟还没进门,就成了别人家的赘婿了。
大约到了巳时一刻,便有几名金吾卫拿着一卷黄纸出来,榜单张贴好后,现场立马变得喧哗混乱起来。
找着了自己名字的考生,又哭又笑的大喊,“中了中了!”
那些没找着自己的名字的,则是失魂落魄。
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也就闷闷不乐一会儿,准备下一届会试再战。
至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当场便哭晕了过去。
那些等着榜下捉婿的人家,眼光毒辣的很,一见考生们的反应,就知道要捉哪一家。
寒澈和孟行、孟衡结伴看榜,多亏有二壮等人护卫着,这才没被人冲撞到。
“中了中了,大少爷,寒公子,你们都中了!”
孟行的书童从人堆里挤了出来,兴高采烈的禀报。
“我哥第几名?”
孟衡的眼睛亮亮的,急声询问。
书童喘了口气,兴奋道,“大少爷得了第四名,寒公子夺了会元!”
“真,真的?太好了!”
孟衡激动地抱住了孟行。
虽然他还没有参加会试的资格,但是自家大哥高中,他同样兴奋!
孟行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揽着寒澈的肩膀笑的开怀。
“你小子不错啊,又拿了第一!”
对于寒澈,他是真心佩服。
平心而论,若是易位而处,他不可能比寒澈做的更好。
寒澈的性子一向镇定,虽然心中兴奋激动,但还是极力克制下来。
孟行在他的肩头拍了拍,“走,上酒楼庆贺一番,今儿个我做东!”
说着便拉着寒澈等人往旁边酒楼走去。
珍娘听了二壮的禀报,心里乐开了花。
她有点能体会那些家有高考生的老母亲心态了。
寒澈可真是争气,不愧是她看中的状元之才!
她看完榜便回府了,没成想国公府里也是一派喜气洋洋。
一个小厮兴奋的道,“夫人,表少爷上榜了,排名十七呢!”
珍娘一拍脑门。
喔豁,光顾着看寒澈的名次,倒是把袁世泽给忘记了。
好家伙,袁家表少爷这次表现也不赖啊!
燕瀛洲坐在客厅里,笑的声如洪钟。
“好外甥,不错不错,哈哈哈……”
袁世泽也是满脸的喜悦和激动。
谁懂啊,总算是一雪前耻了!
“此番还得多亏了舅舅、表弟和表弟妹的照顾,世泽这才能安稳备考。”
袁世泽说得极为诚恳。
“一家人客气什么,赶紧写一封家书回去给你爹娘,他们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燕瀛洲说着,走上前准备拍拍袁世泽的肩膀,但又及时收了回去。
他的力气太大了,可别把这文文弱弱的大外甥给拍受伤了。
日常挨揍的燕云廷:So?
“世泽想等殿试后再写信回去。”袁世泽道。
燕瀛洲听了点点头,“这样也好。”
三日过后便是殿试,殿试由景帝亲自主持。
虽说寒澈如今拿了会元,但能不能中状元,还不好说。
毕竟能在会试中名次靠前的,才学都不差。
最后一关殿试,可以说很看运气了。
而京城的各大赌坊,也是敲锣打鼓开台押注状元人选。
寒澈、孟行、顾玉成等排名靠前的考生,都有在列。
珍娘特意派了二壮去给寒澈下注,反正她不缺银子,押个五千两助助兴。
如果说前面的乡试、会试,考的是真才实学。
那么殿试更重要的则是胆识和气度。
当着景帝和满朝文武的面答题,压力不可谓不大。
一场考试下来,不少考生后背都汗湿了。
殿试是当堂阅卷,由主考官们筛选出十份最优秀的答卷,而后才递交到景帝的手中。
“这一届的科举倒是出了不少好苗子。”
景帝翻阅着手里的答卷,笑着感叹。
“太子,你也看看。”
他说着便示意身边的宫人将答卷送到萧元绍的手中。
萧元绍细细看过后,笑着道,“依儿臣之见,这几名考生的答卷倒是颇为出众,不过谁是状元,谁是探花,还得看父皇的评判了。”
他说着便抽出其中三份试卷,递到了景帝的案前。
“看来太子与朕的看法一致。”
景帝看着案上的试卷,眼中的笑意更深了,“不过该点谁为状元,朕倒是有些为难了。”
他拿起其中两张答卷比对,一时不能确定,于是看向了罗文州。
“罗爱卿,你帮朕挑挑。”
罗文州连忙上前接过,看见其中一张字迹颇为熟悉的答卷,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微臣也分不出高下,还请陛下圣裁!”
作为朝堂上屹立不倒的老臣,他怎么可能去抢景帝的风头。
“你呀你,老狐狸!”
景帝笑骂了一句,心情却极为不错。
他撕开了卷首的封条,看见其中一个名字的时候,眼眸中带着惊喜。
沉吟片刻后,才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名次。
“李侍郎,你来宣读结果吧!”
“是,陛下。”
李怀远上前接过纸张,而后向着在场众人宣读。
“景和六年殿试,一甲第三名,孟行。”
“一甲第二名,阮易之。”
“一甲第一名,寒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