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四海无语,也懒得继续理会,最终带着那十几名弟子离开了儒峰。
“这怎么全是口水?”
而在他们离开之后不久,姜彦从地上捡起了之前那本掉在地上的书。
应该是刚才打盹的时候,口水不小心染上的。
他嫌弃的随手一扔,这是一本诗集,出自某位李姓名家,几乎是被所有儒道之士奉为圣经,但对姜彦来说却是一文不值,唯一作用也就是睡午觉的时候拿来遮遮眼睛罢了。
虽说姜彦需要通过看书的方式来化解体内所吸收的天劫,从而转换成为自身的修为。
但他所看的书,却并非诗经,而是丹典、阵法、剑谱之类的书籍。
闭关的这六年时间里,姜彦所看的书,自然也都是这些。
因此,除了张元书之外,整个道宗之内,再无一人能够知晓,姜彦究竟是拥有着何等惊人的天赋。
丹道、阵道以及剑道,如今的他,经过六年时间的沉淀,都已是有着十分不凡的造诣。
不仅懂得炼丹、布阵,包括剑道,以姜彦如今归墟境大圆满的修为,若是出手,只怕寻常斩道境一重的强者,都未必能够接得了他一剑之威。
可在外人看来,他便仅仅只是一个书呆子罢了,而且,儒之一道早已没落,儒峰名存实亡,因此在道宗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姜彦虽说是当代的大师兄,可实际上,他的修为,怕是连那些刚入门一年时间不到的弟子都不如。
“没想到那老家伙外出游历,竟还收了一个弟子,他眼光那么高,一般人根本不可能会被看上,如此说来,我这位师妹定然也资质不简单了。”
“在剑峰修炼么……”
“按理说,我这个师兄闭关六年了,期间她居然也不知道带些东西过来探望一下,就算是只送些灵石也好啊。”
姜彦对此很是不满。
“先不管了,也不知道那老家伙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没有天劫吸收,看来我只能是先靠着灵石来修炼了,希望能够凭此迈入斩道境层次吧。”
他这般自语,随后微微一叹,“道宗这帮弟子、长老包括宗主,未免都让人有些不省心了,这么多年,实力居然几乎没有成长,连一个能够渡劫的人都没有,以后要有机会,看来是得对他们操练操练了。”
说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了起来,明明只有十六岁,却满脸一副老成的样子。
但话又说回来,要是道宗之内能有几个人达到可以渡劫的程度,这对姜彦来说,自然是好事,毕竟有天劫能够吸收,他的实力便会成长得越快。
“嗡!”
沉默片刻,他忽然手掌一翻,从储物袋中将刚才大长老李四海带来的灵石全部取了出来。
整整七千二百枚灵石,被他堆放在了地面上,像是一座凸起的小坟墓。
姜彦便盘坐在这些灵石的前方,他伸手探去。
“嗡!”
空间震动了一下,随后,一股磅礴的气息便是瞬间笼罩了八方。
仅是短短十息的功夫不到,眼前堆积如一座小坟墓般的灵石堆,便是全部都被姜彦给吸收了个干净。
若是有人在这里,看到这样的一幕,定然会惊讶得眼珠子都掉落下来。
要知道,每一枚灵石之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天地灵气,正常人若是以灵石进行修炼,想要将一枚灵石中的灵力给全部吸收,少说也得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
而归墟境则能加快一些,但也得一盏茶的功夫。
如今,姜彦只是伸手一摸,整整七千两百枚灵石,就被他给全部吸收了。
这样的事情,完完全全超出了他人的认知。
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原因便在于姜彦的天劫体。
这种体质十分的特殊,可不只是能够帮人挡劫那么简单,早在加入道宗之后没多久,姜彦便知晓了它还能快速将灵石中的灵力进行吸收,并直接转化成为自身的修为。
可见他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财迷,是有原因的。
“呼……”
体内气息滚涌,持续了好片刻之后才逐渐变得平复了下来。
姜彦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一次性吸收这么多灵石,倒还是第一次,不过……我这修为,怎么几乎不见增涨呢?”
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在最初入门之时,自己每个月都能够在宗门之内领取一百枚灵石用来修炼。
每次将一百枚灵石吸收之后,他的实力都会有着十分明显的提升。
但这次,整整七千二百枚灵石,仿佛就跟打了个水漂一样,真要对比的话,便相当于只是让得他体内的灵力,增涨了莫约百分之一左右。
“多半是因为我如今的修为太高了,这些灵石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
“没有天劫吸收,除了依靠灵石之外,丹药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炼制丹药需要用到很多药材,最重要的是还得有炼丹炉,丹峰那边应该都有……倒是可以去找他们看看。”
说着,姜彦手掌一翻,取出了一枚青玉。
这是儒峰之主的凭证,见玉如见峰主本人。
当年张元书外出游历之时,特地将此玉留给了姜彦,便是为了给他多行一些方便。
这不,此玉现在就起到作用了。
丹峰那边的人,除了少数一些还在识药阶段的弟子之外,很多都成为了炼丹师,一品或二品三品不等。
这样的身份让得他们很是自傲,姜彦若直接跑过去跟他们说要借用药材和丹炉,别人多半理都不带理的。
但有儒峰之主的青玉在手,那可就不同了。
这般想着,姜彦很快起身,打算在天黑之前去一趟丹峰,将药材和炼丹炉给借回来。
而就在此时,山脚下,忽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顿时吸引了姜彦的目光。
他远远望去,只见有着一道白衣身影正缓缓从山下行来,走的速度并不快。
这是一名年轻的女子,眉点红纱,俏脸如玉,身着一袭白色素裙,三千青丝似瀑布般垂落于两肩,头上戴着两支银色羽形发簪,盈盈落落,倾国倾城。
她身姿妙曼,玲珑有致,如是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娥,最终走到了姜彦的前方不远。
“你便是姜彦师兄?”
女子开口,一双美眸好奇的打量在姜彦的身上。
姜彦先是一怔,随后才反应了过来,“柳如烟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