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洋想承包这个水库养鱼是有原因的。
多年来,三舅和四舅都在外省打工,总是跟着工地走,几个舅母和表弟表妹都成留守人员了,一年到头都没能团聚几天。
如今自己花点小钱承下这个水库,就有借口让几个舅舅和舅母帮忙,自己把工资给高一点,这样他们每个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
承包水库养鱼,就算亏,自己也亏得起,就当是换个名义给舅舅舅母他们发工资了,同时还可以帮大表弟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考核,嘿,完美。
王铭洋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不过具体情况还要回去跟老妈商量。
只要老妈出马,事准能成。
三老表统一看法后,王铭洋匆匆回家,把老爸老妈叫过来。
“我刚才和表弟他们在村子那条河边逛了一圈,想到个生意。
村里的水库要对外承包,5万块钱一年,我打算承包下来,养点鱼什么的,再把外公家的那两个山头和田地围起来,搞点种养。
具体操作是这样,成立一个公司,老妈你和四个舅舅每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然后以这个公司的名义跟村里签水库的承包合同,签个二十年。
老妈你再把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们都叫到那里上班,每月给大家开五千块钱的工资,十个人,一月五万块,一年也就60万人工费,这钱我来出,这样三舅四舅他们就不用老在外面打工了。
二舅一直在家干的是小包工头的活,他应该不会扔下老本行,我们安排二舅妈就好。”
“好儿子,算你有心了,也不枉你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这些年疼你。
不过一年要花几十万,你能顶得住吗?”
“那水库我们买点鱼苗扔进去就行,平时不喂养,不花钱,反正那是常流水,鱼死不了。
立宗表弟又是读农业学校的,让他去那干活积累点经验。
水库里本来就有鱼,我们可以时不时的捞点鱼卖,或者办个钓鱼场,应该有钓鱼爱好者去光顾,这样多少能有点回头钱。
两个山头都用铁丝网围起来。
那麻山县的黑山羊不是挺出名的吗,我们再买个一百头回来往里一放,让它们自己吃草,偶尔喂些精料,长得慢点没关系,就当是自家养着吃了。同时再养些鸡鸭,以后咱家都不用吃市面上那些养殖的货了。”
接过周燕姿递过来的水杯喝了口水,王铭洋继续说道:
“嘿嘿,妈,你知道你儿子现在一天赚多少钱不?
300万,一天,明年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铺开,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两老明显顿了一下,他们被震惊到了,还以为儿子只是一千几百万的身价的大富豪,谁知事情的真相远远超出了他们预期。
王母伸手敲了一下儿子的头:
“臭小子,再有钱也要省着点花,不要浪费,知道吗?还有,财不露白的道理要懂得,记住了。”
“妈,你这样要是把你这天才儿子的脑袋敲坏了怎么办?”
“少装可怜,我都没用力。这个事你等我好好想想。
今晚去和你外公同一下气先,就怕他不同意,老人一向习惯谨慎。”
“老妈您说笑了,只要你在他们两老面前稍微撒一点娇,动用一点小棉袄的特权,这事百分百能成。”
看着王铭洋和未来家婆的谈话的样子,周燕姿莞尔一笑。
这对母子真有趣,同时为王铭洋对外公外婆舅舅他们的孝顺和感恩感到满意,这更加证明了自己的眼光没有错,他除了花心点,人品和责任心都没问题。
晚上在家吃过饭,王铭洋开车载着父母亲到了外公家。
王母先和两老说了事情的大概规划,当然重点强调了这是铭洋自己想投资水库做生意赚钱。
在征得父母同意后,王母又把在家的弟弟和弟妹们都叫了过来,把王铭洋的承包规划再次详细的说了一遍,对于一向尊重父母和大姐的舅舅们,他们二话没说就同意了王母的想法。
不过,王母没有提公司股份分配的事情,只是说自己儿子想要在村里承包水库搞种养,让弟弟和弟媳们来帮忙干活。
晚上回到家,王铭洋看到周燕姿在床上斜躺着羞羞的看着他,身上穿的是红色带金纹的旗袍,那叉开得恰到好处,让王铭洋十指大动。
这妮子,绝对是故意的,必须好好跟她谈谈才行。
美景当前,王铭洋心头不由一阵血气翻涌,飞快的跑进卫生间洗澡去了。。。
第二天,王铭洋先去银行给母亲卡里转了一笔钱,五百万,好让她今天找人去买材料圈山头和验资注册公司。
外公也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打了电话,叫他们干完手里接的活后回家,说大姐要开养殖农场,需要他们回家帮衬着。
有了表弟梁立光的牵桥搭线,家好农业公司的注册手续办得很顺利,几天后来拿执照就行。
工商所里的领导也识趣的把家好农业公司这300万的投资算到梁立光个人招商任务考核上,并马上上报给镇上的班长。
“班长,我这里有个好消息要给你汇报啊。”
工商所长乔伟亲自赶到了班长的办公室,脸带喜色的说道。
“乔所长,有什么好消息?值得让你亲自过来。”
对自己的忠心下属,班长声音和蔼的问道。
“刚才有人来我们所里注册了一间注册资本300万的公司,经营品类为农产品种养和销售。”
“验资证明是真实有效的吗?”
“是真的,我让人问过了。”
“那太好了,这是谁引进的投资商?”
“是综治办的梁立光,这间公司的投资人是他的姑姑。”
“这个梁立光的姑姑家里这么有钱?是我们这里人吗?以前没听说啊。”
“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那个王家,这两年在深城发财当大老板那个王铭洋是梁立光的亲表哥。”
“怪不得,这梁立光的嘴倒是挺紧的啊,一直都没透露过。”
班长砸砸嘴,叹息着继续说道:
“要是这笔投资来早几天那该多好啊,上个年度我们镇上的招商引资工作差一点就完成任务,与先进乡镇失之交臂。
不过今年一开始就拿到这么一笔大投资,任务一下子完成差不多一半,今年的先进肯定跑不了。”
“领导,今年的先进不是还没考核结束吗?5号才交完资料上去。
要不,我们把这单投资给‘补充’到上一年度去?
到时上面的领导问,就说这笔投资是去年十二月下旬开始谈的,只是我前段时间出差,一直到最近才回来,所以才把办手续的时间拖到了现在,这笔投资算入上一年度的考核才比较合理。”
为了自己领导的政绩,乔伟也是拼了,主动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还把误事的锅给背了下来,他实在是太想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