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当比利亚雷亚尔的球员开始进攻后,眼力好的球迷立马发现了不同之处。
“我怎么感觉比利亚雷亚尔的两名边锋站位有些靠近中路啊。”
“我也发现了。两个边锋内收了,像是两个10号位在中路一样。”
这就是卡列哈的调整——往中路堆人。
中场调度,边后卫前压,每当边路拿球,中路的球员频繁跑动牵扯防线。
一次、两次、三次.....
西班牙人U19的中场们看到谁跑就去盯防谁,几次下来已经完全没有了判断和思考。
时间就在这样的攻防中来到了65分钟,球员们迎来了疲劳期。
比利亚雷亚尔进攻,足球再一次来到右路右后卫马里奥·古铁雷斯拿球,右边锋伊凡·马丁向外跑动,牵出了西班牙人的一名防守球员。
古铁雷斯并没有传给伊凡·马丁,而是在吸引了防守球员后,把球回给了中路的罗德里。
罗德里此时处于西班牙人防线的顶端。西班牙人中锋跑到边路去补杨明的防守位置后,此时中路有了可以推进的空间。
罗德里立刻把球往前带,寻找着传球机会。
几乎是罗德里带球的一刹那,比利亚雷亚尔球员就像是石头扔进湖里绽开的水花。两名中场,三名前锋都在向外跑动。
中锋前插,边锋向两侧斜插,中场向两边拉开。
由于好几次的牵扯,西班牙人的球员们精力已经有些跟不上了。他们的注意力只能够应付身边对手的跑动。
要跟上对方,不能让对方有接球的机会。这样的想法出现在了西班牙人大部分球员的脑中,他们开始跟随对手移动。
原本想要传球的罗德里向前跑动着,突然拥挤的中路出现了一条坦途。就好像寓言故事中天神一挥手,大河的河水向两边分开露出宽阔的路面。
虽然和计划的进攻有些不同,但是罗德里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强。面对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他始终相信球离球门越近,进球的机会就越多。
罗德里把球带到大禁区外10米左右的距离时,西班牙人的防守球员们才反应过来。
雅戈·伊迪艾斯立刻停止了对比利亚雷亚尔中锋莫雷诺的跟防,回身去保护大禁区的中路。
当他在中路重新组织好防线时,球门已经进入了罗德里的射门区域。
要尝试射门还是?
早已观察了队友们跑位情况的罗德里立刻计算出了此时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只有一个人的中路,没有办法保护好射门角度。
一脚重炮从罗德里脚下轰出。
足球带着无可匹敌的力量直飞球门死角,足球击中横梁下端弹进了球门。
当足球进网时,西班牙人的守门员何塞·路易斯的身体还保持着飞扑的姿态停在空中。
“Goal goal goal goal……”
解说员的喊声从广播里传来,“进球的是罗德里·埃尔南德斯!”
看台上的球迷也很是兴奋,为这个技惊四座的进球欢呼喝彩。
洛萨诺开心地冲向罗德里,上半场的丢球让他倍感自责,这一刻让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跑过杨明的身边时,他看到了一张格外平静的脸。这让他很不爽,他没有再向庆祝的队友跑去,而是决定对杨明进行一番嘲讽。
“你不是很牛吗?你不会真以为你是超级英雄,靠你一个人就能赢得比赛吧....”
“是的啊。”
当这句话被杨明用平静的语气说出来,洛萨诺沉默了,他的嘲讽此时就像是隔靴挠痒。
这段小插曲来的快去的也快。
洛萨诺原本想通过嘲讽对方来让内心舒服一些,最后的结果却是自己更加憋闷。
在比分扳平以后,双方都利用这次机会进行了换人。两队教练的换人选择都是出于体能考虑的对位换人,比利亚雷亚尔是没必要,西班牙人是没得选。
在丢球后,西班牙人采取了区域防守,收获了一定的成效。比利亚雷亚尔一阵又一阵的狂攻屡屡造险却未收获进球。
当比赛进行到第88分钟,比利亚雷亚尔前锋莫雷诺的射门打在了防守队员身上,站在大禁区左上角的亚纶·马丁迎着滚来的皮球直接就是一个大脚,将球解围到了前场。
所有人的视线都伴随着这颗足球移动,球见高不见远,落点依旧在西班牙人的半场内。
当大家的视线下移时,落点的地方已经站了两个人。一个是西班牙人的16号,另一个是贴身盯防他的比利亚雷亚尔8号。
显然西班牙人的16号对落点判断更加准确,抢占了更有利的位置。
杨明死死地把洛萨诺卡在自己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