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乘风作为主考官,现在还不能离开贡院。
尽管他很着急。
却只能强压抑着内心想去问秦浩的冲动。
足足等到科举结束,立刻就策马直冲皇宫。
这一切,秦浩根本不知道。
好不容易考完试,秦浩走出贡院那一刻,有种逃出生天的感觉。
而他的第二份答卷。
只是写出来他要写的东西。
就比如那六十丈的弓箭,射程太短了。(设定:大京皇朝一丈为3.3米,后面书写以米作标注,方便阅读)
秦浩觉得题目给出的双方对战条件就不对。
之所以对战条件里面是抛射200米的弓箭,是因为目前大京王朝只有抛射200米的弓箭。
所以秦浩第二份答卷,将前世的清弓设计图画上去。
后世证实过,满清时期的清弓最远抛射射程是600米。
当然,那只是个别体。
哪怕后世弓箭爱好者,他们的弓箭,极限抛射射程也不过是200米。
这并非没有更好的弓箭,而是身体有极限。
其实后世真正好的传统弓。
经过现代科学辅助,也能做到抛射500-800米。
但秦浩作为理科生,要严谨。
他仅仅从大京皇朝的弓箭款式来看,就觉得很不科学。
所以他以弓箭射程为基准点,简单地逆推弓箭材料硬度和韧性。
在这个基础上,他只要对弓身和箭矢稍作外观修改,再加上一些稳定器辅助,就能使弓身达到更完美的力学标准。
不说增加一倍的射程。
但增加一半的射程还是能做到。
要知道。
箭矢能不能射得远,和弓有关系,和箭矢也有关系。
更符合力学的箭矢,才能在远距离飞行过程中平稳前进,下落时才有威力。
所以秦浩画出来的新款式弓箭图上标注的射程,是300米到400米。
对秦浩的思维来说。
反正都是解决问题。
那秦浩就以理科生的专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战术什么的,当然是由打仗的将军来制定。
他要学什么战术!
同样,秦浩还设计一款床弩的设计图。
不过写的是构想。
秦浩需要亲自寻找合适的材料。
而床弩的理想射程范围是800-1000米距离。
在古代,床弩本就是针对骑兵的利器。
那两米长,小臂粗的箭矢,能发射出千米远。
想想那动力,撞上冲来的骑兵,还不给骑兵串成糖葫芦。
秦浩都感慨。
大京皇朝的工部都是吃什么吃的。
怎么就不把武器往巨大化方面去想。
不过他来了。
同族怎么能被北方草原人欺辱,必须打回去。
所以秦浩决定科举完,便要大展身手,发展大京皇朝。
而唯一的瑕疵。
是就差弄死杨素心了。
那样他才能安心做研究。
秦浩一直坚信,无则战术穿插,有则火力覆盖。
或许未来某一天,他就能看到现实版的一万床弩齐发的震撼画面。
所以。
任乘风看到秦浩的答卷之所以会激动。
是秦浩的想法,让他看到了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皇宫。
任乘风见到宣德帝先是请罪。
因为私自将试卷带出贡院,本就是重罪。
宣德帝可不是迂腐的皇帝。
他深知任乘风的忠心,才明白任乘风绝对有不得不为之的道理。
旋即,任乘风小心翼翼将秦浩的第二份答卷递给宣德帝。
那模样,就像在贡献一份宝库。
宣德帝接过,屏退四周,才打开观看。
不到半刻钟。
当宣德帝将秦浩所写所画全都看完,内心同样震惊。
因为秦浩描写的床弩齐发,简直太符合宣德帝的心意了。
万箭齐发的床弩啊。
即便是一万骑兵,一轮抛射下来,怕是也要死伤过半。
旋即宣德帝便大笑起来。
“贴切,真是贴切,无则战术穿插,有则火力覆盖。”
“朕若是有此等武器,天下何惧之有!”
“哈哈哈哈。”
然后宣德帝忍不住自语:“没想到这臭小子,还有制造武器的本事,好,真的很好。”
可宣德帝不知道。
秦浩的真正本事,本就是设计武器。
一旦秦浩能安心研究设计,那对所有敌人来说,将会是毁灭性打击。
所以,后世大京,将秦浩设计的武器,称之为改变战争格局的利器。
然而。
任乘风此时道:“陛下,臣将秦子爵第二份答卷拿回来,会不会影响到秦子爵的科考成绩。”
宣德帝沉吟,微微颔首:“的确要给秦浩个公平。”
“去,通知六部官员,特别是工部,让他来验证秦浩所写。”
“不说床弩,只要能增加弓箭射程和威力,秦浩便足矣成为金科状元。”
对宣德帝来说。
让能增强军队实力的秦浩当状元,还是一名早期只会之乎者也的学子为状元。
这样简单的问题,根本不用思考。
“是,陛下。”
任乘风领命即刻离去。
只剩下宣德帝后。
他拿着秦浩的第二份答卷,眸中透露出为难。
似乎,培养秦浩当京师府尹,有些屈才了。
他回想秦浩这些日子所作所为。
无论是神药酒精,石炭运用,还有现在的新式弓箭,全都是从革新和创造上增强国力。
秦浩用实际解释了工匠的重要性。
但是这臭小子的策问也那么厉害,这可怎么办。
一旦这小子高中。
无论对方什么名次,工部都不会放过秦浩。
工部尚书已经几次上折子希望秦浩去工部。
还有首辅严世蕃,经常说秦浩南人北迁计划,从头到尾环环相扣,打得世家毫无还手之力。
听严世蕃的意思,也想要秦浩当接班人。
草率了。
当初就不该答应任乘风让秦浩当继承人。
现在任乘风的父亲,也就是齐国公,年后就回京复职,也是为见一见秦浩。
齐国公。
当初可是顶着祖宗的礼法,推崇他为新任皇帝。
宣德帝登基前。
他大哥荣亲王想要放弃皇位,许多老臣都反对。
可人人都知道,宣德帝要比荣亲王更有才情。
也就是那一刻,辅佐先帝的老臣齐国公站出来了。
他顶住所有人压力,愿意让宣德帝登基。
而后来,那些拼死跟着宣德帝的大臣,很多都封爵了。
并且宣德帝做得很好。
即便是以前跟着荣亲王的班底,也都委以重任。
这才平息了内斗。
现在齐国公为了秦浩再出山,他也不能不给面子。
哎,麻烦了,这臭小子怎么就成香饽饽了。
而且还哄走了朕的大女儿。
一时间,宣德帝真有些发愁了。
……
与此同时。
秦浩刚出贡院不久。
张仪便笑着跟上打招呼:“秦浩,三天后的才子宴参加么?”
“什么才子宴?”秦浩好奇问。
“才子宴是赶考的学子自发组织的,相互分析考题,相互交流科考经验。”张仪道。
秦浩脑门飞过乌鸦。
这不就是对答案么。
古人玩儿的还真超前。
于是秦浩拒绝了。
可是。
因为张仪的说话声,周围听说过秦浩,但是没见过秦浩的学子全都沸腾了。
秦浩,那不就是写出《临江仙》《雪梅》……等千古绝句的大才子。
还是京师最年轻的子爵!
随着一传一。
很多学子都知道秦浩在这里。
秦浩眼看要被包围,转身就跑。
这要是被围住,他想要补觉的计划就泡汤了。
但秦浩自信了。
他没能跑出去。
最后被众多学子围住。
没办法的秦浩只能答应三天后的才子宴。
这才被放走。
并且,大京皇朝发布榜单很快,一般是科考结束的三天后。
之所以快,就是担心有科考舞弊的存在。
不能给作弊之人太多操作时间。
不远处的青丘公子皱着眉。
他看秦浩的目光,满是嫉妒。
等着吧,早晚他会超过秦浩。
而贡院内。
此刻所有的阅卷官都开始连夜阅卷。
就连太子都没走,他要监督所有人。
也是为了防止阅卷官作弊。
可千防万防。
还是没防住。
自古以来,科举舞弊都是常态。
此次科举选才,要求相对宽松,主要是北方缺乏的官员比较多,所以预计要录取三百人。
这可就是官员舞弊的好机会。
此时。
贡院内的一名阅卷官,在阅读两份答卷时候,趁着所有人不注意,在一份卷子上的特定位置画了个圈。
却又在另一份写得差不多水准的答卷上,悄悄滴上一滴墨,将其污染。
这就是此次他们的作弊手法。
此次朝廷需要的人才比较多,优秀的卷子也比较多。
那他们就将一些名不经传的小人物所写优秀的卷子用不同办法毁掉。
等到只剩下二百份好卷子。
那剩下差的卷子里面,就相当于在矮子里面挑高个,还不是他们说的算。
很拙劣的办法,但是很有效。
可就在这名阅卷官刚开始行动。
一道人影出现在他身后。
“杨大人,您这是在做什么。”
杨大人身体一颤,猛地回头。
而他发现来人,赫然正是董念。
当时杨大人就着急了,他身躯颤抖,心中害怕,顿感不知所措。
科场舞弊,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可董念嘴角上翘,什么都没做,也没揭发,反而在杨大人耳边小声道:“杨大人,别害怕,我这里也有一份卷子,需要你帮忙。”
杨大人当时就惊呆了。
他没想到新来的礼部侍郎居然也是自己人。
当时他就放松下来,并询问是谁的卷子。
当杨大人看到卷子后,不可思议瞪大眼,并紧张问:“董大人,秦……您所说的卷子,我看过了,有机会名列前三甲,不需要我……”
董念冷漠打断道:“这你就不用管了,做就是。”
“……”